大数据时代视角下谈教育资源建设
2015-12-01杨振兴
杨振兴
从社会发展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深远地影响每一个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等。正因为如此,国家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就是要重点促进以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教育资源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各地区都在热火朝天地制作优质课、微课、慕课等等。但是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校仍然对即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技术莫衷一是,不知道大数据是什么,教育资源建设有何作用?因此,下面将从大数据时代视角下谈谈教育资源建设。
一、大数据时代国内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201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
目前,国外流行有MOOC、小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育资源。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始于2011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主要流行于高等学校。国外的开放课程几乎都是在本校内受欢迎的课程,教授也几乎都是在本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据了解,耶鲁大学每门开放课的制作费高达三四万美元,麻省理工学院每门开放课的制作费也需两万美元。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L·汉尼希(John L. Hennessy)在最近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解释说:“由学界大师在堂授课的小班课程依然保持其高水准。但与此同时,网络课程也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如果和大课相比的话,更是如此。”
在我国,2014年5月由网易云课堂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与爱课程网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项目正式上线。
相对于“慕课”的大规模而言,“小微课”走的是精兵之路,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教学模式,开设的多为学分课程,对选课人数也有上限。“小微课”,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体现出对于现有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由于具有弹性化学习、多元化授课、海量资源选择的特色,“小微课”被称之为“下一代的教科书”。“小微课”的出现,标志着“后慕课”时代的到来。
国外有哈佛大学等多所高校在进行小微课的教学尝试,我国,有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通过TRP系统使用小微课。
翻转课堂,国外的典型代表为“可汗学院”,在网上有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
国内,以胡铁生老师倡导的微课,拉开了各地方微课资源建设的序幕,近期,全国性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也是由教育部自上而下,大力推进的一项教育资源建设工程。
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均高度重视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动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以教育资源建设,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来推动教学模式发生变革,推动教育发展。
二、教育资源建设的策略
(一)以微课作为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主方向,积极探讨翻转课堂。
教育资源建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的,另一种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MOOC、小微课、微课均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的教育资源,在国外,MOOC和可汗学院等为学生提供指导的教学资源均大获成功,小微课也正在积极探索中。MOOC和小微课流行于高校,可汗学院的内容则更多针对中小学生,我国所践行的微课类似于可汗学院所提供的教育资源。鉴于可汗学院在国外的成功案例,微课这一新兴教育资源值得每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有关微课、翻转课堂,已有许多的探讨,但是从各种类型的比赛活动中,仍然看到很多教师没有领悟到微课的特点,片面地认为微课就是一节课的浓缩版。翻转课堂由于国内外的学情不同,将翻转课堂搬到国内以来,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很多老师貌似翻转,实际上达不到翻转的效果,也就是形似而神不似。如何创造性地使用翻转课堂,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深入的研究。
(二)收集学生学习的海量信息,建设大数据生态圈。
这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甚至遗忘的教育资源建设环节。因为,我们没有真正领悟到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对教育产生的威力,我们还没有用大数据的思维武装大脑。学生学习信息往往被片面地认为是“点击率”、“下载率”。在信息分析上,点击率、下载率确实可以反映学生一定的学习行为,但我们并不能将思维局限于此。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小到一粒沙子的物体,我们都可以给它唯一的IP标识,届时,我们的信息将无时无刻地和互联网紧密相连。如我们的地理位置,装什么衣服,看什么书等等,都能上传到互联网。这些庞大数据是整个教育资源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微课是输出设备的话,那么学生学习信息就是输入设备,通过完善输入,得到海量的信息,通过分析相关性,预知学生学习状况,调整输出,从而产生更好的微课及其余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如此循环反复,构成良好的大楼据生态圈。
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资源建设时,必须有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意识。
(三)建设数据分析模型,提取相关性,给出及时准确的预测,促进教育发展。
建设数据分析模型也许这一轻描淡写的话,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任何的数据,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统计技术作支撑,这些数据将一无是处。如果只是将数据进行简单的聚合、比较等分析,则只能挖掘出数据浅层次的关系,揭示事物的表面现象,对预测事物本质问题意义不大,也失去支持决策的作用。
数据分析是数据价值链中重要一环,正因为重要,有价值,在国外,还专门有做大数据分析的分司,如沃尔玛就是借助天睿公司的分析来获得营销点子,而天睿就是这样一家大楼据分析公司。
教育的发展必定随着技术的发展走向个性化学习,学生学习信息必然变得海量,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给教育领导提供决策呢,这时您需要有自己专业的分析团队,或者交给专业的公司,不管是哪种形式,精通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复合型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
(四)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再培训,提升互联网+思维及信息领导力。
从目前的教育行政队伍来看,能深入了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能力强、有教育思想的校长很少,在教师队伍里从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仍有相当一大部分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较好的老师也相对较少。要改变这一状况,先要让领导认识到教育技术发展对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先让领导多参加相关培训,深刻领悟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内涵及外延。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