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健康体适能理论的引入与渗透①
2015-12-01剧红梅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剧红梅(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健康体适能理论的引入与渗透①
剧红梅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我国公共体育课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是看重运动技能的提升,关注的是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结果与成绩,但是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物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和实施这一新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也积极融入健康元素,将健康体适能理论引入到其中,让学生树立起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健康体适能理论引入渗透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125
1 健康体适能的概念
健康体适能是体适能测评内容之一,是一个外来词,是英语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指的是人体所具备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到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健康快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健康体适能检测方法有几个组成:(1)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为KG,身高单位为M);(2)坐姿体前屈:主要是用于测试柔软度,评估关节的可动范围以及肌腱与韧带的伸展性;(3)1 min屈膝仰卧起坐:主要是用于评估身体腹肌的肌肉力量与肌肉的耐力;(4)立定跳远:主要是为了测试人的瞬间发力力度;(5)3 min台阶测试或800 m跑步:主要是为了测试人体的心肺功能及有氧适能。
健康体适能训练可以根据不同作用有不同训练方法:针对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可以有:BODY PUMP肌力训练课程、塑身课程、哑铃杠铃阻力训练、循环训练等;针对柔软度训练可以有:伸展运动、太极、瑜伽等;针对心肺训练可以有:有氧舞蹈、有氧体操、跳绳、游泳等。
2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的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许多高校目前来说普遍还是采用低年级基础课形式,高年级选修课的形式来进行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特别是对于公共体育选修课来说,分类比较多:体操课、篮球课、保健课等,这样对一个多项目的教学来说,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授课方式延续中小体育教学形式,注重的是体育课程内容,考核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以达标为准,不注重过程。这样的方式,虽然说能让学生学习到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运动专长,但是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本身所要达成的目的。高校过于注重这种体育技能结果的考核,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往往就忽略了健康的目的,导致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按照专业训练的模式来进行课堂教育,对于运动技能精雕细琢,立志让学生在这方面能完全掌握。但是普遍来说,高校学生的体育能力与体能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于太专业的体育技能的东西并不能很快掌握,时间久了,学生就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学习欲望和信心,最终导致体育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许多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的重视度不够高,重实践轻理论,遇到天气不好基本上体育课都是自由活动课,随学生自由支配,高校的不重视及教师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进行教学就会导致理论课沦为实践教学的补充。但是体育课不仅仅是体育实践课,体育理论知识也是要让学生吸收到,学生健康知识缺乏会导致一系列常识问题都不清楚,比如人体心脏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如果出现运动肌肉拉伤等伤害要怎么处理这些常识的缺乏。
第三,对于体育的教学评价指标设立还不够全面,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价与绩效指标看的是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样一来对于学生能起到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就会变得非常小,而对于学生来说,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是否适应体育竞技与自身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运动技能掌握的好,竞技技术适应好只能代表这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强,通常我们称这种人非常具有运动细胞,但是并不能说这个人非常健康。所以单一的考评技能掌握度与竞技体能适应力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
第四,高校相对于中高生来说压力更小,没有高考等学业上的压力,同时上课时间变得比较宽裕,相对自由时间更多,而一些高校的竞技活动比中学、高中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这仅仅是竞技比赛,相对来说只有更加擅长这项竞技活动的人才会参加,并且是少数派,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处于观看阶段,这点还是比较令人遗憾的事情。往往许多高校就会出现运动会等竞技活动开幕,观看的人比较多,但是更多人觉得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不愿参与进去,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学校举办这些竞技比赛希望看到的。
第五,运动场地器材有限,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对体育器材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也有不少高校拥有一些现代化的场馆设施,但是去观察这些体育器材与设施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的设施都是根据高水平的竞赛标准来进行建设的,但是这样一来,仅仅少数的人才会依据这些设施充分得到发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直接提升健康体能指标的器材及场地非常缺少,并且很多高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一些比如田径、体操等运动教学内容已经被取消,这也导致相对应的运动器材不能在高校被看到,而这些能带来好的健身效果的项目就难以得到实施。
第六,教师对于健康体能应用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缺乏研究积极性。要提升学生健康体能,高校教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体能情况、适应能力等都是他们第一时间获取到信息,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最清楚的,但是一些部分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后就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教学方式也一直按照以往遗留下来的方式,自己缺乏进一步开展。这些教师在进行工作后就不再进行进修与学习,甚至觉得学校教学改革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就会出现部分教师在进行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滞后现象。
3 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的意义
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需要,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物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要求。因此公共体育课教育也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的思想,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健康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其次,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是为了顺应公共体育课改革的一个需要,在新课改之前,我国高校体育课一直都受传统教育影响,注重的是学生运动技巧上的锻炼,往往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不那么注重。而教师如果在教学方法和在教学手段上不进行突破和创新,学生也不会有所成长。但是新课改之后,我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越来越重视,对体育教育也提出了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教育引入,这不仅仅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知识与健康的态度行为,更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健康体适能概念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最后,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的高校的条件比较好,可以用各种器材、场地等外在设备帮助学生得到体适能健康发展,但有的高校没有很好的办学条件,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并且学习的信心不充足,这也会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约束。而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自身积极求学发展、主动体验所学知识,才能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 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模式与理念
将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课,具体可以如下。
4.1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系重新做构建
前面说过,健康体适能就是拥有一个精力充沛的体魄,那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就要有相关教学内容,比如可以把中长跑、屈膝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能够把学生的心肺得到锻炼的项目加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提升肌肉的耐力和心肺的适应能力。通过教学内容的重建,完成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健康体适能理论并通过教学实施,提升学生健康体适能提升的目的。
4.2与健康体适能相关的课程从选修课改成普及课
高校的公共体育课通常低年级为基础必修课,高年级为选修课,但是这样往往不会提升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的提升,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可以普及选修课,采用健康体适能相关的课程进行选修,让健康体适能教育普及到高校每个学生中,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能终生锻炼的体育技能,让学生能通过终生锻炼提升学生的健康体适能。
4.3将教学评价体系做改革
教学评价体系不要把学生的结果看得这么重了,要关注学生的过程,要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与学习的乐趣,并且要让学生通过合适的教学评价体系来确保他们能学会正确的运动并提升健康体适能,让他们能终生受益。
5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健康体适能理论引入方案
可以在高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引入健康体适能教学必修课,总共4个学期,可以在第一学期为健康体适能基础修善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健康体适能的重要性以及让大家入门到健康体适能课程中,而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主要是为健康体适能教育逐渐深入的学期,通过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断深入,让大家的肌肉和体能慢慢得到适应,并且不断提升健康体适能,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在学期结束后也能持续锻炼,提升体魄。
当前社会由于学生越来越沉迷与手机、电脑等,很多学生除了上课就是玩游戏等,导致运动量越来越少,身体体能也在不断的下降,因此需要设立一些必考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重视起来,比如立定跳远、女生800 m、男生1000 m长跑、男生俯卧撑、女生仰卧起坐等这些项目,一方面他们能够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断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些能提升健康体适能项目的锻炼起到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体适能的教学要有目的,不能盲目的进行,要设立一定的有针对性的课时,比如每堂公共体育课要留一定的时间来发展健康体适能。其次对于内容来说要有针对性,比如锻炼学生的心肺适能项目最好的选择就是中长跑,因此在上公共体育课的时候要安排中长跑的项目进行练习,保证学生的心肺适能得到提升。也可以在体育课堂的前10分钟,可以先进行能促进健康体适能的热身,比如用坐姿体前屈来伸展韧带,用上下楼梯跑来锻炼肺活量与肌肉的适应性等。好的课堂内容就能带来良好的结果,也是体育教学中引入健康体适能理论希望能看到的效果。
在课余时间,高校也要注意学生的健身性和全面性的竞赛,要淡竞技、重能力、多参与的观点进行高校课外体育竞赛改革。当然,高校举办体育竞赛的原因还是在于想培养学生拼搏奋斗的精神,因此在进行高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中也不能矫枉过正,只要在竞赛活动中融入全民健身的活动就可以。比如举办“健康体适能”运动会,这类运动会适合所有人都参与,这类比赛追求的是健康体适能,比赛的不是比谁技能好、比谁跑得快、比谁跳得远,而是比谁的心率好,肺活量大等。这类的比赛看的就是学生的健康,真正让学生面向健康的运动,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并且可以根据结果给与学生一定的建议,帮助他们能提升健康体能。
6 结语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引入健康体适能理论教育理念是对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在进行高校公共体育课健康体适能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渐了解健康体适能的概念,并且知道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都能提升健身效果,要让学生清楚知道哪些运动具有健康体适能提升,什么运动才是自身最需要的,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更加充分的掌握自己的体能,并且循序渐进的提升健康,让运动训练效果和体育教学能够很好的结合,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终身追求的意识。而学校应当把健康作为学生体育教学的第一位,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体育活动项目与健身、健康理论知识相结合,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体魄对健康的需求。
[1]张建华,殷恒婵,钱铭佳,等.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1,22(1):68-70. [2]贾洪洲,朱文平.从健康体适能看高校公共体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许昌学院学报,2014(5):124-128.
[3]刘玉红,贾根元.体适能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之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4(6):99-100.
[4]彭莜.将健康体适能引入西昌学院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J].学园,2011(20):43.
G807.4
A
2095-2813(2015)10(c)-0125-02
①信阳师范学院华锐院级课题(课题编号:2014qn22)。
剧红梅(1981,2—),女,汉,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