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因素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①
2015-12-01段德平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段德平(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基于过程因素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①
段德平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由于当前我国国力与全民健身、全民素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高科技的人才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容忽视,因此,教育部也逐渐提高了对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为了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长期进行下去,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应潜心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并相继提出相关的改革政策。为此,该文将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意识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具体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重点说明了过程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由此总结出了基于过程因素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的对策,希望能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大学生们的体育兴趣,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过程因素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影响因素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104
高校体育不同于社会与学校体育,其教学方法与内容与后两者相比,有着其独特的方式。从课程课时量的角度看,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课时长平均每周不到两个小时,而且活动范围有限,显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当代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那么,如何具体改革教学路径,才能实质上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大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度,提高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培养每天健身的良好习惯。然而,就现在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普遍低于标准水平的现状而言,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政策仍然不够完善,很多教师还做不到将终身锻炼的关键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1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同因素
作为一套适合全国高校大学生的教学体系,其本身要考虑到众多复杂的因素。由于高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教学的设置方案、学生本身素质水平,以及教师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可将这一类因素归为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先有因素;其次,考虑到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课程的具体形式、方案要求,以及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的标准等方面的因素,将其分为体现在教学活动中的过程因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根据是否能够最终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积极主动锻炼的意识这一结果,可将教学的成果归为结果因素;最后一类为人文自然因素,即高校中普通人群的体育锻炼意识、文化气息,以及校园中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这4类影响因素的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那么,这4类因素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第一,将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体育教师能否成功实现体育教学改革,引领学生走向健康的道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案,个人教学水平与思想觉悟等综合素质,以及学生本身的体质状况、对体育的爱好程度、活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可见,这4类影响因素都与教师与学生有着直接的联系,相互之间彼此联系。第二,由于每个高校制定的标准不同,开设的体育课程也必然不同,使得高校体育改革过程中形式不同,取得的成效也大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出过程因素在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地位,以及过程因素与结果因素的因果关系。第三,从创新教学方法的角度上看,大部分学生表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采用适合学生健康锻炼的教学方案要远远比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效果好得多。然而,教学方法的创新水平又受到学校制度与体育教师本身得限制,可见,先有因素、过程因素以及人文自然因素之间必然又是相互制约的。
2 现阶段教学改革路径的方向
由于我国高校提高了对先有因素的认知水平,加大了相应的改革力度,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上得到了比较可观的成效。比如,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体质,教育部门有侧重性地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改善,提高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并加大相应的投资力度,为学校配备足够的硬件设备;还有,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事业不断步入正轨这一情况,体育教育工作者积极能动性较强,同时为了加深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体育规章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测评方法等具体方案。
然而,在长时间改革过程中,先有因素只能改善高校的硬件条件,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身意识与体质状况。为了更好更快地加深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工作侧重点,加深教学改革的因素分析,将过程因素作为改革的主要工作。毋庸置疑,只有将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先有因素与过程因素相结合,以过程因素为先有因素的载体,改革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更快的发展。
3 基于过程因素的教学改革方案
3.1完善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设置,如体育课的类别、安排时间的长短以及活动侧重点的不同,可体现出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程度的高低。作为改革过程的重要部分,现阶段很多高校不断尝试创新,改变课程的具体形式,提高课程的新颖性。然而,由于改革这项工作极其复杂和庞大,高校体育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教育贴切联系,还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仅仅一味地单独改革课程设置,是无法真正达到改革的根本目标的。这就要求我国教育部门以及高校教育工作人员务必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目的和根本要求,紧跟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制定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以及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
3.2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是否丰富,对待体育的态度是否端正等行为,都与高校内体育教学内容的水平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分析现阶段高校内体育教学内容的情况,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继续沿用“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讲授知识,要求学生要像学习文化课一样掌握理论知识”这种落伍的模式。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明确体育教学自身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清晰的侧重点。首先,教师应本着符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的原则,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乐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最后,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如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怎样才能培养健康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切忌不可给学生灌输“体育和其他学科一样,要的只是期末成绩”这种极端的思想。
3.3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锻炼的重视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长期以来,体育教育者为了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断探索,引进其他地区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那么,又该如何完善教学方法呢?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大高校体育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新的教学元素,比如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来进行师生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改革的特点。现阶段,改革的结果主要受其过程因素的影响。为了成功实现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主锻炼的思想觉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确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实现具体规定更加人性化,并提高相关体育教育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
4.2建议
(1)将学生的健康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来确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进行教学改革;第二,将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第三,要经常总结工作经验,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消极的思想。
(2)体育教学要因人而异,突显人性化。高校应考虑到不同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多元化要求,丰富课程设置。比如,开设更多种类和不同等级的选修课,以充分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乐趣。
(3)从更大的方面来讲,我国高校教育部门应该提高体育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大体育教育的改革力度,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我国教育部门应该从教师和学生抓起,下发的相关文件应明确提出体育的重要性,改变老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明确要求各高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提高对体育的重视度;出台更加合理的改革政策,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标准、参考资料等;最重要的是要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将改革政策高效地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1]吴晓红.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115-116,123.
[2]陈静.对构建现代化高校体育制度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93.
[3]张翠玲,李金龙.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112-117.
G807.4
A
2095-2813(2015)10(c)-0104-02
①段德平(1961,1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学士学位,副教授,主要从事田径、羽毛球、体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