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现状及对策探究①
2015-12-01谭金飞樊颖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谭金飞 樊颖(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当前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现状及对策探究①
谭金飞樊颖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高校学生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拓展与补充。而学生体育竞赛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锻炼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实现“育人夺标”的价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竞赛情况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高校体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体育竞赛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针对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拟期为高校体育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现状对策
1995年6月,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强调全民健身运动。学校体育是全面健身运动的基础,而高校体育又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积极性,关系到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全民健身体育的落实。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课余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育竞赛也逐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1 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现状
自从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从理论到实践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多数高校每年校际间的比赛较少。除了每四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外,只有少数的高校组织田径与球类等方面的联赛。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接近一半的运动员在一年中几乎没参加过一场较高水平的比赛。从整体上来看,高校体育的质量还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受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高校对体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竞赛大多是以一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篮球、排球和足球赛为主。这种竞赛体制曾经一度对挖掘体育运动苗子与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以及增强学生体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提倡,这种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对体育丧失了兴趣,在体育运动会结束之后也不会主动参加高校体育运动,这样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其次,在高校学生体育竞赛提倡“精神文明与运动成绩双丰收”,但是在实际情况下高校片面强调体育成绩,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高校体育竞赛在学生自我锻炼、体育欣赏中方面没有引起重视,学生也缺少必要的体育健身知识,赛前不能进行科学的自我锻炼、赛中不能进行恰当的自我调节、赛后不能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再加上我国现行学生体育竞赛体制不能满足当前高校体育的发展。这就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顺利开展与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
2 加强高校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对策
2.1更新体育竞赛观念
高校学生体育竞赛是促进高校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活动,对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高校体育社会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体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前提是高校必须更新体育竞赛观念。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体育竞赛是一个朝阳产业,是具有当代意识、符合世界潮流的命题。所以在学生体育竞赛工作方面要把高校学生体育竞赛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管理与经营,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最终实现高校学生体育竞赛新的效能增长点。同时,要彻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高校学生体育竞赛运行模式,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充满活力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体育竞赛运行机制,让高校学生体育竞赛迈进市场竞争的大军。
2.2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
现行的高校学生体育竞赛体制仍然是由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相关工作,以各系为参赛单位。这种制度有利也有弊,利在各部门能够对学生体育竞赛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组织各自的队伍参加竞赛,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弊在参赛队伍少,各队伍水平差距大,不利于体育竞赛的效果。除了教育部门举办的学生体育竞赛外,一些行业、部门也会举办与高校学生相关的比赛。这就使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管理上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有的学生常常会过多参加体育竞赛而耽误文化课的学习,也会影响其系统化的基础训练。同时,在学生体育竞赛过程中还会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长期下来十分不利于学生体育竞赛工作的开展。建议高校学生体育竞赛工作主要由校体育部门带头进行,同时与校内各系、校团委、工会、学工部、学生会联合起来,协同合作,齐抓共管,形成系统的竞赛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其次充分发挥高校各社团组织和各单位体育协会的作用,对于这些部门举办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对于在体育竞赛工作开展方面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同时,还要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实现各部门的优势互补,对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共同解决。
2.3竞技与健身、兴趣相结合
竞争是体育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在高校学生体育竞赛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在高校学生体育竞赛还应该具备一定趣味性与健身性。否则便不能体现终身体育与生活体育的宗旨,也不利于群体活动的开展。因此,高校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以单一竞技活动项目作为高校体育唯一内容的传统观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知识水平,开展集多样性、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积极开创科学、简便、有趣的大众化体育运动项目。经过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丰富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质以及促进自我发展,让学生在团结、竞争、欢乐的气氛中参加体育竞赛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目的。
2.4加强体育竞赛的立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管理工作不时有“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体育竞赛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淡薄,缺少必要的强制性手段与有效的管理办法。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学生体育竞赛方面的法律法规,从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主办权限到项目审批、资格审查、财务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应该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建立相配套的监督检查指导,有效指导高校学生体育竞赛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要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遵循市场经济发展和体育发展的规律,深化改革高校体育竞赛体制,建立和完善融资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高校学生体育竞赛迅速地筹得资金,为学生体育竞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5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运行与发展,高校领导必须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的投入力度,为开展体育竞赛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体育竞赛制度,使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高校还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对积极参与体育竞赛、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奖励。从而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竞赛,人人受到教育”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高校开展体育竞赛的目的。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方面的宣传,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当然,还需要明白一点,学生始终是体育竞赛的主体。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征集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3 结语
总之,在我国学生体育竞赛中,学校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然而学生体育竞赛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需要一个群体的参与。因此高校必须从多种途径、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竞赛,让参加竞赛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让观看的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带动整个群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军蓉,程世帅,曾文超,等.2008奥运会后湘西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技,2011(3):4-9.
[2]钟顺秋.四川省高校开展水中健身运动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207.
[3]范尧,杜放,焦强,等.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7):44-46.
[4]曾维刚.重庆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12-113.
[5]宋珏.研究:对天津市三所高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124,140.
[6]陆炎.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分析[J].运动,2012(3):25-27.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127-02
基金项目:①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题目:大中学生体育竞赛面临的困惑与价值导向研究(12YBB124)。
作者简介:谭金飞(1978—),男,汉,湖南邵阳人,硕士,讲师,国家级健身指导员,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