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研究①

2015-12-01邹晓丽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网络课程高等教育

邹晓丽(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研究①

邹晓丽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高等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也成为了当前新的发展趋势,许多学科都通过利用互联网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教学中一门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学科当然也会不例外。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运动人体教学模式已不能保障教学质量,而通过网络课程的设计,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从而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培养其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敏锐的动手能力,因此,该文进行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研究,非常的具有切实意义。关键词:高等教育 运动人体科学 网络课程 思维习惯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它不仅使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还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意义。高校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包括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以及身体机能等内容,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自主性、协作性和开放性的优势,利用网络课程的资源在实现人机互动的同时,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使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多样化。与此同时,还要特别强调课程设计的科学严谨性,教学内容的选定、动画设计以及理论基础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否则会误导学生。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较广,如物理、生物、数学等,这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量,还要避免刻板的文字堆砌,在提高网络课程趣味性灵活性的同时,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轻松舒适的教学氛围。

1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研究人类基本的生理结构和机能,以及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各机能的变化规律和预防伤病措施等。网络课程背景下的运动人体科学课不仅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还为非体育专业的运动爱好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赢得更多的社会效应。该课程的模式是以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教师为课程主导的新型网络教学,它的总体设计要注重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和丰富的教学形式,如TXT,教学大纲,研讨系统和作业提交系统等,并提供交互式教学活动及实验等,以便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便于教师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下面,就以下三方面对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研究。

1.1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运动人体网络课程教学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又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尺度。在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对其教学目标进行层次性的划分,使其满足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首先要让学生对身体各器官的运行规律和作用进行了解,并熟练掌握增强体质和身体耐力的原理。然后简单了解易操作的急救法,使其面对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时能够预防运动伤病。在目标设计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可以统一的目标要求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1.2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要选择权威出版社的教材,既要反映当今运动人体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又要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在此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教程》为例进行分析。该教程分为四大板块,即人体机能的认知、运动执行体系、运动保障体系和运行调节体系。它全面的分析了人体结构和各器官的作用等,使学生对身体的系统和调剂机制有初步认识,为今后的运动和训练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以超文本的形式编排组织教学内容,设置图形、按钮、热区、文本、视频等超链接形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路径,为其创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学习组织形式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控制学习路径,不断引导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高效学习。此外,网络课程要为学生提供人机交互和师生交互的条件,促进其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1.3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环境指的是协作环境和学习环境,由于网络课程较之传统课堂有着极大的自主性,因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氛围显得十分必要。网络课程可以将授课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中要包括典型案例,学习资源,以及自测题库,便于为自主学习和课后自测提供帮助。协作学习是网络课程的另一大特点,它能深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线上交流平台还能向教师咨询并获得帮助。

2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和总方向,网络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和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学大纲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下面,就以下几点对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进行如下分析。

2.1软件原型设计

软件设计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环节,其风格、界面、导航等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由于网络课程强调自主性,因此软件中要注重运用动画、图像、音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设计解说部分着重讲解难点和重点。在网页设计方面,界面要保持相同的风格,构图合理、颜色简洁、布局美观十分重要,导航可以通过检索表单、结构说明等信息避免学习者偏离学习轨道。此外,同级菜单的字体和颜色要与背景相协调,动画和影音都是可控操作流程,人体生理学、保健学和生物力学都需要大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软件在选择资料的时候要注意少而精,保证质量,若网络状况不佳可选用小窗口播放提高清晰度。

基于高校的网络平台,本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念,网络课程能够达到开放式的管理目标,从而实现运动人体课程的网络化建设。该课需要相关实验并融入到课题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基础素质选择做不同难度的实验与课题,这不仅能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也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上学习进度,使网络教学同样显示出因材施教的原则,也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网站上需要开设一些实验预约服务,可供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选择实验项目,也可安排其进行保健按摩技能、急救技术的自我练习等。

2.2交互式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的核心,它的形式丰富多样,如实时授课、专题研究、作业解答等,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交互式网络教学活动和信息资源大大被提高,并使其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内容复杂抽象,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自学有较大难度,交

互式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强化记忆,如“学习园地”模块里的知识库、小词典等,学生能够在线接收、提交和修改作业。同时,在网站上开设留言板十分必要,教师和学生遇到的问题在留言板中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网站上可以建立下载专区,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如PPT,SPSS,文档和压缩资料等都可以通过下载专区发送给学生,对于一些需要实验的专题,学生也可以通过专区提交实验报告。虽然软件的应用开始会比较困难,但学生长时间使用学习,通过在线交流学习很快就会熟悉软件的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教学,以互联网为依托,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而是逐渐拓展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中。网络有很好的互动性,师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提高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郭红,黄玉山,郭浙斌,等.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84-86.

[2]郭红,黄玉山,邓树勋,等.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设计[J].体育科学,2001(2):49-52.

[3]姚鸿恩,李宗珊,荣湘江,等.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6(1):88-90.

[4]欧奔.基于交互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软件研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4.

[5]沙宪锋.多元化视角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山东体育学院,2014.

G80-05

A

2095-2813(2015)12(a)-001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016

①邹晓丽(1972,9—),女,蒙古族,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网络课程高等教育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