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2015-11-30石毅
石毅
[摘 要]教学有效性是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立恰当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历史教学的空间。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性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101
教学有效性是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教学有效性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无论是对于教学还是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一些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仍然沿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在下面机械地死记硬背。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深度,难以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
当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缺乏科学合理的思考,被考试大纲牵着鼻子走,错误地认为大纲上没要求的就是不重要的,从而使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性。同时,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就知识点讲知识,很少能够做到与其他知识点相联系或者深入探讨其中的缘由,使教学内容显得肤浅,缺少内涵,难以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从而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确立恰当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实现的预期效果,是检验和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每一位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在保证历史知识得以准确传授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一些具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课堂教学的开展,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能获得知识与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采取措施营造一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思考:“如果你是当时日本的一位官员,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改变当时的社会?”“如果让你对明治维新的相关政策做适当的改进,你准备从哪儿入手?”这种问题的设置,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采用恰当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式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选择富有新意的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大屠杀史实的图片和视频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营造强烈的氛围,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深刻懂得要勿忘国耻。又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以分组合作的自主学习模式展开教学。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合,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小组的成果,提出疑惑的问题让师生一起讨论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拓展历史教学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而学习是无止境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重课内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课外历史知识的积累,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比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是历史遗迹等,让学生在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巩固课堂所学的历史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邀请一些退伍的红军战士,向学生讲述一些其亲身经历过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丰富知识的积累。
三、结语
历史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是促进教学可持续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但是它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尝试,不断总结和反思,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教学发展。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