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的思考
2015-11-30杨殿平
杨殿平
[摘 要]通过对联系客观性的阐释和理解,认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和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联系自身不能被创造。根据唯物辩证法对发展含义的理解,认为关于发展的实质解释上,有必要在“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基础上,增添“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这一限制。
[关键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 发展 发展的实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57
高二生活与哲学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进行编写的。坚持以生活实践的需要为依据,对原高二哲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压缩、删除、调整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时代性和批判性得以更充分的体现。然而,由于教材篇幅所限,很多内容难以展开论证,造成教学实践中师生对有些知识点理解困难,甚至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下面就新教材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两个知识点的编写略陈陋见,供大家斧正。
一、关于联系客观性的问题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2008年第三版)第56页的“相关链接”里有一幅插图——《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教材用此图来说明,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那么,联系到底能不能被创造呢?
(一)联系的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普遍联系原理首先是关于联系的客观性的科学结论。这就是说,普遍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联系之所以是客观普遍的,第一,在于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本身都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没有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没有事物本身的存在和运动;同样,没有一事物同周围事物的一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也不会有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联系同存在、运动之间这种不可分割的一致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主观想象中的任何联系都不能代替或取消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
第二,在于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形态、属性和表现,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和基础,从而有着统一的本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转化的普遍性,既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同时也证明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第三,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自在事物的联系,一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纯粹自在的客观联系,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形成或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因为,首先从产生看,人为事物的联系渗透着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着人类智慧,但这种联系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离开客观条件和规律,联系就无法存在。由此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并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联系观念才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其次从过程看,任何人为事物联系的建立必须经过人类的实践才得以完成。尽管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 “人化”的特点,但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因为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再次从结果看,人为事物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
(二)全面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把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作为辩证法的第一原则,就是把辩证法建立在坚实的唯物论基础之上。是否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所在。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我们必须科学、完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和条件,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建立新联系要坚持联系的条件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斯大林有句名言:“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里所说的地点和时间,也是条件。一切以条件为转移,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
当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正如具体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一样。认识事物,要认识事物的条件;改造事物,要改变事物存在的条件。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以主体条件去改造客体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但是,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自身实际和发展规律进行改造,方能完成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所需要的条件,否则创建新的具体联系就不会成功。
2.建立新联系要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文明成果,正是人类的认识符合了事物本来的面目,遵循了事物运动规律,正确地利用了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特点。形式上人类创造出了自然界没有的事物和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其实这种创造是在改变自在事物的固有形态,创建了新联系所需的具体条件,且这种改造和创建活动恰好符合事物固有属性、特点和规律,否则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就不会有效。所以这看似被人创造出来的联系,其实是在通过人们的手,反映着事物的固有属性和运动规律。人们不断创造的过程就是不断揭示事物固有属性(包括事物的联系),遵循这些属性和规律,建立客观事物新联系的过程。人们只有遵循联系客观性,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客观联系自身是不能被创造的
客观的普遍联系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真实本性。因此可以说,科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揭示事物、现象所固有的联系。在科学发展史上,正是由于揭示了对象的真实联系才使一种经验、直觉或幻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从而指出了从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到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真实的、必然的历史联系,才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空想变成了真正的科学。人们也正是发现了网络具有建立起人与人联系的新方式的固有属性,才把网络发明创造出来。在这里,网络只是这种新的具体联系发生作用的条件,新的具体联系又是网络的固有属性,这种属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造福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对于“创造”一词的含义,《辞源》的解释是“发明或制成前所未有的事物”;《现代汉语辞海》解释是“开创或制造出新的事物”,“创”是“第一次做;刚开始做”。根据以上阐述和“创造”的含义,我们知道,联系既然是一切事物的真实本性,它就不是被人们创造出来的,而只是人们根据事物自身的属性,改变了事物存在的状态,创建了这种联系起作用的条件,建立起一种新的具体联系。教材使用“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的说法,是不严密和不科学的。这种说法会误导人们否定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无限扩大,甚至出现主观臆造联系的错误。
二、关于发展实质的问题
对于发展的实质的表述,原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的观点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的表述却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增加了“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有的老师认为,这种添加是不准确的,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比如赵浩岭老师《关于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的商榷》一文(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6期),就是这种观点。赵老师认为,“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只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不宜将其作为发展的实质,否则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并非只有质变才是发展,那种前进的上升的量变也是发展。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发展的实质呢?那种前进的上升的量变到底属不属于发展呢?对此,笔者的阐述如下。
(一)什么是发展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词典》关于“发展”(Entwicklung)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上升的运动,是通过辩证的否定而达到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的质向复杂的质过渡的‘更高阶段的发展。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学说,世界和物质系统的发展,不是通过外界的推动(第一个推动者),或者其他的外界影响,而是从内部矛盾中产生的,是自身的运动。发展并不像非辩证的进化论所主张的那样,仅仅是渐变,而是渐变和飞跃的变化,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些变化的结果是产生新的质。”从这一对发展含义的理解上,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发展是从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新质代替旧质的上升的运动;第二,发展是渐变和飞跃的变化,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是次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不仅包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质代替旧质的根本性的、显著的质变,而且也包括渐进的、不显著的量的积累,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没有量的积累同样没有发展,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发展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激变论。
(二)关于“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范畴,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科学范畴。
第一,前进的变化,即一种运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是运动的总体趋势和本质特征。所谓前进的变化即进化,一般是指事物从一种质态进到另一种质态,从一种运动形式产生出另一种运动形式,即飞跃、质变,原有事物的灭亡和继起事物的生成。在这里,“进”是针对于、区别于不进、不变观点而言的。形而上学把发展仅仅理解为处于量变、相对稳定、自身重复和循环的运动状态,而唯物辩证法则指出,前进、进化、飞跃、旧质的消失和新质的生成,才是万事万物运动的必然趋势和真正结局,事物的量变都是在为进化和质变积累着必要的条件。唯物辩证法不是把两种类型的过程(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其中一种,而是揭示了它们内在的有机统一,从而确定了运动变化的深刻本质——发展。
第二,上升的运动是进化的现实特殊含义,即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结构从无序到有序,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变化,这一变化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主导趋势和基本方向。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的、具体的“发展”范畴,把上升的运动作为自己内容的特殊规定。唯物辩证法还认为,现实的世界中不仅一切都在运动着、变化着,而且这些运动变化的主导趋势和结果是产生出在结象,教师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把案例用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呈现给学生,可以变抽象为直观,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正确面对竞争》一课为例,课前先给学生导学案,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提纲的要求先进行自学,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竞争?你是如何面对学习竞争的?”等问题。教学中,先用体现动物界竞争、就业竞争、学习竞争、体育竞争、科技竞争、国际竞争等图片及本班校运会照片来直观体现竞争无处不在,说明竞争是前进的动力;用一年来泉州地区学生自杀的图表数据及原因来说明竞争的消极作用,告诫学生要懂得克服失败心理;用教材中“在马拉松比赛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失败者的思考,形成健康的竞争心理。课堂小结时,要求学生把主要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画结构图,构建知识体系,梳理出竞争的类型、竞争的作用、如何面对竞争等知识框架,并在幻灯片中呈现出知识结构图示,让学生了解其内在联系,便于更好地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二、针对听觉型学生的学习特征,运用多“听”教学对策,增强学习主动性
听觉型的学习者偏重听觉刺激,对语言、音响的接受能力较强,知识经过教师讲解后就容易理解、记住,学习效率也较高。他们喜欢听教师讲课却不爱做笔记,喜欢倾听别人的讲述,喜欢与同学讨论学习,喜欢复述学习内容,通过大声读、反复读有利于记忆。
这类学习者比较容易接受听觉信息,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常运用讲授法、小组讨论、小辩论、讲故事、视频音频播放等教学对策。讲授法是思想品德课最广泛采用的或者说是每节课必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引经据典、分析说明、归纳讲解、拓展延伸课本知识,这对听觉型学习者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因而学生有更多的听与说的机会。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小组讨论、小辩论等教学对策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管是讨论还是辩论,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倾听别人的观点及主持人的总结发言,这大大提高了听觉型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正确面对竞争》一课导入新课时用《爱拼才会赢》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了解竞争后进行小组讨论:“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竞争?它对你有什么影响?”这要求学生开拓思维,思考、倾听、总结出生活中处处有竞争;分析“在马拉松比赛中”的案例时让学生通过辩论“失败者要不要坚持跑到终点”,思辨、倾听别人的观点,懂得失败并不可怕,更重要的是抱有“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不管用哪种教学方法,听觉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最得益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采用提问、讨论、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多讲多听,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让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针对动觉型学生的学习特征,利用多“动”教学对策,调动学习积极性
动觉型学习者是通过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记忆的,他们善于用动作来学习,喜欢动手实验。他们通过身体的动作,来练习、理解、记忆事物,往往要借助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学习效率相对低一些。
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们多动手或进行角色扮演,从中获得所学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采用讲练结合、社会调查、小采访、小游戏、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多“动”的教学对策,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新修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中关于实践性的描述是“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倡导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如在《正确面对竞争》一课教学中可以创设以下几个情境:在《爱拼才会赢》的音乐中进行传本子的小游戏来体验竞争,从而导入新课;同唱《爱拼才会赢》结束教学,升华情感,做到前后呼应,寓教于乐;课后实践作业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校运会进行一次采访”,这是对本堂课教学的实践延伸。再如《我和父母》一课,通过“我来当一天家”“负重体验十月怀胎”“给父母制作小礼物”“为父母洗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角色扮演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动心,亲身参与生活实践,体验父母的辛劳,感悟父母的伟大,进而学会孝敬父母。动觉型学习者对以上这类自己动手操作的学习感兴趣,喜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因而小游戏、小调查、角色扮演等活动要常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调动动觉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会学、乐学。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感觉通道偏好的学习者,教师应采用与学习风格相吻合的教学策略,所使用的学习材料的表征形式也应该有所差异,这样能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好。但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往往没有根据学习风格来分班,而是每个班都分布着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要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学习得好,教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学习风格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