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听课引发对教学细节之思考
2015-11-30李国林
李国林
前一段时间笔者有机会听了一些新上岗的青年教师的课。他们蓬勃的朝气、潇洒的教态、敏捷的思维,令人赞叹不已。但在可喜可贺的同时也发现了课堂细节中的不足之处。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往往蕴含智慧;细节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往往孕育深刻。针对这些不足的课堂细节,如果我们反复思辨、精心设计、真心体验、用心处理、认真弥补,或许更能成就有效课堂,更能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讲解时课本可以合上吗
笔者听课时发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细节: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分析书上例题,但学生的课本却摊开在课桌上。于是学生对教师讲解时所提的问题对答如流,教学环节一路顺畅。因为书本打开着,学生可以一边看书上对例题的解析,一边听教师讲解。这样,教学过程是顺利了,但教学效果却并不显著,学习过程中也显现不出学生激荡的思维,也更少有新奇的见解。
课似看山不喜平。新课程课堂强调要启发学生思维,要在激荡思维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讲解书上例题时学生的课本摊开着,可能会养成学生思维懒惰的坏习惯,不利于富有成效地引领学生积极思维。而让学生合上课本,能满足学生喜爱求索未知事物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问题情境之中,又时时体验着“忽焉有悟”“豁然开朗”的愉悦心情。当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一番思索探求后,再打开书本细细阅读,学生可能会为自己思考的正确而会心微笑,可能会为自己的疏忽而自责,可能会为自己迸射的智慧火花而兴奋自豪。
一位教育专家说得好:“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传授得多么好,而是有本事让学生进入一种琢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合上书本讲解书上例题,或许就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二、教师的教学节奏可以放慢脚步吗
在听课中,笔者发现,新教师任教的班级,其教学进度往往较快。同他们交谈,他们认为教材没啥好讲,学生也大多懂得的。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仔细分析可知,新教师刚走上教学岗位,往往用教师的眼光来看待学习,用成人的思维来解析学习。他们认为,新授内容很简单,学生一学就会,用不着多讲解,更用不着多引导,以致教学的进度很快。而从学生一方来看,由于缺少必要的铺垫和引导,缺少举一反三、重锤敲打式的理解巩固,学生对新学知识没有能够很好地消化,囫囵吞枣,学习效率不高。例如,一数学教师在教授“角的平分线”内容时,就告知学生:从∠AOB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OC,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在教师画了图,让学生读了两遍定义后,即进入了学生练习环节。而此时学生事实上对定义没有深刻的理解,含含糊糊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时总是启发学生左思右想,着力探究,重点强调:①怎样的线称之为角平分线?②已知是角平分线,你能发现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当学生说出∠AOC=∠BOC时,教师还诱导学生:这个等量关系还可以延续下去,你有什么发现吗?它可以成为一个怎样的等式?经过这样的诱导分析,学生定会对角平分线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再如,一物理教师在讲解完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后,马上让学生判别有关图示透镜的类别,学生往往无从着手,茫然不知所措。为什么?原来学生对定义中的“会聚作用”“发散作用”没有清晰、深刻地理解。不把握这两个关键词语,当然影响了学生对透镜的正确判断。
因而,新教师在教学时,一要点明知识,二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方法)扣住知识点重点强调,要有必要的解说阐发以及有效的诱导启发。这样看似简单的内容会变得丰厚,学生就会温故知新,理解更为彻底。教师的教学节奏也自然能顺着学生思维的展开而有效调节。
三、可以让板书占有一席之地吗
笔者听了一堂语文多媒体课,课题为《都市精灵》。这位教师电脑技术熟练,课件制作精美,教师引导也较为得体,多媒体情境教学氛围浓厚。但随着下课的音乐铃声响起,笔者发现,教师在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留下来,换句话说,黑板板书空空如也。
笔者颇为疑虑:有了课件是不是就不需要板书了呢?有了现代教学方式是不是就不需要传统教学方式了呢?莫非刚才媒体画面已经呈现过就不需要在黑板上一板一眼地写出来?事实上,板书是传统手段,它对粉笔字基本功的展示功效,对教师机智调控课堂生成问题过程的展示功效,是别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而课件虽然声、影、图、文等效果突出,但媒体画面上的文字是跳动的,随着鼠标的按动,文字也销声匿迹了。这么快消逝的文字,学生肯定不能及时消化理解、巩固记忆。完整的一堂课,一定要留给学生一点实在的看得见的东西,那就是板书。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设计精当巧妙的板书,让学生通过板书来理解文本,提纲挈领的板书能使学生明目清心。当一堂课结束时,板书也就水到渠成、首尾圆合。简明精美、引人思索的板书,能大大增强课堂艺术效果,使课堂教学臻于完美,给人以艺术享受。
可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没有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缺憾!因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时尚,走入顾此失彼的误区。我们要让黑板板书占有一席之地,让板书与课件相辅相成,让板书为课堂增光添彩,让板书成为学生“永久的记忆”。
一位名人说:“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细节虽小,却能透射教育的理念智慧,决定课堂的效率和质量。细节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妨碍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因而,新教师不妨做个有心人,从小处着眼,从细节着手,不断反思,积极探索,从而真正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