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015-11-30
一、在万众创新的时代,中小学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基于此,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处于万众创新大时代的中小学,应当乘此东风,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
目前,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①以课外活动为主渠道进行创新教育;②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创新教育活动;③为某些创新教育课题研究提供活动素材。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这些形式的创新教育活动也存在不足:①课外活动只针对部分学生开设,对多数学生来说意义不大;②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活动,虽然涉及面较大,但因受学科教学内容限制,创新教育本身的系统性难以体现;③对于创新课题研究,目前多数还停留在个例研究,缺乏普遍意义。
在万众创新的时代,只针对少数人的、支离破碎的教育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必须转换创新教育的思路,变革创新教育的方法,让中小学的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二、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根本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中小学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根本是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对于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目前的学习基本上以模仿为主,教师先演算几道题或做几个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做练习,大部分学生除了模仿几乎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有机械式的重复。常常有人哀叹:我们的基础教育让孩子们从好奇到畏难直到厌恶—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出顶尖人才?
近年来,不少教育工作者、教师、学者和中小学校校长都在尝试教育改革,全国中小学中出现了不少让学生有主动选择课程学习内容的“选课”式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发挥创新潜能创设了较为有利的环境,各学科教师也努力尝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但由于各学科课程的局限,学生的思维训练难免被打上学科解题应试的烙印。学生如何才能接受到系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是大家都在关注的新课题。
三、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开展,应该以课程建设方式来推动
为回答“钱学森之问”,破解中小学创新教育难题,给学生创设一个创新实践的环境,中小学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目前中小学创新教育不能很好开展的原因主要是:①中小学校对创新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给予充分重视;②中小学校普遍缺乏创新教育的物质基础,没有必要的教材及实验条件;③中小学校创新教育人才短缺,没有专业的创新教育教师。因此,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开展,应该以课程建设方式来推动。
说到课程,首先得涉及课程的理念。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是对现有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发展及补充,它以创新实验为载体,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手中学习创新,在创新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实现创造。
另外,创新教育课程的三个组成要素就是教材、教师和实验室。既然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是以创新实验为载体,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那么实验载体的选择就是关键因素了。选择实验载体的基本原则是:①便于操作,易于创新;②适应发展,开放扩充;③学生喜欢,教师接受;④经济适用,学校配置。根据这几项原则,选择了以机器人为主,辅之以3D设计与打印及创客实验,按2人一组、50人一班配置“创新教育实验室”。
在此基础上,四川省教科所以创新思维训练为线索,以三年级学生为起点,编写《创新教育实验教材》,为课程提供了教学蓝本。目前已经编写了4册,并在全省25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和部分课题学校试用。
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邀请了省内外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展了创新教育教材、教法的现场培训。另外,也从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实验实践及创新教材使用等多方面开展了各类培训,让教师们明白了创新教育课程的意义和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实验的方法,最终使课程得以顺利实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断尝试,大胆实践,为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的建设,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