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视角“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
2015-11-30徐强
徐强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引导孩子快乐地学习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尝试“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孩子眼中“有快乐”的课堂才有活力
快乐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快乐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愿学、乐学。
1.降低难度,让孩子易学。为了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降低写作难度,笔者会将一些作文课搬到教室之外。例如,第三单元是写一篇新闻报道,我就利用中午值班的时间,组织了一场一分钟跳绳比赛。许多学生很喜欢上这样的作文课,因为他们真正参与了活动,有自己的体验,有鲜活的人物、事例,何愁作文“无话可说”呢?
2.开展游戏,给孩子惊喜。一次期中考试前夕,笔者安排学生们做“捏肩”的互动游戏。姜同学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张老师的鬼主意特别多,她经常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给我们制造一个个小小的惊喜。第二节语文课,张老师看出我们个个一脸倦容,就说:“大家今天是不是累了?那我们来玩个游戏!”一听到可以“玩游戏”,我们立即兴高采烈地大喊:“好!”“请所有同学起立,一起向左转,然后后一个同学为前面的同学捏肩一分钟。”我们故意使出吃奶的劲,猛捏前面同学的肩膀。霎时教室内“惨叫声不绝于耳”,欢笑声响彻云霄。第一轮捏肩结束,我估计活动就该结束了吧。没想到,张老师又给我们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她叫所有同学向右转,我们又一次互相捏肩。随着张老师说:“一、二、三……开始!”班级里再次“惨叫不绝”,笑声不断。捏肩完毕,全班同学心情超好,连血液都在燃烧!语文课真棒!我超爱语文课!
3.课间活动,让孩子放松。学习是繁重的脑力劳动,课间让孩子们尽情地玩一玩,放松一下身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身心上的准备。孩子玩得高兴,学得开心,岂不美哉?这从张子涵的日记中可见一斑:张老师上课从不拖堂。只要下课铃响,她就一定把我们“赶”出教室,还“命令”我们课间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玩到高兴处,她还亲自上阵,和我们比赛跳绳,一起打羽毛球。对于这些行为,她美其名曰“会休息才会学习”。课间虽然只能玩五分钟,但是我们课堂上的疲劳感一会就消失了。上课等于重回“战场”,我们精神饱满地写作业,做试卷,学知识。
4.幽默批评,给孩子留面子。一次默字,笔者批改默字本时,发现有个学生把“水城威尼斯”写成“水城新加坡”。我说:“你把威尼斯的水运去新加坡啦?准备淹死新加坡的狮子吗?”学生听了呵呵直乐,记住了这两个世界名城。
5.谜语育人,给孩子敲警钟。用谜语给孩子敲警钟,这是笔者在学生的日记中读到的。她在日记中写道:张老师不仅仅是猜谜语,她还把猜谜和教育同学相联系。王瑞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睡觉。张老师就说:“瑞瑞啊,你一上课就睡觉,这个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期中考试‘如箭在弦,到时候你‘休要丢人现眼哦!”“同学们,‘有目共睹‘如箭在弦和‘休要丢人现眼是三个字谜,先请瑞瑞来猜一猜……”瞧,这样的猜谜与育人二合一的课堂,同学们岂能不喜欢?
二、孩子眼中“走出去”的课堂才有动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有一条: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立足课堂,走向课外,去读“活的书”“动的书”。
1.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这个春天来临的时候,笔者带着孩子游览校园春景,写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指导第三单元作文写作,班级举行一分钟跳绳比赛,完成新闻报道《第一实验小学五(2)班首届跳绳比赛结束,马燕荣获冠军》;4月24日,观察班级门口一处开花的竹子,上网查询竹子开花的原因,写下日记《竹子开花》。
2.走出校园,走进公园。游览生态园,和孩子共同感受春天;城北虞姬公园赏牡丹,写《国花—牡丹》;五一劳动节,和学生一起到城北虞姬公园赏芍药,写下游记《虞姬公园半日游》;我们还约定去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游五千亩衲田花海……
3.走出公园,走向社会。三月植树节,带领孩子参加沭城天下绿色大型公益植树节活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沭阳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英烈;周末,我们相约到新华书店读书,现场讲述精彩情节。许多孩子认为,能把语文课从课堂上到户外,真是令人欣喜若狂!
三、孩子眼中“广阅读”的课堂才有张力
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但是仅仅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教学和阅读,难免会枯燥。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拓展阅读外延,语文课堂才更有张力。
1.课堂阅读,点亮悦读火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就教材内容做适当的拓展,让课堂阅读点亮悦读火种。例如,教学《第八次》《卧薪尝胆》时,引导学生读《中外历史故事》;教学《晚上的“太阳”》时,引导学生读《科学家的故事》;教学《只捡儿童多处行》时,引导学生读《再寄小读者》;由《装满昆虫的衣袋》,引导学生去读《昆虫记》;由《林冲棒打洪教头》,引导学生读《水浒传》。
2.课外阅读,拓宽悦读视野。开展多渠道的课外阅读,拓宽孩子阅读视野,如让学生了解校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编成新闻,早读课现场播报;给学生播放切合实际的电影、电视节目,交流观后感;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走进新华书店,开展“浸润书香半日读”活动。
3.风景阅读,滋养悦读心灵。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阅读”各色美景。有学生说,到虞姬生态园“阅读春天”的主题活动最令她难忘,因为“生态园里如帘的柔柳,婚纱样的桃叶梅,飞泉般的樱花,绿毯似的草地,还有唧唧啾啾的鸟鸣,弯弯曲曲的河流,都能激发我们的灵感。这样的‘活阅读,谁不喜欢呢?”
4.亲身体验,丰厚悦读底蕴。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笔者在课间让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人蒙住眼,另一个人负责安全保护)上厕所,体验一下盲人阿炳的生活。短短的十分钟盲人如厕体验,孩子们也收获了许多。在课堂交流中,潘晓妍说:“我扮成盲人上厕所,这段路虽然短,但因为看不见,我的心里很慌。既怕撞到别人,又怕被别人撞到。甚至还担心走错厕所被同学笑话。”将田涛说:“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小心翼翼了,走到台阶边时还险些摔一跤。残疾人要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啊!”有了切身体验,孩子在理解阿炳坎坷的人生道路的同时,内心多了一份沉重。像这样的角色体验,可以拉近孩子与作品中人物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丰厚悦读底蕴。
从孩子的视角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使孩子愿学、乐学、高效地学,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目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