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模式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5-11-30洪礼章唐新军

企业导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

洪礼章++唐新军

摘 要:本文提出了“微”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其必要性,并从建立“微”系统、善用“微”功能、提高“微”能力、实现“微”教育四个方面对以“微”模式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微”模式;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微”模式内涵

“微”是指当前出现并快速发展的以微信、微博为主的新型媒体。这类媒体通过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信息传播平台,以个人电脑和手机作为信息发送和接收终端。“微”模式是指基于当前微博、微信等广泛应用的环境特点,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趋势,从而构建以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为载体,注重于细微之处开展工作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二、时代呼唤以“微”模式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微信、微博等在众多网络互动方式占有主导优势。一是旗帜鲜明。微博或微信主人发表的内容占主导地位,留言或评论在其后。这就便于把握舆论导向,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速度快。微信、微博由于打破了时间、地域、电脑终端等限制,而且不需要长编大论,易于编辑,其传播速度十分惊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他们就能随时随地接受、发布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开展工作。二是作用大。微博、微信的应用范围广,并且海量存在,有的微博或微信经过多次转发或分享后,受众面就覆盖全体学生了。三是交互性强。微信、微博等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媒体与受众的边界,传播者与受众者之前可以进行双向平等交流,便于说实话、吐真情。四是知识易沉淀。内容可长期保存,反复品读,便于思考、讨论等,有利于教育疏导、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因此,微博、微信等最适宜在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如何以“微”模式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建立“微”平台。建立“微”平台主要指的是建立微博、微信两个平台。微博能简易便捷发布自己观点并及时有效与他人交流。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时通过关注学生的微博,在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的同时进行交流与探讨。微信则实现了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信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工作。通过微信平台使传播者和受众者进行平等沟通和交流,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善用“微”功能。就微博而言,要利用好其“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积极建立微博基础上,主动通过微博与学生建立“双向关注”的沟通模式。一方面主动对学生的微博进行关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发动学生关注教育工作者的微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双向关注”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必须主动通过“评论”功能深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一方面经常性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评论,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动发起讨论,用积极的健康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学生。同时,微博具有“转发”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依托这一功能来组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一方面可以将信息转发给学生,再利用学生分发信息,这就提高了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将具有代表性的思潮观念在传递中引发讨论,在讨论中进行引导。

就微信而言,要充分利用好LBS、热点推荐、“群聊”、语音对讲、“随手拍”、“摇一摇”等功能。微信的LBS功能可以通过“人以群分”的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学生群体,只要将场景设定为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哪些学生喜欢运动,哪些学生喜欢读书……方圆“百里”无人能漏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利用LBS功能进行数据挖掘,以对应的场景、相应的话题、现实的互动加强学生群体教育,就能有效地提高工作实效性。基于微信的热点推荐和“群聊”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其发现学生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校园热点展开讨论。同时,微信具有“语音对讲,随拍随传”功能。这既可以将内容自动保存,省去了记录的麻烦,又通过多种形式让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更加活灵活现,并进一步提升师生校园公共教育活动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三)提高“微”能力。提高“微”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微”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微”能力。

在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微”能力如何直接决定能否掌握信息传播主导权和话语主导权。在成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基础上,还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微”能力。一方面,提升“见微知著”能力。要从过度碎片化的微博、微信等“微”空间的信息中,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和会出现的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建立预警机制,把可能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提升“理性魅力”。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灌输,往往会遭到学生的排斥。只有在对实际情况进行真正了解基础上加以令人信服的分析、解释,才会受学生欢迎,才能聚拢大量粉丝成为意见领袖。由于微博、微信等能满足随时随地人际沟通的需要,往往会使大学生形成过度依赖,容易把虚拟当成现实,而且海量信息以立体化方式真真假假地呈现,容易引起思想上的疑惑、混乱。因此,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微”能力也势在必行。一方面,提高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使用微博、微信的能力,让学生干部成为学生中的“领头羊”及意见领袖,成为正能量的弘扬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在微博、微信使用方面的管理和引导,防止他们过度依赖,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四)实现“微”教育。实现“微”教育即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了解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细节,并充分运用这些新媒体为载体及时给予学生关怀、引导、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文化背景下,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呈现复杂化趋势。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破除“一刀切”的简单化做法,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载体,立体细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在主课堂实现“微”教育。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课堂,其作用不容忽视。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教学。如大量地引入微博、微信中的信息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对这种身边的、学生关注的信息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懂、真信、真行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课外实现“微”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外时间运用微博、微信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微博、微信的交流,能克服拘束和紧张感,通过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等拉近师生的心,做到无需“面对面”,但“心连心”。每一次回复、每一个评论、每一回分享都让谆谆教诲宛若春风化雨,让思想政治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 高健.微信平台在高校共青团活动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6.

[2] 史庆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信” 挑战[J].思政建设.2013,08.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