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成性资源 形成永久性印记

2015-11-30戎士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思品教学生成性资源情境

戎士锋

摘要: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由于生成性资源没有预设性,资源产生的主体以学生自身为主。巧用生成性资源对于加深学生对思品知识的理解,强化思品印记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情境;思品教学;

一、注重师生互动中的生成性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不管我们采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的环节在任何一种课堂模式下都不能被舍弃。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会产生思维的碰撞而迸发出绚丽的火花。这一稍纵即逝的绚丽火花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迷航的人们看到了灯塔,为获取知识和真理找到了正确的航向。若干年后,人们总能记住那座灯塔,人们因兴奋而欢呼,欢呼之余,也加深了对灯塔的印记,这便是思维的强化,这种强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可采用提问式互动、启发式互动、师生双边活动式互动等方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预设各种互动方式,但互动的结果有时会出乎教师的预料。在这些出乎意料的结果中,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筛选,注重利用好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如在教授《认识依法治国》这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阅读了教材中《被告山杠爷》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偏远山区人品刚直、受人尊敬的村党支部书记山杠爷为了惩罚村里一个虐待婆婆的媳妇,派人将恶媳抓起来游村,最终导致脾气倔强的媳妇羞辱自尽,山杠爷为此被依法逮捕,但不少村民为他抱不平的故事。在备课时,我设置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但要靠道德舆论的规范,更要靠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但在我向学生提出阅读完这个故事有哪些感悟时,学生的回答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有的学生回答,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道德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山杠爷为人正直值得我们学习;还有的同学说,再大的官也要守法,山杠爷是村支书,但他不是执法者。因此,不能以权代法。学生讲得太好了,我充分抓住了这个机会强调了三个观点。一是法治和德治缺一不可,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二是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法守法,更要为人正直,要敢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三是法大于权,任何权力都要依法行使并受法律的约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利用生生互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解决学生的认识误区

生生互动,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互动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是生生互动的典型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并不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它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生生互动有明确的学习小组,在一些学校,甚至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责任和分工;二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生生互动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生生互动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了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辩论、分析、探究让学生探讨对问题的认识,对知识点的理解。当然,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不一定都正确,有时学生也会有错误的认识。生生互动有利于暴露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误区,而这一误区的暴露也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并加以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如,在教学《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故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故事如下:小王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他非常乐于帮助班级的同学,因此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一天,班级的“小霸王”张强在教室里吃完香蕉后趁人不注意随手将香蕉皮扔在地上。小王走过去的时候一脚踩在香蕉皮上摔了一跤还蹭破了膝盖。班级的同学纷纷来搀扶小王,张强内心过意不去,背着小王去医务室涂药水。一向霸道不讲理的张强居然一下成了热心人,同学们都对张强竖起了大拇指。张强悔不当初,在小王的带领下他也成了一位乐于助人的人,同学们慢慢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也成了班级里非常受欢迎的人,还因多次做好事受到学校的表彰。问题来了:(1)乐于助人的小王摔倒了,同学们都来搀扶体现了本课的哪个观点?(2)“小霸王”张强成了一位助人为乐的人之后不但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还因多次做好事受到学校的表彰又体现了本课的什么观点?在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后,各小组给出了不同的结果。有的小组认为,对于第一问应该体现的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而第二问则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观点;有的小组认为这种观点错误,第一问应该体现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第二问才体现的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出现了分歧则意味着学生中有部分人的认识出现了误区。这时我认识到其实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思,因而容易将其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点相混淆。于是提议大家再好好查看一下书本对“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解释。然后我让持有错误观点的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他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有一个学生讲得很到位。他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就是人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不经意地帮助了自己。这样的解释很通俗易懂,理解错误的同学都一听就明白了。这个认识中的误区也就因为一次生生互动将问题充分暴露并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三、捕捉突发“异动”中的生成性资源,强化学生对理论的印记

学生中的突发异动事件经常会发生,有些事情因为太小而并未引起教师的注意,有些事情虽然引起了教师的注意但并未能转化成生成性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很丰富,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很多鲜活的资源都会成为课堂上学生享用知识大餐的一道调味菜。作为教师,应当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勤于联想,将学生中的突发异动事件与书本理论相联系,变突发异动事件为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记。

在一次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中,课堂上两个学生因为要争抢一本七年级的思品书而发生了争执。简单了解完情况后,我才知道,原来要进行初三总复习了,可是小陈同学忘记带七年级的书来复习了。课前小陈同学请求坐在他后排斜对面的小李同学在课堂上与他合看一本书复习。可是由于要经常在书本上做笔记,小李同学来不及与小陈同学合看因而发生了争执。了解完情况后,我首先对两位同学进行了安抚和教育,并临时给他们调换了座位以便于两人可以方便的利用一本书。然后,我向全班同学提问:第一问,小陈同学明知要带七年级的思品书来复习,但他却忘了,这体现了哪些观点?对于这个开放式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有的说,他缺乏责任意识,没能学会对自己负责;有的说,他缺乏自立意识,也缺乏自理能力;还有的说,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紧接着追问第二个问题,那么对于小陈事先与小李约定好上课合用一本书,小李却没能兑现这个承诺,你们怎么看?有的说,要慎重许诺,但一旦许下诺言就应该努力加以兑现;有的说,如果在诺言兑现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使得诺言难以兑现也应该做好解释求得对方的谅解甚至做出一些补偿;还有的说,诺言难以兑现时受诺方也应该多多理解承诺方。通过一次突发的异动事件,我捕捉到了一回生成性资源,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记。

生成性资源由于其产生的不确定性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挑战性;由于其须要进行及时性捕捉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资源更具鲜活性;又由于其产生的主体大多来自于学生自身而使得课堂教学的对象和问题的切入更有针对性。让我们巧用生成性资源,形成学生永久性的思品印记。

编辑/岳 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品教学生成性资源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
运用时事新闻 激发学习热情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