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书馆:都市里的峰回路转
2015-11-30刘昳
刘昳
它无法成为满足所有人要求的万能之所,但身处其间,难免追问曾经的这里与西方世界有过怎样的连接,在这种连接背后又有过多少故事。于是,颐和书馆成了一个特别的地方。
南京的江苏路39号有一幢普通的四层小楼,它和这座城市里的其他建筑一样被淹没在吵吵闹闹的市声当中。作为曾经的南京特别市第六区区公所,它和旧都其他的民国建筑一样拥有过体面的“人生”,接着因为历史变幻不得不做一个平庸到不能再平庸的“普通人”。有多平庸?在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它是京侨面包店——那种老式的国营面包店。在这幢小楼里我晓得了什么是蝴蝶酥,什么是法国小面包。后来,京侨面包店生意变得不好,搬走了。这栋小楼闲置了一段时间,做了政府办公用房。
前些时候它变成了先锋书店的颐和书馆。五台山的先锋书店是很有名气的,作为南京的一张好看的文化名片,南京人以它作为阅读的地标很是骄傲;外地人把它列做游览必到之处,于是每一天去五台山先锋书店拍照留念,寻找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们纷至沓来。先锋颐和书馆得名的缘由简单明了——这座小楼位于颐和路公馆区,于是就地命名。
颐和书馆刚揭幕的时候南京人是很雀跃的,他们觉得拥有了自己的城市书房。你看,南京人就是这么随和,城市那么大,颐和书馆这简单的一处所在却能赢得一座城市的雀跃,有些人来一趟这里得花一两个小时,可他们还是欢欣鼓舞。最初,我对这座“城市书房”的态度是漫不经心的,我已经养成了在网上书店挑好书,直接送上门,关上卧室门在小天地里阅读的习惯。当然,也是厌倦了一家还算有样子的书店开张之后人们努力去靠近它,摆出一种姿态的惯例。这好像是一种仪式,因为日常生活太浮躁,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在浮躁当中求安宁的姿态。这种仪式让应当安宁的阅读空间变得嘈杂,何其恼人。
后来我去过一次颐和书馆,我开始觉得它俗不可耐。它明明是五台山先锋书店在这座小楼里的复制。咖啡馆微缩成了一个吧台,售卖文创产品的长廊被设在了书馆的玄关处。那些文创品依旧不精良,但是贴上先锋的条码之后,身价倍增。而在书籍的选择上,颐和书馆为了担得起城市书房的名声也是选择了太多简单易读的快速读物。我一定是对它抱有期待的,我期待这个曾经体面的小楼能在今天依旧能有真正的体面,而不是徒有其名;我期待这座城市书房能够为城市人带来更多真正的精神补给和安宁。那次在颐和书馆的感受,就像是小时候的我兴头头地剥开爷爷从俄罗斯带回来的酒心巧克力,急急忙忙地送进嘴里却发现巧克力的滋味劣质得不得了,而作为酒心的伏特加又烈得辣嘴巴,我只得哭丧着把巧克力全部吐出来,丢进垃圾桶里。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约着晚上出门说事情,他说去颐和书馆见吧。那晚我到得早,夏天蚊子又多,就进去逛了一逛。挑了个沙发坐下来。坐定之后看着窗外,我的感受竟然峰回路转。我想这种峰回路转的缘由一定和个人经历有关。
那晚我遇见一位外婆领着小姑娘来读书。小姑娘坐在沙发上看书,外婆去吧台买了一块奶油蛋糕给她吃。小姑娘被一点点教导吃奶油蛋糕要配怎样的饮料,要用又而不要直接用手拿。我想起自己七八岁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自己的看法,我的外婆领着我去当时我眼里很高很高的希尔顿酒店吃西餐。她一点点教我怎么用刀叉,怎么能不费力气地把肉切开。那时候的我以为希尔顿酒店里铺着的厚实沉重的大理石就是最好的材料,那些现在看起来俗不可耐的水晶吊灯是最好看的装饰。那种情绪,真是奇妙。这个小姑娘吃着奶油蛋糕,她也会跳脱出日常的学校生活,打开一个全新的、小而精致的世界吧。她也许也会对日后的生活充满想象,以为今后的人生也会像吃这块蛋糕一样细致吧。
看着窗外盘根错节的路,它们在民国的时候就被设计完成,至今未被破坏。我才发觉我的成长和这里息息相关,我对世界最初的审美也被它影响。我对西方世界的最初幻想全都来自于这些道路旁曾经体体面面的外国大使馆。那么对于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特别是孩子来说,颐和书馆又会是怎样的角色呢?十来年之后也许也会有别的孩子长成了大人,他们说起自己的童年时是颐和书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所在,让他们仔细看看这片成长之处的模样,他们也会突然发觉自己对于世界的审美是被这里所影响的吧。甚至当他们发现日常生活只得平平常常,毫无吃那块奶油蛋糕时候的细致时,他们还能回归这里暂时躲开生活里的粗糙,一定是让人欣慰的。
想到这里,我羞愧难当。那是一种觉察到狭隘的自以为是之后的羞愧。我以为见过了更大的世界,拥有了更宽广的心胸去面对这个阔大的世界。恰恰相反,我以自己狭隘的审美和喜好去要求颐和书馆来满足我自己的精神追求。其实,它在这座生长在旧都的小楼里开始重新接续这个城市的文脉。
它无法成为满足所有人要求的万能之所,但身处其间,难免追问曾经的这里与西方世界有过怎样的连接,在这种连接背后又有过多少故事。于是,颐和书馆成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如果你甘愿做一个追逐潮流的“文艺青年”,你可以去五台山的先锋书店;如果你想要寻找冷僻的人文社科类书籍,你可以去青岛路上的万象书坊;如果,你想找到和旧都的曾经可以黏合的地方,你可以来颐和书馆。
在这种峰回路转之后,我渐渐将它看作一个城市精神性象征中的一种。它用最普通的方式,平庸当中尚存的一种小情调来给城市公民的日常生活做出补给。
我在生命经历种种转折的时刻,能够与它相遇也是一种幸运。除了唤醒我对自己成长的记忆以外,它让我看见了自己的狭隘。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你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会有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