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对策

2015-11-30黄星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

黄星

摘 要:随着建筑市场的全面开放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如何减少和化解风险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只有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客观分析存在风险,逐步完善风险机制,不断加强风险防范,才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规避对策

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一次性等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并且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将给工程施工目标(成本、质量和工期)的实现带来困难,甚至造成重大的损失。显然,通过恰当的分析和正确的预测来规避风险,从而保证项目能按预期的目标实现,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对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风险管理的内涵及目标

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有关纯粹风险的管理决策,其中包括一些不可保的风险。处理投机性风险一般不属于风险管理的范围, 它由企业中的其他管理部门负责。从本质上讲, 风险管理是应用一般的管理原理去管理一个组织的资源和活动, 并以合理的成本尽可能减少意外事故损失和它对组织及其环境的不利影响。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企业必须而且只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 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 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风险的发生会造成损失, 但是风险管理也会带来损失, 即风险管理成本。在风险管理过程中, 既不能因此而放弃风险管理, 也不能因此盲目提高“保险系数” , 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风险管理目标, 即“以较低的风险管理成本争取较小的风险损失”。在风险管理中, 那种“不顾一切追求过高安全保障的行为”是不值得鼓励的, 我们应该通过投入产出分析, 确定适宜的安全保障水平, 拟定合理的风险管理费率, 尽量减少成本支出。

二、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概述

1.业主方风险。有的业主在工程中滥用权力,拖欠工程款;有的业主干扰工程施工秩序,又不给以补偿;也可能现无力支付工程款使施工企业陷入经济上的恶性循环,承受巨大的经济风险等等现象。

2.合同法律风险。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款拖欠问题、原材料价格问题等,都与合同履行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3.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4.施工企业自身风险。(1)职业责任的风险。施工人员特定的职业要求其承担重大的职业责任风险,这种职业责任风险主要体现在:①施工质量责任。施工人员不严格按设计图纸、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施工,随意性强,导致工程质量低劣或安全事故。②施工过程中投资控制风险。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单位需按时完成任务即可。但某些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不严、非生产性开支严重超标,造成资金失控。

(2)管理方面的风险。管理方面的风险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项目经济、信誉上的损失。①项目领导班子配备不合理。领导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懂管理,不善外交等带来的工程准备不足,管理失控而导致工期滞后、质量控制不严的风险。②施工管理。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重要的管理内容,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将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三、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对策

1.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深入项目考察,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施工企业要不断创新经营理念,要认识到分包商、供应商是施工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他们能与施工企业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具体来讲,施工企业应对分包商、供应商的实力和信誉进行考察,建立诚信合作伙伴数据库。在与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力争列入支付分包工程款或货款的限制条款,使分包商和供应商充分了解工程的资金状况,最好以建设单位资金支付程序为前提或按相同比例付款,以此回避分包商或供应商对施工企业的诉讼风险。努力营造施工企业与分包商、供应商互动共进的氛围,开创“双赢”的局面。

2.加强合同管理,注重合同谈判。施工企业的合同谈判人员应善于在合同中限制和转移风险,对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切忌盲目接受业主的某种免责条款,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对业主的风险责任条款一定要规定得具体明确,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也显得尤为重要。

3.尽量缩短决算周期。每个项目要由一名专职预算员下到项目部进行全程跟踪审核, 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完成预算报告并约定审结日期;工程进行过程中, 要根据合同加大资金催讨力度, 可适当发挥项目部的调控作用, 变面子操作为履约操作, 同时要加强工程尾款的回笼。

4.合理转移风险,减少风险损失。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任务后,及时与材料供应商签定材料供应合同,可以有效地防止材料涨价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损失;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分包商,也是转移风险的有效办法;同时,进行建设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也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5.加強项目部人员的项目管理和采购管理能力。通过组织专项培训, 进一步提高项目经理和其他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使大家对合同管理、采购管理、索赔管理等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在采购管理方面, 通过招投标采购的比例要增加, 实行重要和大批量材料集中采购, 一般小数量材料由项目部采购, 通过专项考核, 促使项目经理主动关心采购价格和质量。

四、结语

总之,风险管理是企业避免失败、赢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也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协调好与市场、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各个层面上构筑起风险防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与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实现稳步、健康、安全的经营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乃定.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J] .中国软科学, 2002(6).

[2] 陈子形.论中小企业成长风险管理[ J] .经济论坛, 2004(7).

[3] 李彬.浅议建筑工程企业风险管理[ J] .安徽建筑, 1999(5):130 —131.

[4]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153 —175.

[5] 雷晓红.我国中小企业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 J] .经济工作刊,2003(8).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