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研究

2015-11-30屈小顺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展示设计当代探索

摘 要: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性决定着其文化价值的发挥,在与展示设计相关的工作中包括了极其复杂的组成部分,仅从其艺术性角度来分析,需要综合考虑设计的空间形态、色彩组合及光照,每一项设计内容都由多个要素组成,是保证展示设计艺术性要求的基础。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其文化传播效果趋于完善,是针对参观者的需求和感受来完成设计的。因此在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时需要以参观者的感受为根本,才能保证展示设计艺术的实际价值。本文首先综述了本次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方法,然后对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基本论述,其次论述了博物馆展示高义的基本流程,再次视觉形态要素和采光照明两大方面对其设计艺术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最后提出个人对未来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建议。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探索

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与多种艺术元素有关,这是由其本身的设计内容及原则决定的。作为一项综合性要求较高的学科,目前针对博物馆性需求设计艺术的研究已经有了非常多的优秀成果,无论是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是专门的艺术博物馆,都包括着各种多元化的艺术设计元素。博物馆的设计支撑着其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既是保证其收藏、科研功能更加完善的基础,也是其教育、展示等社会功能的必然选择。博物馆的展示设计还涉及除艺术之外的其它基本要求,诸如各项安全标准、基本的采光和通风等标准等,满足了这些复杂条件,才能成为优秀的博物馆展示设计方案。

一、总述

1.研究背景。博物馆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当前信息化时代占据主流的时代背景来说,博物馆对艺术和文明的传承更体现它重要的存在价值,对于博物馆所体现出的各种文化元素来说,其展示设计的艺术性是其发挥价值的重要依据。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具有多种不同的风格选择,这是由具体的展示内容、方式决定的设计艺术方案,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由于规模不同、设计水平不同,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与水平也必然不同,只有符合了高水平的展示设计艺术才能使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更加明显。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对展示内容的研究分析、對参观者的分析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无论任何设计研究的方向都包括系统的设计要求,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对我国博物馆设计来说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2.研究意义。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和文化的传播,从理论方面来说做为文化传播的方式其展示的艺术性水平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完整性和传播效果,所以在明确了博物馆传播目的之后,就只有通过提升其展示水平来满足博物馆的职能发挥要求。本次研究从其传播的根本要求出发,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内容、原则、流程、设计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整理和研究,期待能够通过理论研究做为基础来实现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性的不断提高。

博物馆展示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展品,每一项展品都有着其不同的艺术特性,展示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展示安排方案将这种艺术特性发挥到最好,而不是单纯的以展示为目的。同一件展品在不同的展示方案下就会发挥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而只有在展示设计与展品的艺术特性相吻合时,这种效果才是展品需要的,也是能够被参观者所接受的。当参观者参观展品时也会对同一种展品产生不同的认知观点及看法,有的参观者能够以比较深刻的艺术角度来认识展品的文化内涵,而有的参观者则仅仅能够理解展品的表象,这些都是能够通过展示设计艺术来实现的。

3.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跟踪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几种研究方法,以大量的实地考查信息为主对当前我国的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整理出具体的设计流程、内容、原则等信息,并根据对不同博物馆进行现场跟踪观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首先,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参观者进行调查,主要问题针对参观者对博物馆展示的理解水平、参观目的、参观流程、某一件展品的参观持续时间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查能够掌握在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前提下参观者的参观效果。第二,跟踪观察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参观者的观察,掌握了大量参观行为信息,例如普通游客、艺术研究学者的参观特点、返回参观行为等。第三,文献资料法主要针对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研究理论进行大量的资料查阅,了解了基本的设计元素和原则,在根据具体的实地考察结果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二、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1.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明确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是进行其专门研究的基础。根据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它是为社会提供文化的教育、研究、发展、保护、传播、展出等服务的非赢利性机构,其所展示的内容是与人类发展或人类环境相关的所有实物记录载体,因此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就是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保护、教育、研究等基本职能为目的,通过展示设计方案的选择使这些复杂的基本职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博物馆不仅是参观者学习、认识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设计师、建筑师发挥其设计思维的重要途径,每一个博物馆都有着其独特的外部造型和内部设计,展示设计就是内部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展示设计与其它场所的展示设计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是展示设计的基本属性,也是其艺术性、审美性和传播性的基本要求。本次研究不仅要对这些共性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与一般性展示艺术的差异,进而明确这种非商业性展示的价值,促进博物馆发挥出更好的展示的效果。

2.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目标。根据博物馆及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不难明确展示设计的目标,这是进行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研究的最基本要求。根据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及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出博物馆展示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博物馆展品信息的传达。博物馆的展品包括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展示设计应当满足这些多元化信息表达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特殊地位日渐突出,在人类文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品展示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静态展示过程,也包含着动态展示的,这是由展品信息的传播特性决定的。

第二,实现展示方案与展品的协调一致。展品的特点与文化性质决定了不同展品应当选择不同的展示方案,只有根据展品形态、特点、文化内涵等相吻合的展示设计才是有效的展示设计。以湖北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墓展厅设计为例,其出土文物主要包括了有青铜器、乐器、兵器、玉器、漆器等多种不同种类,数量多达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套古编钟,其价值受到了世界瞩目。在对其进行展示设计时博物馆选择了通过时空情境营造和灯光、造型等元素来打造出了战国时期的展示氛围,并将编钟的造型以复原其演奏过程的形式让参观者去深切的感受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

第三,实现展品与参观者的互动。在诸多展品设计中展品除了传播功能外,还有着与参观者互动的展示需求,这也是展示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设计目标。博物馆的展品展示不仅是使参观者单纯的观看展品,而是要加入展品的动态性、趣味性于一体,才能充分发挥与参观者的互动,实现博物馆的公共参与性。

3.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要素。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三点:一是展品、二是展示空间、三是展示设备,明确展示设计的要素是保证展示设计能够满足博物馆展品展示要求的基础。首先,展品是博物馆展示的最核心内容,因此是展示设计的核心要素,所有在博物馆展出的、供参观者参观的物品就是展品,根据博物馆展品的特点一般展品具有珍贵性和审美性等两大特点。第二,展示空间是展品展示的空间形态或者空间造型,同一展品的不同部分之间组成的造型或者多件展品的空间安排等都属于展示空间要素。第三,展示设备主要包括与展示直接相关的展台、展板、展柜、展墙,或者影响展示效果的设备如灯光、音响等设备,这些设备都属于和展示有直接关联的要素,是展示设计艺术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基本内容。

三、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程序

1.前期策划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工作的首个环节是对整个展示方案的策划与设计,具体流程包括组建筹委会、编写文字展示程序、征集展示资料、参观者定位等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了与策划或设计相关的具体操作流程,明确这些操作流程是满足完善的展示设计方案的基础。

第一,组建筹委会。博物馆的展示设计需要由许多细节内容组成,组建筹委会就是将每一项具体策划和设计工作进行明细分工,明确不同小组的职责,使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工作从策划到执行再到施工能够顺利执行。

第二,编写文字展示程序。展示设计的程序会由多个不同的流程构成,文字展示程序是指从展示的定位和总体构思开始,向具体的展示内容、展示方法细节化处理的过程。文字展示程序的编写首先应当明确展示的内容、主题,从这些基本信息出发提出对设计方案的基本构思及创意,然后再系统的总结展示设计的总体要求及细节要求,为设计师开展设计工作提供准确、全面的文字信息支持。由于文字展示程序是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因此文字内容必须要满足对各种设计要求、标准的准确表达。

第三,征集展示资料。展示资料是主要是指展品,同时为了满足展品展示需求而与展品同时展出的文字、图片、模型等也是展示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展品展示效果的重要依据。一般文字、图片、模型等展示资料除了通过基本的文献资料查询之外,还需要通过将资料进行审核以明确其真实性、可用性,方可用于展出用。

第四,参观者定位。博物馆的存在价值是向公众展示其中的展品,因此明确参观者定位也是展示设计工作所必须重视的策划内容。参与博物馆参观的公众类型多种多样,如果不符合公众的参观需求,那么展示设计方案必然是失败的,而且各种博物馆都有着其主题,例如以展出文物为主的博物馆、或者以展出美术作品为主的博物馆,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因主题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参观者定位,这就要求策划者根据博物馆的定位及展品特点进行准确的参观者定位,才能满足科学合理的展示设计需要。

2.展示方案设计。展示方案设计是在明确的设计策划阶段任务之后的正式设计阶段,根据设计脚本中有关的具体细节要求、各项标准完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展示方案设计工作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与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只要充分考虑各种技术因素来保证设计方案符合技术标准就能够满足基本的技术设计要求,而艺术设计的要求相对更加复杂,不仅要考虑空间、形象、结构、色彩,还要考虑到从个性到统一、从变化到对比的协调过程。

首先,展示方案设计的空间设计是首要内容,是整个设计方案的最核心内容,对所展示内容的空间定位明确之后方可实施其它细节上的设计。空间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博物馆整体空间定位,二是展品具体定位。博物馆整体空间定位包括展品的展厅设计、展厅之间的空间关系、连通方案等,这些都是决定博物馆整体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确定了整体空间定位之后,方可进行展品具体定位;展品具体定位是指某一件展品的空间位置,或者几件展品之间的空间关系,明确展品的空间位置才能开展其它的展示设计。

其次,展示方案的主题、形象设计。博物馆展品的展示过程都要经过艺术化处理,才能发挥展品展示的优化效果。艺术设计的过程也是展品艺术化处理的过程,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空间定位方案将展品以艺术化的效果展示出来,最终满足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要求。艺术设计除了对空间展示进行调整外,还要加入色彩、照明、版面设计等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利用使展品的整体效果发挥的更具艺术色彩,满足艺术感、审美感的要求。

3.展示方案施工。博物馆展示方案各种细节完成后,以设计图纸的形式交由施工方实施方案的落实。施工过程是展示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但也由多个环节构成,其中主要包括图纸的审核、施工制作、安装调试、布展等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施工标准,具体来说都应当以围绕设计图纸为中心的原则开展各项施工流程。

第一,全面审核图纸。图纸设计和绘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细节影响施工,或者与实际施工需求不符的现象,这些都是施工之前应当首先明确的,如果能够将图纸进行全面审核,就可以把这些问题或者不足找出来以便接下来的施工过程的順利开展。

第二,施工制作。根据设计图纸的需要进行各项施工、制作任务的实施,每项不同的设计中都有具体的施工、制作要求,根据设计方案每一项制作材料、制作技术都要以图纸的标准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施工效果与图纸的设计效果相同。首先,明确总体施工的标准、要求及具体项目,列出施工详细流程及物品清单,并且对每一项用到的材料进行品名、数量、规格的明确标识;其次,对整体的设计构架有基本的认识,明确设计要求、明确施工注意要点;再次,对设计中的照明、音像、电子设备等实施单独施工安排,明确电路系统的施工方案;最后,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安全管理,从施工材料的选择到施工过程的控制,再到安全防护系统的施工等,都应当严格按技术标准执行。

第三,布展阶段。在施工过程完成之后就是对整个博物馆进行布展,一切展示所需物品就绪即可以根据设计的效果图进行最终的展品及其它展示资料安置。布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展板、展示资料的布置,图像、文字说明资料的安装,展品的正式布置和安放,以及最后的布展檢查、调整与场地卫生的打扫,最终使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工作完善收尾。

四、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中的视觉要素

1.形态、空间展示的关系。展示设计艺术的视觉形态要素主要是指展品展示的形态、空间安排、色彩等,这些都是决定展示效果是否能够全面发挥,是否符合艺术性标准的重要因素。对于展示设计艺术来说首先对参观者形成的感受必然是视觉上的,通过视觉的形态、空间调整及不同设计方案的运用能够实现特定的艺术效果。例如某件展示如果以正常的摆放方式所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和以特殊空间展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必然是不同的。

形态与空间展示两者都属于视觉要素,形态是指单独的展品形象或者神态,而空间展示是指展品所处的空间位置、固定方式等。在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展示概念与实体形态的概念是相对面议的,空间不具备实物支撑,而形态则是以展品实物为依托。另外,对于博物馆设计来说形态也可脱离出实物通过空间来表达出来,这就是空间的形态例如展厅的整体造型及内部空间的构造和展示安排,就属于空间形态的范围。可见形态与空间两者在其视觉要素的性质上是互相关联的。空间有外部的形态表现,形态也具有内部的空间元素。

2.实体展示要素及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基本视觉要素中的实体展示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四种,这四种基本要素在设计艺术性要求上都有着具体的原则,而且每一种元素在设计方案中的应用也不是单一存在的,而且以综合性、复杂性、关联性存在的,不同元素可心表现为不同的尺寸,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这些要素都是同时存在的,但却因各自的特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设计特点与原则,明确这些特点和原则是完成实体展示设计任务的基础。

第一,点元素设计。点元素在博物馆设计中一般是指建筑物中的点、展示工具的点、点状装饰、照明灯,以及任何一个与其存在背景呈明显对比的、可视为点状元素的设计组成部分。点的设计是展示设计中的最基本组成,其最强调的内容是点的位置,正是这种位置特性决定着点在设计方案中的意义。对点的设计一般需要结合整体形态结构来展开,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以多点重合为一个大点来突出点元素的存在。

第二,线元素设计。线元素是在点元素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博物馆展示设计来说线一般包括展架、展台的边缘,地面、墙面的线条,空间、色彩的线状分布等,线元素由于比点元素复杂,因此有着更加丰富的表现力,通过线元素的使用可以在同样的空间中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能够实现丰富的展示风格。同时灯光也可以做为一种线元素的形式,特殊展示要求的展品可以将光线当作主要处理手法,展现出特定的展示艺术效果。比如某些瓷器的优美弧度,可以将直线射入的光线打造出展品凹凸有致的效果。

第三,面元素设计。面的应用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最为常见,这也是任何建筑、展示的最主要元素。例如用于展示的展台、展板,展厅的墙面、地面,这些面的造型不仅影响着整个展厅的空间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参观者在空间的感受,进而影响其对展品的艺术性理解。例如一般的展台设计为平面,这样的设计方案给人以整齐、规整的感受,因此在观赏展品时也能够以科学、认真的态度来观看。

第四,体元素设计。相对面较为单一的变化来说,体元素有着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例如规则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还包括许多不规则体,如雕塑、模型,一般多是不规则体,不同类型的体元素应用能够丰富展示设计艺术给人的感受,打破单一的点、线、面所营造出来的停留于平面的艺术效果,而充分发挥多元空间组合方式,实现设计效果视觉冲击的加强。

虽然不同的实体设计元素对参观者形成的视觉感受具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因这些区别也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视觉设计效果,然而它们的共性是都是作为实体元素存在的,所以在进行展示设计时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将不同种类的实体元素进行灵活组合的运用,才能实现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例如在墙面上进行图片或照片的布置时,需要考虑照片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墙面上的照片或图片以一定的空间位置关系布置时,才能发挥出最好的视觉效果。

3.色彩展示要素及设计。色彩设计是视觉要素的基本组成,对于博物馆设计来说色彩选择应当根据博物馆的主题、展品的特点及风格来确定,而且不同色彩的搭配也要按原则进行。例如过多鲜艳色彩的应用不适合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文物展示设计应用,而过于单调或素气的颜色也不适合现代艺术展示设计的要求。

色彩设计是视觉设计要素中比实体元素更具视觉冲击效果的元素,许多特殊的色彩应用甚至能够达到实体设计元素所无法实现的艺术效果。色彩元素也是展示设计艺术审美性要求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恰当的色彩使用才能使其艺术效果发挥到更好,促进展示设计方案更加完美。

决定色彩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饱和度。不同要素的色彩在人心理上形成的影像是不同的。色相是指颜色表现的具体色彩,如红、绿、黄,不同特点、性格的人群在色相的感受上是不同的,大部分情况下冷色给人的心理影响偏于负面,而暖色则可以给人以温暖、正面的精神能量。明度有高低的区别,高明度的色彩可以使整个空间营造出轻松的氛围,而低明度会使空间增加压抑感。

五、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采光和照明

1.采光设计。采光设计是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采光能够使参观者的参观过程更加流畅、自然,能够保持展示空间的光线效果,一般采光设计不会单独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出现,而是与人工照明同时为营造特殊的展示效果而存在。由于许多博物馆的展品都对自然光线比较敏感,所以博物馆的自然采光一般也不会过多使用。采光设计原则即要保护展品又要满足参观者的视觉需求,所以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选择的设计元素。博物馆采光设计的方式主要是自然采光,自然采光一般在博物馆的展品展厅较少出现,多见于走廊、大厅等场所,一般通过透明顶棚或者玻璃窗等形式实现,也是最为常见和易于实施的采光方式。

2.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对于博物馆设计来说至关重要,是光线设计元素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一般博物馆的照明设计包括基础照明、局部照明、装饰照明三种,不同的照明方式有着不同的用途,在设计中也有着不同的应用原则。首先,基础照明是为了满足人们参观展品的视觉需要而提供的照明,即保持整个展厅空间的亮度,使人们能够顺利的走动、观看。基本照明主要在展厅的顶部、走廊、安全出口、楼道等处安排,满足人们对光线的基本使用要求。其次,局部照明一般出现在展品照明中,例如在周围空间光线较暗的环境下选择对某件展品进行单独照射,达到突出展品的效果。最后,装饰照明是为了营造展厅氛围而存在的,对于不同的展示需求装饰照明的设计具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在动漫主题博物馆的设计中就可以选择霓虹灯饰来营造出活泼、欢快的氛围。

六、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提升建议

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在当前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展示设计方案的选择才能满足参观者的欣赏要求,变得越来越复杂,要使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得到不断提升,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保持博物馆整体叙事性,实现其信息传播基本功能的更好发挥。多样化的博物馆设计方案使人们在进行展品参观时没有清晰的浏览思路,也无法对展品形成深刻的印象,如果能够建立起整体叙事性设计,将博物馆的所有展品有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必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展示效果,使其信息传播的基本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其次,加强人性化展示设计。当前社会在市场化深入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注意人性化需求的满足,艺术展览也是一样只要能够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入手,对展示设计进行专门的设计,就能够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有更好的精神状态,促进展示效果的优化,实现展示设计艺术水平的提升。例如可为参观者设置专属互动空间,让越来越多的参观者能够在博物馆环境中加强交流,必然会提高展品的展览效果及文化传播影响力。

七、结语

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不仅由其空间安排决定,更与其展示、传播的功能直接相关,本次研究针对的展示设计主要立足于其展示、传播功能的实现,通过对其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安排、色彩设计元素应用、光照装饰的艺术性把握等角度,为博物馆展示设计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参考方法。对于不同地区的博物馆来说都有着其特定的区域文化展示需求,而这些需求在通过展示设计表达出来时需要以地区文化特色为出发点,选择相应的展示设计方案。同时博物馆展示设计最终目的是要求向参观者呈现出艺术性表达的效果,所以展示设计更应当重视博物馆的整体艺术性控制,只有将博物馆整体设计与展品、展示方案、参观者等多项因素结合起来,完成的整体设计才能满足博物馆的文化、艺术表达需求。

参考文献:

[1]毛建雄. 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2]李辰瑶. 河南地区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毕文娣.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4]李霞. 博物館展示设计中视觉语言的形成和完善[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

[5]张璟.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对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4.

[6]肖玉婷. 家具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7]于淼. 以参观者为中心的博物馆展示与传播研究——兼谈湖北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博物馆,2015,02:97-102.

[8]周橙旻,KANER Jake,梁爽,周敏. 基于交互技术的家具展示创新设计探讨[J]. 包装工程,2015,14:18-22.

[9]汪洋. 视错觉艺术的发展对我国当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15,06:144-145.

作者简介 :屈小顺, 中国电影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藏品保护及电影文化 。

猜你喜欢

展示设计当代探索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