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

2015-11-30刘灿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

刘灿

摘 要: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材,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和表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接受艺术的观念和具有现代设计的意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美术;培养;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让其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取得实效。而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生活引导想象、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运用感官提高想象、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在学习中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制作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美术课

二、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去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创设想象教学情境

打破旧的教学理念,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氛围。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能力,探究学生内在的潜能,激活想象思维能力,提高想象力。提出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个观点可以用多种表现方法,只要学生的发言,不受传统思维约束,全方位打开学生思路让他们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放学路上》这一课,这是一想象画课,先是问题讨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猜老师刚才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而后让学生跟我一起猜想。学生自由猜,并且给他们讲和播放看路上的画面。让学生的脑和眼得到协调的发展,思维意识马上理性认识的转化,促进智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启发他们:我们在放学的路上可以看到这么多事情,也可以是好事或是坏事的,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看谁能够动手这生动的画面画下来呢?通过我的鼓励、启发,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把原来的在脑海中一形成的形象,换成画面表现出来。趁着学生的兴致很高,又启发,你想到应该怎么画了吗?你在放学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你就画什么好吗?”再一个,就是让学生猜谜语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强,让学生在愉快中主动进入想象的氛围。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捕捉画面积累表象,同时也启动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联系实际

学生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任何想象总是以感知性的材料为基础,从而想象出自己未感知归的实际不存在的事物形象,但是这些感知的材料往往是来源与生活,在美术的教学中,特别是写生课,强调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要细致观察,才能获得清晰的圖象。如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曾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教学《花儿多美啊》时,带领学生去户外寻找很多不同的花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的颜色和花形,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借助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让学生明白有些花朵是4瓣,有些是5瓣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在旧的知识上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的绘画知识转向写生的能力的转化,积累表象,在原来的表象里更好的加工创造成新的图象。知识越是丰富想象力越是宽广。比如欣赏一幅优秀绘画作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去聆听一段美妙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听音乐你看到了什么?和同学说一说,进行分享。朗诵一首古人的诗篇,讲讲自己的想象;听老师一段动人的故事、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多角度的进行思考,然后把头脑中感受最深刻的一幕用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学生开拓思维,绘画的形式和内容不拘,只要想象合乎情理,能讲出自己的所以然。

五、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

儿童的绘画作品充满了个性,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欣赏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向同伴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会及时地介绍学生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把学生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这样的相互学习,不仅可以弥补学生自己想象的缺陷,还可以拓宽想象的视野,更能提高全体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想象能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

六、加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橘子”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会回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开拓,不断地广采博学,丰富自己的知识,勇敢地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为祖国培养出高素质、高才能、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而不断努力着。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