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11-30孙洪珠
孙洪珠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情景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联系教材编出一个个富有情趣的简短小故事,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故事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师声情并茂地讲了《西游记》的故事。一天,唐僧口渴了,豬八戒找到一个西瓜,他说:“西瓜是我找到的,我应该多分点。”孙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你吃其中的一份。”猪八戒嫌少不同意。“那把西瓜平均分成八份,你吃其中的二份。”猪八戒觉得两份不多,没同意。孙悟空笑呵呵地说:“那把西瓜平均分成十六份,你吃其中的四份,够多了吧。”这一回猪八戒满意了。教师:“同学们,猪八戒分到的西瓜比原先多吗?请你们来帮猪八戒分析分析吧!”同学们忙于交流、讨论、探究孙悟空的分法,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主动深入学习。
二、加强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可开展“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前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让他们自己制作价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带进课堂中。上课时,把教室模拟成“小小商店”,推荐出“售货员”后,其余的学生拿出准备的纸币扮作“顾客”去争相购买。在此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又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是他们乐于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参照文献:
[1] 许桂花.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年8期.
[2] 谌洪海.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