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生活化

2015-11-30廖磊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化学生活课堂

廖磊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新课程下的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创设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联系生活现象,导入化学新知

因为许多化学的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用旧了的电池会有液体流出,弹簧片容易腐蚀导致接触不良;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复印机旁常常有很难闻的味道,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电化学原理和氮气及臭氧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比如,自来水有时出现白色浑浊,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买的漂亮草帽没用多久就发黄了,草木灰为什么能洗去手上的油脂呢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理解化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任何束缚住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在讲解皂化反应时,让学生在实验室自己设计,然后自己动手做一块有颜色、形状、香味的肥皂,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从中感觉到学习化学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摄影冲卷、化学小制作;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对一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及它们对自然界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的调查;对钢铁锈蚀的现象如何解释及该怎样进行防护;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了解;对市场上所卖的冰冻海产品是否含有福尔马林的检测。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是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让学生用化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如“非典”之后,消毒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学生学了过氧化氢、84消毒液、高锰酸钾等常用消毒剂的知识之后,可以动手写一份科学使用家用消毒剂的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学生不仅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最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堂上的知识能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指导学生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某同学的家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妈妈在清理卫生时将洁厕剂和84消毒液同时倒入马桶内,以为既清洁又消毒,沒想到却发出刺鼻的气味。这位同学将这一情况带到学校,同学们七嘴八舌找出原因,再把结论带回家,家长增长了科学知识,学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更真切的体会到化学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中所起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化学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通过高中化学学习,学生走进服装商场知道怎样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走进珠宝店能鉴别真假金银、常见宝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养;居家装修懂得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居家饮食知道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

生活化课堂创设是新课改高效课堂的体现,也是追求高效课堂的必然趋势。形式因人而异,因地适宜,可以是师生生活交流,也可以是家庭实验探究,可以从生活问题引入化学,也可以将化学向生活拓展,可以再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是小课堂,也可以是社会大课堂。通过有效形式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互融合起来,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激发联想、生成创意。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进入化学学科的殿堂。

猜你喜欢

化学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