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2015-11-30李彩霞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有效性现状

李彩霞

摘 要:当前,由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抽象、枯燥,使得很多小学生都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意力难以集中,不主动配合教师的提问等课堂互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要意义;现状;有效性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培养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在面对着小学数学这样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而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还在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未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辅助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针对该种现状,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增强,从而最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二、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所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并非简单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成绩,而是要更加注重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小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从而最终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和提升。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中也提出相关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见,实施新课程理念,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面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小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缺乏有效的师生课堂互动

师生课堂互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将二者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如果不能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就难以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再加上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很有限,也需要我们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的还是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牢牢占据着主体地位。即使目前有一些教师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这个转向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了教学活动形式化严重,没有实质的意义。因此,不管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都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有效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教学方式机械单一化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大多数都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較机械或者单一的话,那么就很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加上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板和粉笔,也很难让他们感觉到课堂的创新,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难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机械进而单一,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是无可撼动的教学主体,一直把控着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在当前的时期下,需要转变这种模式,将主导转变为引导,同时将学生由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小学生进行大胆的数学猜想,并积极发表课堂疑问和看法,营造轻松活跃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而数学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小学生的猜想,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并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数学思维,挖掘小学生的数学潜力,同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考虑数学问题,并尝试寻求多种数学问题解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打造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

2.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小学数学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学习特长进行分组,并通过学生投票选择有责任心且组织领导能力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进行小组成员合理分工,促进小组学生的相互协作配合,在小组成员的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探究数学问题,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数学教师要总结各小组的观点,并结合各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点评,评选出最优合作小组以及突出表现个人,树立表率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激励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因此,该种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静止的数学教材书面知识制作出集动画、声音、图片与一体的生动有趣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刺激小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感官,吸引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注意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群、班级网站等,分享一些公开课视频以及教案,便于小学生课后巩固学习,并积极反馈教学疑问,还可以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不记名评价和打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改善数学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不仅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主导转变为引导,以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辅助教学手段,以最终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洪鹏. “小情境”成就”大课堂”——再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6:72.

[2]张金雨.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商,2014,07:227.

[3]刘亚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电子制作,2015,15:102.

[4]付红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6:141-142.

[5]韩维. 以生为本,构建有效、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86.

[6]刘志江. 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 学周刊,2015,29:108.

[7]任文虎.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的相互渗透[J]. 学周刊,2015,29:171.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有效性现状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