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理人员管理专业性的内涵及实践研究

2015-11-30李琼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策略

李琼

摘 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的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要关注这只队伍的管理能力的专业性和建设,使其能真正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精干高效地发挥作用,为此从思想、知識、专业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化的内涵及实践对策。

关键词: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化;策略

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化的内涵

在高校谈专业发展、专业化通常是指专任教师,即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借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化是指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学管理人员其内在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及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其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由不成熟到成熟,由初入职的教学管理新手逐渐发展成为教学管理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及其工作高效化、科学化、正规化的过程。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思想不牢固

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虽然在职称的评定中划归为专业技术人员,但实际上却缺乏专业人员的定位和思想教育,除一小部分人员是管理专业毕业或一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外,大部分人员是由教学人员精简调整或者是其他行政管理岗位调整交流而来。同时也由于高校中对于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的重视程度较高,忽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从政策导向上弱化了这只队伍的吸引力,这就使得大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思想不够牢固,存在得过且过、勿铸大错的即安心理,或是时刻做着回到教师队伍晋升职称和行政岗位晋职的准备,工作的状态大多处于墨守陈规、应付了事的状态。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所应具有的爱岗敬业的专业信念、自律的职业道德和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观念以及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新路径、新方法的思想极其缺失。

2.专业知识不匹配

在当下高素质、高学历、高端人才济济的高校中,服务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必备的教学管理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缺少现代教学管理知识,甚至不通晓高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科学等知识,不懂得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规律,有的甚至不懂教学运行的一般规律,在政令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现象,由于其工作不符合教学实际运行的现状和需要,不仅大大降低管理绩效,甚至会有贻误教学正常运行之实,不知就会不智,盲动、妄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得一线教学人员颇有微言,不能积极配合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延误了学校的全盘工作。

3.专业能力不充足

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的的专业能力。目前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中对于教学管理的认识,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事务型”、“经验型”管理层面上,只是起到执行、传达、归纳、整理的作用,实际上这是缺少专业能力的表现,如: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娴熟的文字能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运用能力和教学管理的研究能力、监控反馈能力等。因此也就导致在工作中不能较高程度地应对不断深化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疲于应付了事,使得教学管理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

三、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化的实践举措

1.提供政策保障,确立专业思想

高校相关部门要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政策性保障,使他们能在待遇、晋升使用、培训等方面有所依托,如建立让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各个教学管理环节与各个层级交换岗位的机制,给教学管理人员在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上以更多的自由度,有充分施展其个人抱负和能力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不同工作所具有的挑战性引起的满足作为激励的手段等,以符合各种专业性组织发展过程中引人瞩目的变革的特点。这样可使教学管理人员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能真正明确自己的专业人员的定位,树立自我专业发展需求的意识,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确立专业发展的思想,使自己能够凝聚于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中,在自律的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唤醒作为教学管理人员的的主体意识,挖掘潜能,激发研究与创新的热情和干劲,能有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的专业理念,不断推进观念更新、以强化质量责任意识,主动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的去探索教学管理的新路径、新方式。

2.提供学习渠道,增加专业知识

除引进专业的管理人员、高学历的教学管理人员外,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人事部门也要积极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发展的学习机会和渠道,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特别是教学管理所涉及的多学科的知识。如:高等教育管理的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法学知识、行政学知识等,使得教学管理人员能真正从知识结构和层次上满足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也使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发展什么,应该如何发展,使教学管理人员在学习中“接受的”专业知识,能转化成为教学管理实践中“有效的”专业知识,真正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上迈进。并能在专业知识的引领下,大胆探索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使教学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3.提供锻炼平台,强化专业能力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要为教学管理人员搭建提高专业能力的平台,从多角度提高工作能力。如举行经验交流讨论会、业务能力竞赛会;现代化教学管理技术论坛;教学管理反思、监控交流论坛等,使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和研讨,从“事务型”、“经验型”管理层面上向“服务型”、“专家型”管理的层面迈进,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监控,能够进行自主性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通过对自己有兴趣、有个人见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来提升教学管理研究的能力,在学思结合,学行结合、学研结合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实现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高校要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为教学管理人员营造良好氛围,建立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展现和发展教学管理人员各种潜能及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几个方面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化,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执行”、“高效率”、“高业绩”的教学管理队伍来推动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科峰.当代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贾颜.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策略[J].教育探索,2011,(11).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