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11-30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院高职教育

徐 悦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江苏 无锡 214121)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徐 悦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江苏 无锡 214121)

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在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置于首要位置。文章结合个案剖析,论述高职院校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项目实施;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以高智慧、高科技为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引导世界潮流的时代。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源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如果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停留于课堂教学,学生收获甚少。因此要积极开辟各种渠道,搭建各种实践平台,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让他们以实施具体的实践项目为目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再次学习,通过从课堂到实践,再到课堂的循环过程,并以此为台阶,逐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意识,进而提高学生适应性与竞争力。本文主要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典型个案阐述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职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途径。

二、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实施概况及主要成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工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以我为主”,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项目为载体,开展一些初步性的、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让学生得到独立开展技术工作和创新创业意识与技能的基本训练,进而培养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索的习惯,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一)项目管理与实施概况

早在2004年,学院制定并实施了《创新教育项目实施方案》,随着学院相关工作的发展与调整,《实施方案》已经过两次修订,目前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修订于2012年。《实施方案》对该项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立项与结题、项目管理、奖惩政策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与规范。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及时修订《实施方案》一方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使该项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指导老师的参与积极性。学院于2012年出台了《“创新创业奖助学金”评选办法》,对在学术研究、科技发明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多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也为激发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项目主要成果

近两年学生发表省级刊物论文近50篇,学生主持或参与专利100余项。不少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参加省市级,乃至全国大赛获奖;很大一部分顺利结题的创业项目,在学校创业街落地发展,有的学生毕业后依然坚持创业并取得一些成绩。这一系列的成果充分证明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是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参加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2008年起学校每年均获得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资格,2008年至2014年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2011年,学校代表队在“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导师在相关专业学生中组织报名、初选,选拔若干名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培训过程中导师采用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依托学校实训平台,加强专业核心技能训练;积极发挥教师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一步步接触、熟悉参赛流程;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时时用伯乐的眼光观察每一学员,善于发现身边的学习技能快,技能水平高的学员苗子,及时调整参赛团队构成。2014年,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为主参加的“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和“注塑模具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等两个项目的比赛均获得全国一等奖。在该项目实施中,指导教师实行学员动态管理,指导过程中加强跟踪测试,记录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技能发挥的稳定程度;加强与兄弟院校、与企业交流互动,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从企业一线学到真本领。

又如“3D打印机”和“家用雕刻机”这两个学生创新项目,是由学校科技协会学生主持的,项目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整机设计、零部件设计与加工、整机装配与运行等各个环节。“3D打印机”项目荣获第八届“发明杯”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家用雕刻机”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学生发表省级刊物论文1篇。目前,项目团队以此两个项目为主要技术支撑,在学校创业街进行创业,开展个性化纪念品设计与制作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时运行,月营业额近4000元。目前该创业团队正在与相关公司洽谈,准备将他们的服务与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三、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

学院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历了启动实施、规范管理、完善提升等三个阶段,经过数年来的探索、实践与积累,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

(一)完整的工作流程是进行项目规范化管理的主线

为保证项目管理规范化,学校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工作流程

1.申报立项

学校每年组织1~2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由各院系、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组织项目团队,填写相应申报书,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和院系审批后上报;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召开立项答辩会,由学生团队依次阐述项目背景、项目内容、预期成果等,由各专家组代表对各项目内容及申请经费进行评审、论证。

2.中期检查

每学期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依照各项目实施周期组织开展项目中期检查,各项目组根据具体通知要求,将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等信息予以上报。

3.结题验收

每学期组织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各专业专家组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评审;组织教务处做好优秀项目评选、项目学分等工作;科产处对各项目成果进行认定,做好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4.成果展示

为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工作辐射效应,营造学院科创氛围,学院每年举办一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成果展,组织广大同学参观,并对学生作品进行一些评比活动。

(二)合适的学生团队是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的主体

1.指导教师推荐的学生是项目团队成员的主要来源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项目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由于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本身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发现一些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创业意识强的学生。这批学生通过与老师们积极的交流,形成亲密的“师徒”及“伙伴”关系,他们在老师的推荐之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之下,将一些校内外科研项目或分解后的部分子课题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予以实施,这类学生是项目团队的核心力量。

2.学生创新创业型社团是学生自主申报项目的重要载体

学院的科技协会、创业协会是隶属于学院团委指导的两大创新创业型社团,分别成立于1997年和2010年,两大社团成员每年均有50人左右。因为有着明确的社团发展方向与良好的社团建设氛围,近年来学生创新创业型社团也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团队。通过组织社团成员以3~5人的项目团队为申报单位自主申报一些项目,并通过学院团委这一平台为项目团队聘请相关专业指导老师,使项目运行与社团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创新班”学生是创新创业团队的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创新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基础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及国内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2010年,按照“学校引导、院系为主、突出重点、协调建设”的原则,学院确定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和市场营销等4个专业组建创新教育试点班。近两年来,组队申报项目的“创新班”学生正逐渐成为项目团队的一股新生力量。

(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充足的经费是保证项目运行的重要保障

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和充足的经费保证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近三年,校级创新创业教育项目155项,学校投入项目经费达56.81万元。另外《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对于由学院直接推荐获‘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的项目,学院按1∶1给予配套经费资助”,更加大了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的投入与支持,并从客观上激励广大师生争取申报省级项目。

综合以上各项举措,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路径可概括为“三大学生科创群体、两大重要保障、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实施工作关系

四、结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本校实际,以项目实施为主要抓手,通过实践取得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前提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化过程,项目管理需监控各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每个项目都需聘请1~2位专业老师作为指导教师,每个项目的经费使用都需进行监控对于大赛类项目的顺利实施还需与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后勤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因此,为了做好项目管理和项目服务工作,必须因地制宜,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制定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2.理论教师的专业引领是催化剂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要求学生从课堂理论学习过渡到课外科技实践。从历年来主持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学生的构成来看,以二年级学生为主,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且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基础都较好。学生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更需要理论老师的专业引领,只有老师在课堂上悉心点拨,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并非“异想天开”,学生才能更有把握地设计项目方案、提交立项申请、坚持项目实施。

3.专业老师的科学指导是关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特别是大赛类项目的实施一定会走许多弯路。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时间毕竟有限,专业老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对于大赛类项目,专业老师不仅要“授之以渔”,更要随时观察学生状态,测评学生应变能力,形成科学的内部选拔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获取最佳的成绩。

[1]陈伯云,漆晗东,李国平,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专利创新能力[J].经济师,2004(6):70-71.

[2]刘雪晶,高彦君,黄春霞.谈创新教育中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41-142.

[3]冯林,朱泓,刘志军,等.构筑创新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11(2):5-10.

[4]曹建林,周桂瑾.高职院校M3P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6-31.

[5]叶军,戈凌云.创业实训团队效能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与改进[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86-89.

(编辑:那张军 张雪梅)

To Improv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y Project Teaching

XU Yue
(Youth League Committee,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xi,214121,China)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a way to boosting employment,but also to training innovative workforce.With regard to th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the premier place should be to promot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though the fundamental task is to train skilled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who are qualified for positions in production,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frontlines.With a case analys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to improving students’abi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rough project implement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ject teaching;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 710

A

1671-4806(2015)02-0050-04

2014-12-25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4SJB355)

徐悦(1980—),女,江苏无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学院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初等教育学院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