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王喜华
2015-11-30牛新旺
●文/牛新旺
“第一书记”王喜华
●文/牛新旺
他曾是一名乡干部,从双盛美乡到石哈河乡,他把青春与热血挥洒在这片热土上。如今,60多岁的他又成为一名村官,为故乡的发展发挥着余热。他说:“我的后半辈子再次交给这片土地,值了!”
他是王喜华,现任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二十四份村“第一书记”。1954年,他出生于石哈河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双盛美乡乡长、石哈河乡党委书记、旗环保局主任科员。2014年退休后,他主动回到二十四份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2014年4月,王喜华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上任,当他看到群众期盼的目光时,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分外沉重。二十四份村,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党员干部干劲不足。面对现状,他用最短的时间走访了全村,了解村民的想法和意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他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规范了村级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对全村有服务能力的党员进行综合分析,对8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行党员星级化管理,激发党员干事激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党组织、党员共为群众代理各类事项200多件,培育党员示范户3个。同时,他还注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在今年的嘎查村换届选举中,他培养的年轻党员成功当选为党支部班子成员。
王喜华(中)指导村民种植返季节温室葡萄
从入党宣誓的那天起,王喜华就以为民服务为己任,率先提出在二十四份村实施“232” 工程 (即人均2亩水浇地、3亩坝头地、产粮2000斤) 。由于工程实施需要大量资金,许多村民望而生畏,觉得王喜华的规划不切实际,有的村民甚至背后说他“纸上谈兵”。面对种种不理解,王喜华没有动摇。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将自家多年的积蓄50万元全部拿出来,无偿为困难群众垫资。有人问他,你放着自己的好日子不过,干嘛受这个累,冒这个险。他笑着回答:“父老乡亲们穷怕了,观念难转变,冒不起风险,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村民们出资出力、投工投劳,全村打机井20眼,发展水浇地400亩,推坝20条,建成坝头地1000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小麦亩产由过去的120斤提高到现在的800斤,翻了近7倍。尝到了甜头的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王喜华的引领带动下,二十四份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第一书记”,他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面对十年九旱、地下水源匮乏的现实,他组织几名敢想敢干的党员群众外出学习取经,开展市场调查。回来后,充分利用本地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率先搞起大棚蔬菜种植。建设初期,他克服困难,突破技术难题,组织建成5座日光温室大棚,年收益达到9万元,相当于500多亩旱地的收入。试验成功后,他利用冬闲,冒着凛冽的寒风走村入户,现场给乡亲们讲解种植技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算清每一笔经济账。在他的示范引领下,二十四份村发展成为拥有376座日光温室大棚的蔬菜专业种植区,群众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已由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说起王书记,村民们纷纷树起大拇指。
(作者单位:乌拉特中旗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