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技击之战前决策

2015-11-30张杰刘淑君

少林与太极 2015年7期
关键词:战略决策技击太极拳

张杰 刘淑君

在太极拳的技击艺术中,战前决策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整个技击行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决策意识,比如原始人为了一次集体狩猎,事先总要进行商量和策划,选择狩猎地点,分工,确定行动步骤,安排后勤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战前决策逐渐有了自觉而深刻的认识。太极拳的技击不是拼蛮力,比力气,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力”与“巧”的完美结合实现最大的胜利。拳法的技击必然涉及到人员的伤亡与利害,因而战略决策是太极拳技击行为的前提基础,在技击行为之前必须加以考虑。正如孙子所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做好技击前的战略分析,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算决胜负

太极拳的技击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敌我双方主体因素外,还要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需要做综合、整体的考察与比较。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庙算就是战略决策,包含两层相互联系的内容,第一是对敌我双方做如实的估量,摸清双方的“虚实”,这是决策的基础和前提;第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深思苦虑,运筹谋略,制定具体的技击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对方的弱势,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达到致胜对方的目的。具体的说就是在与敌人技击之时,提前要熟悉敌我双方最擅长何种招式,最善用何种兵器,最易攻击对手何处,最善用拳还是脚等,双方的总人数及战斗力,双方所处的环境,然后再在头脑中计划用何种招式、何种计谋去战争对方,通常讲技击只是说单打独斗,而常常会出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场面,这就更加需要战略决策和分析,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

张预解也说:“筹策深远,则其计所得者多,故未战而先胜;谋虑浅近,则其计所得者少,故未战而先负。多计胜,少计不胜,其无计者,安得无败?”技击的胜负取决于之前的决策,技击行为的胜负不是在交战之后,而是在交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错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可见,战略决策是整个技击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败。因而,在技击前的战略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从容应对,还需要平时坚持不懈的锻炼与实践。

二、力争速胜

速度是武术技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各种武术套路中都非常重视速度,太极拳虽然习练起来连绵不绝,但对于太极拳技击来说,“速胜”仍是其一个基本思想。正如《拳论》中讲“力贵迅发,机贵神速,一迟即败,一迅疾即得势。”“进如疾风吹人,电光猛闪,愈速愈好。”“彼挨我何处,我意即到何处,气也随着而出,如斯响应,疾如电挚。”“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可见,力争速胜对太极拳来说至关重要。《用武要言》中也讲:“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袭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似江河。续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根据常识可知,在“鹄搏兔”、“猫捕鼠”过程中,鹄和猫均是以迅雷之速扑向猎物,怎么能留给猎物反应的时间。开弓放箭时,离弦之箭的速度岂能不快?这充分说明了在发招、发劲、进攻的刹那,速度要非常的快,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对太极拳技击前的战略决策中一定要考虑“速胜”,就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制服对手。毕竟技击格斗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果时间拖得越久,受到对方的伤害就越大,对自身越不利。而如何才能“速胜”,就需要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这里的“长”和“短”是个广义、泛指,就是自己的各种优势和对方的各种劣势等,并熟练运用各个技击策略。比如民国时期,我国的技击武术家与外国大力士的比武,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决出胜负,有时是一招定胜负。但是,太极拳的技击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速胜”,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当实力优于对方或与对方势均力敌时,可以“速胜”,以免过度消耗自己。而当自己的实力劣于对方时,无法“速胜”时,可以坚持“持久战”,保存实力,消耗对方,以伺机制服对方。

三、上兵伐谋

孙子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军事上的“全胜”思想,同样也是中华传统武术技击中最核心内涵,不用一刀一枪,亦不用一招一式,而使敌人屈服,避免两败俱伤。在太极拳的技击决策中,如果能做到“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达到了至高层次。要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易事,而传统技击中的最常规做法就是“以德服人”,避免争端,而太极拳的技击中更是反对争强好胜,以德化感召对方,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

而并非所有的争斗都可以消除,当无法避免的时候,就是做到“上兵伐谋”的至高境界,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损失换来尽量大的战果。而如何做到“伐谋”,就需要在战略决策阶段制定合理的技击方法和技巧,以使人心服。拳论中讲:“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非,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学拳须知》讲:“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太极拳传之,必得其人,如为非作歹或缺乏武德之徒,秘而不可传也。”因而太极拳技击的目的并非是争强好胜,而是维护“太极大道”,正所谓“拳虽小道,太极之大道存焉”。

算决胜负、力争速胜和上兵伐谋,这三条原则是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对于太极拳技击这个系统工程来说,就是求解最优问题,而求解的办法就是依靠智慧,通过智谋的运用以求“全胜”。

(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战略决策技击太极拳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活着:企业战略决策精髓》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
传统技击五要说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