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2015-11-29■徐迅
■徐 迅
十年磨一剑
■徐迅
编者按《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及其释义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近年来媒体法和媒体伦理研究的一项重要战果。本刊选发该书编写组成员徐迅、阴卫芝的文章,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为此书作的序,以期引起读者对“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成体系、最为详尽的媒体工作者守则”的关注与了解。
2000至2002年,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编岗位到原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 (后改为宣传管理司)挂职工作,这是我关注传播内容管理模式的开端。为探索大众传播内容管理法制化的路径,我曾先后主持或参与组织三个手册一类专业规范的制作:一是 2006年结项的《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2007年作为 “内部资料”在业内交流;二是2008年结项的 《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审核参考手册》,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并推荐给全国网络业,供传播视听节目时参考;三是2012年结项的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2015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个项目成果有相互继承的关系。我的论文 《探索第三种规范——对媒体法与媒体伦理结合模式的研究》(载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8期)记录了我对制作这类专业规范的理论思考。
几天前整理自己的业务资料,翻出了 《广播电视节目规则》(讨论稿第一稿),产生时间是2005年8月。细细想来,我与行业规范类的研究结缘,已十年有余。不仅理论方面的思考日渐成熟,对许多规范的细节及理由也早已烂熟于心。说十年磨一剑,此言不虚。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2009年6月开始制作,编写组共10人,分别来自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新闻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业背景包括新闻传播学、法学、伦理学、文学等;职业包括记者、编辑、制片人、总编、法律顾问、研究员、教授等。令人感到骄傲的是,所有编写组成员不论现在何种岗位,都做过职业记者与编辑,并在相关领域中有理论建树。由于了解我国新闻界实际情况,熟悉管理模式及要求,也较为理解新闻工作者的诉求,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守则的操作性与实用价值。编写组四次开会听取了30余名业内人士的意见。在原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孙兆华的协调下,宁波日报社提供了资金支持。可以说,本守则从设计、立项、制作、修改及出版全部源于中国新闻界内人士的自觉行动,是媒体人自己给自己制作的规范,是典型的自律行动。
守则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各类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在采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分为“条文版”和“释义版”两部分。“条文版”全名为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共3.3万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守则条文,共52条,是采编行为规范及处理纠纷的程序;二是附件,由若干个具有参考及实用价值的国内外媒体的专业规范或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组成。由于守则条文的大部分内容有法律依据,因此具有底线规范的性质,并不是很高的标准。职业新闻工作者按照守则的标准执业,可以有效避免法律风险。“释义版”全名为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按照条文顺序,一条条地介绍了这些条文产生的依据。这些依据包括:定义与背景、道德依据、政策依据、法律依据、中国司法案例、参考依据 (包括中外媒体相关规范选辑、中外典型事件选辑与评析、中外理论观点)、课题组观点。释义版成果近80万字,可以作为守则推广过程中的辅导教材。其中 “条文版”以及 “释义版”中的 “课题组观点”是本编写组的核心贡献。现在读者所见的释义版中的诸多案例除注明引注的外,均为编写组成员根据公开的论文、报刊、媒体网站 (包括两微一端)、较大商业网站、微博平台、有可信赖信源的微信 (公号)信息重新编写、重述而成。仅此说明。
网络时代,公民的表达自由得以充分实现。虽然法律的标准是明确的,但人们对什么是 “好的表达”或者 “负责任的传播”却远没有达成共识。这从一些有关表达的法律纠纷频出中可以得出结论,甚至某些知识精英也不明就里,深陷其中。我们认为,使全民对好的表达标准形成共识,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专业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希望:守则可以为我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形成行规提供基础。新闻单位可以本守则为蓝本,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修改或补充;也可以另起炉灶,产生本媒体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应当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原则和程序,成为媒体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为媒体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的附件加以签署,并人手一册,使守则内容因合同约定而产生必要的约束力。
本次出版的是守则全部成果的缩减版,约30万字。编写组准备根据法律发展及实践变化,对守则成果每三年修改一次。
我们期待着中国新闻界在表达标准方面的行业共识可以早日形成。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一书编写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