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在黄家埭村
2015-11-29文/丁翔
文/丁 翔
春光明媚的三月,我受松江区新浜镇渔乐码头老总吴忠欢的邀请,前往他那里品尝新近推出的“鲜鸡汤”。这种在当地农村家养在场头宅后的正宗土鸡,听吴总说:不用放入任何鲜料和佐料,只用一些盐花,即可食用,其纯自然的鲜味,真可比上机械加工的“鸡精”,更生态、更有味。
到了位于新浜镇黄家埭村边上的渔乐码头,让我在春光中感受到这块远离高速公路,处于田野之中绿浪的农家乐,是那样地幽静、清晰。菜花黄灿,桃花红晕,路边小草展叶,柳树也在吐嫩芽,而围饶渔乐码头的水系,更是绿浪扬波。这一幅田园春光,竟是那么地吸引了我。当晚在品尝了那款新推出的“鲜鸡汤”后,让我更加笃信这款新品的“鸡味”是经过自然家用的“纯农鸡”。也相信这里没有什么工业污染,少有空气污染而养殖的原生态鸡品,是那样的“纯种”。
然而,在第二天早上,我独自漫步到渔乐码头边上的黄家埭村,竟然让我这个还算“见多识广”的人,有些陶醉了。站在村中公路的水泥桥上,放眼望去,河岸两边的景色,真的感叹,在上海郊区竟然还有这么原生态的村庄。
只见两岸的农舍错落有致,粉墙黛瓦间散落着久违的乡村风情。场角上堆着柴火,放着干枝条。门口正面安着一块洗衣服的水泥板,而水井就在旁边。几只老母鸡在散步,啃草啄虫。在二楼阳台上,晒着一杆杆衣服,还有被单在风吹拂动。雨后天晴的村庄,让我更为陶醉的是,那杨柳拂水的间隙,有桃花欢颜,有梨花争艳,更有成群鸭子在水中欢畅,那情景比起画家笔下的画作,更有优美质地。
忽然在路边农舍中走出一位端着早餐碗的农妇,这位姓李的农妇看到我如此痴心赏着风景,主动地走上前好奇地问我,看你这位先生,也可能不是一般的人啊!风景看得如此认真。我也毫不掩饰地告诉她,自己本来就是一位喜欢旅游的新闻人。上海城市化的进程,已经很少见到如此优美的乡村风景了。这里真美,空气新鲜不要说了,单看这里的乡村风情,就养眼了。听我这么一说,李阿姨高兴了,她告诉我这个村是新浜镇的一个大村,全村有3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基本上住在一起,这在镇里也不多见的。这时,走上来几位村民,他们都对黄家埭村的原生态风貌,如数家珍。一位当过老师的秦村民说:黄家埭村从古到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了,一条市河穿村而过,滋养着世代村民。而远离尘埃,居在田中央,使它静而不闹,闹而不吵,自然风光,别具一格。
走在回去路上,手里拎着李阿姨给我亲手挖的几棵兰花株,根须上的泥土,散发着阵阵芬香。我不禁发出感慨,在上海中心城区,不是要保护几处老弄堂、老建筑吗?那么,在郊区也能否保护留存几处值得欣赏回味的乡村呢?让城市化的人有一处寻味的地方,让子孙后代有一块能够唤起“乡愁”的村庄。
然而,遗憾的是听村民告诉我,他们已经听说,这里要建设万亩大农业田块,黄家埭村可能要拆除,村民将来可能都要住进镇上的农民新村当居民去了。我听了,心头一阵伤感,我想建设大农业,这是发展的需要,但是,也要保存如黄家埭村那样的乡村风貌。如此原生态的村庄,它可以成为市民休闲、度假、养生,甚至养老的最佳之处。为农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是比办工业区更实际的“生态”事。所谓发展旅游业是建“无烟工厂”,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政府能够统盘考虑,对这些处于万亩田野之中的乡村,在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前提下,进行有目的的景点改造,让原住居民生活得到改善,让市民真正享受到别样的“上海乡村风情”,这样的村庄是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时尚景点”。站在黄家埭村头,我真的很陶醉,比品尝鸡汤更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