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5-11-29宫芳芳孙喜琢林汉群余小梅

中国医院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康罗湖区罗湖

■ 宫芳芳 孙喜琢 林汉群 余小梅

1 深圳市罗湖区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1.1 罗湖辖区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罗湖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360家,其中市属医院5家、区属医院4家、民营医院13家。截至2014年底罗湖辖区拥有病床数5445张,其中市属医院3055张、区属医院1002张、民营医院469张。辖区共有卫生工作人员154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961人[1]。

1.2 罗湖区属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据《2014年深圳市卫生统计年鉴》[1],罗湖区共有4家区属公立医院和48家社康中心,4家医院共有床位1002张,卫生技术人员2391名。2014年,区属4家医院门(急)诊总量339.3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1891人,出院31752人。

罗湖区属社康中心覆盖罗湖辖区10个街道办事处和83个社区工作站,社区覆盖率100%。社康中心现有在岗人员714名,其中医生356名,护士219名。2014年度,全区社康中心总服务量约为287万人次。

2 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

从罗湖区健康事业全局视角统筹规划,科学配置医疗资源;以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线;以组建医院集团、创新健康医疗协同体为改革的载体;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互联网+健康服务”为支撑,全面提升区域健康医疗服务能力,重构高效、低耗、公平的健康医疗体系,彰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保障居民可享受到专业、质优、便捷、安全、价廉的健康医疗服务。

3 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的设计与具体措施

3.1 区域健康医疗协同改革:组建罗湖医院集团

从全区医疗健康资源整合及服务模式创新入手开展区域健康医疗协同改革,促进医疗模式由碎片化向连续、协同医疗模式转变。以罗湖区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为基础,结合罗湖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组建罗湖医院集团,集团成员主要包括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康复医院、肿瘤医院和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6家医院,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和社康管理中心6大专业资源共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和卫生信息中心3大管理中心,以及遗传病研究院、精准医学临床运用研究中心2个科研院所。

医院集团的组建打破了传统以单个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模式,集团内人财物实行一体化管理,6大医院连成一体,错位发展、互补共赢,构建医疗协同新模式,形成单个公立医院无法匹敌的优势。6大资源共享中心通过对区域内专业医疗资源统筹规划和优化整合,使中心提供的医疗服务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和智能化,除此之外,中心的服务范围延伸至集团以外,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这不仅符合国家强基层和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大方向,也将打破行业内对医院集团进行区域垄断的顾虑。

3.2 推动医院集团管理现代化建设

一方面,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和院领导职数(即国家行政机关法定的领导职位的总数),打破公立医院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建立以评聘分开为核心的职称聘任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的自主权(见图1)。

3.3 强基层:做实社康中心

罗湖区有48家社康中心,其中市属举办13家、区属政府公办22家、社会合作性质13家。2015年4月9日,罗湖区政府组织成立社康管理中心,中心的职责定位是:实现罗湖区社康中心一体化管理,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做好社康中心医疗、初级卫生保健、养老、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社康中心的网底功能,将居民的健康真正管起来。

图1 罗湖医院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图

3.3.1 完善居民健康管理。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对辖区居民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为每位居民配置网络药师、网络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以网络药师为例,通过将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居民提供全时段、全程、智能化的用药咨询指导、疗效监测、疗效评价、健康宣教等药学服务,最终建立起以网络药师为抓手的药学服务新模式。

3.3.2 重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初级医疗保健体系是医疗卫生系统的门户和基础,健全的初级医疗保健体系对提升居民健康水平、防止卫生投入过快增长、体现医疗卫生服务福利性有重要意义[2]。罗湖区针对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健康保健计划,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和水平。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和发展的希望,健康的体魄是服务社会的基础,2015年5月11日,罗湖区启动健康少年行动计划,拟用3年时间(2015-2017年),通过建设一个健康大讲堂、培育一支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一份“健康档案”、创建一套“成长”机制、构建一个“五结合”活动平台五大措施全面提升罗湖区青少年及其家长、老师的健康意识、健康水平。针对慢性发病人群不断扩大和年轻化的趋势,为中年群体制定以胆固醇教育、糖尿病管理、心脑血管病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慢性病管理计划。为保障老年人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针对老年群体制定医养融合计划和防治伤害计划等,其中,医养融合计划指以多种方式将医疗资源融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医养融合型的养老服务。除此之外,还针对区内的特殊群体开展健康保健计划,2015年2月9日,罗湖区全面启动“苔花计划”,向户籍失独家庭和残独家庭发放“苔花通”爱心卡,在全市率先整合了辖区卫生、计生、养老、社工、义工服务等资源,为持卡者提供免挂号费、先看病后付费、每年一次免费体检等全程的个性化服务。

3.3.3 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合格的全科医师是支撑基层卫生工作持续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支点,目前国内某些全科医师培训存在着参训人员底子较薄、理论培训与实践衔接不够等问题[3],为此,罗湖区选派部分社康中心全科医生赴澳大利亚进行全科医学培训和学习,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

3.3.4 创新社康养老一体化,打造中国养老“罗湖模式”。社康养老一体化,即社康中心增设养老功能,在社康中心原有医疗功能基础上,增加老人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休闲娱乐等养老功能[4],充分发挥社康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在养老方面的溢出效应,同时丰富社康中心服务内容、提升社康中心服务能力。

[1]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深圳市卫生统计年鉴[Z].2014.

[2]黄敏芳,魏东海.初级医疗保健体系的“三个支点”:美国加州与中国广东省的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0):1105-1108.

[3]徐国平.纠正概念 大力发展我国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事业[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5):2911-2914.

[4]孙喜琢,宫芳芳.中国养老的“罗湖模式”构想[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5-10.

猜你喜欢

社康罗湖区罗湖
一线城市老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深圳市N区为例
专科-社康序贯治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生活质量的研究
罗湖区2015-2018年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
“新素质教育”的创新行动— —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罗湖打造掌上政府平台“i罗湖”
医院—社康—家庭三元联动延续网络信息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深圳罗湖破解“中国棚改第一难”
罗湖医改:以人民健康为核心
罗湖:区内医疗资源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