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的药学监护
2015-11-29秦金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二病区河南南阳473000
秦金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二病区,河南 南阳 47300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的药学监护
秦金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二病区,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药学监护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心房颤动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学监护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药学监护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INR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NR<1.5或>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加强药学监护,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中,以心房颤动最为常见,发生率为30%[1]。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多采用二尖瓣膜置换术,以解除病变瓣膜引起的血流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2]。但是术后抗凝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会给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的药学监护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心房颤动患者68例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心房颤动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7.5±5.2)岁。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46.8±4.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药学监护,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药学监护,具体措施如下。
1.2.1 华法林用药监护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特点,遵医嘱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初次剂量为3 mg/d,并根据患者的INR值,对维持剂量进行调整。
1.2.2 胺碘酮用药监护
胺碘酮代谢产物会增加血液中华法林浓度,降低华法林的清除率,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联合使用,抗凝效果更为理想。但是,胺碘酮联合华法林用药时,需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2.3 INR监测
患者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INR,采用华法林治疗2~3天后,应每日检测,在INR值稳定之后,改为1周1次。对老年患者、合并用药、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需加强监测。
1.2.4 不良反应监测
抗凝治疗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出血主要分为轻微出血与严重出血,其中轻微出血主要有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增多,严重出血为血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因此,在抗凝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1.2.5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以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的认识,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增减药量、用药次数。向患者讲解坚持用药及INR监测的重要性,从而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指导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黏膜、皮肤、牙龈、鼻腔出血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提示有出血倾向,应立刻报告医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INR达标率(INR为2~3为达标)[3]、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抗凝效果
观察组INR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NR<1.5或>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抗凝效果比较 [n(%)]
2.2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组别 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观察组 34 13.74±1.82 5104.14±104.05对照组 34 14.14±1.77 52.41.84±119.57 t 11.825 9.741 P>0.05 >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多采用二尖瓣膜置换术,该方法能够有效清除病变瓣膜引起的血流动力障碍,改善患者的心功能[4]。但是手术后需要进行抗凝治疗,恰当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如果应用不当容易引发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因此,术后加强抗凝药物的应用监测对于提高疗效、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药学监护,其中华法林及胺碘酮用药监测、不良反应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更好的进行相应处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抗凝用药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INR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NR<1.5或>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膜置换术后加强用药监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总而言之,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加强药学监护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荣荣.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的药学监护[J].北方药学,2013,10(9):94-95.
[2] 李峥嵘,王 凌,石增成,等.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临床路径中的药学服务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4):1317-1321.
[3] 张 喆,罗梦林,田 敏,等.华法林抗凝患者的抗凝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127-130.
[4] 刘 媛,余细勇,钟诗龙,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单中心临床应用调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0(10):2242-2245.
[5] 刘 佳,邵建屏,颜 楠,等.住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4,16(1):22-26.
本文编辑:吴玲丽
R654.2
B
ISSN.2095-6681.2015.014.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