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探究

2015-11-29叶燕丽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图书文献图书馆

叶燕丽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知识中心,是保存、传播、利用记录在各种媒体上的知识场所,是为人们获取知识而服务的,图书馆的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知识的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储存、加工、传递、应用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即知识资产,知识环境、知识技术、知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及时寻找适合时代发展的图书管理方式,使图书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一、目前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资源更新少

很多图书馆为了迎接管理部门的评估、检查都只追求图书的数量,而忽视图书的质量。因此有的图书馆为了保证图书资源的数量,仍然保存着那些已经过时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几乎很少或者甚至没有利用价值的图书。从而造成读者的需求无法满足,很多图书馆也形成了“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管理模式[1],很大程度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浪费,没有意义的图书成为垃圾,图书馆一定意义上成了图书垃圾场。

(二)图书采购人员素质的局限性

图书采购人员多是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干部或图书馆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图书的形式等一般问题有所了解,但对图书的内容很难准确把握,更何况当今图书信息资料发展越来越快,如果采购方式不合理、不科学也是导致图书馆有数量无质量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很多图书馆采购人员素质低、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太强。很多图书采购员足不出户不经任何考察,在不了解图书的情况下,拿着书目胡乱拍板购书。更甚至有的采购员在一些新书订购会上,看着琳琅满目的新书,完全没有耐心翻看书的目录,乱点鸳鸯谱式的订购图书,这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图书馆的监管不到位,制度不健全。

(三)管理模式封闭滞后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借还”以及简单的文献资料管理,管理方式是封闭式管理和经验管理,简而言之就是“以书为本”,图书馆以馆藏单一的纸质印刷品为主,具体的操作过程完全依靠手工来完成,同时,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属于被动的服务。很显然,这样的管理模式不能跟上当今社会的步伐,因为它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严重影响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关专业性很强的图书只存放在单位内部,不对外开放,受管理机构,地域的限制,读者很难共享其他图书馆和地域的藏书和信息。从而导致图书资源利用率过低,造成相关资源的极大浪费。所谓“穷则思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注定要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而新的适合人们需要的管理模式将应运而生,取而代之。

(四)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信息化的发展给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及内容带来了很大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对我国目前各所高校图书馆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技能及知识层面上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无法顺利进行工作的,而随着信息化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运用,这些问题不断显现出来,特别是人员老龄化、缺乏技术及工作没有热情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二、解决对策研究

(一)确保图书资源及时更新

图书管理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确保文献信息的传递,只有及时更新图书资源才能确保这一基本职能的实现,图书馆在保证图书量的基础上要达到“质”与“量”的结合。另外要几十分类,整理,更新,及时替换内容陈旧图书,提高图书资源流通使用率,只有这样,图书管理才能在信息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完善图书采购监管制度

完善的图书采购法规系统是图书馆图书采购监管制度的基础保障和得以顺利运行的根本,既要保持《政府采购法》[2]的相对稳定性又要与图书馆图书采购的监督管理相适应。各图书馆应该设立专门的图书采购监督部门,机构成员由图书馆、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随机抽调组成,此机构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主要职责是对图书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和执行,对图书的采购预算给予审核和批准,以及监督和规范采购制度的正确执行。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采购方式

决不能满足于拥有图书数量的多少,不顾图书质量的不择手段地增加图书,是极不负责任的。采购最能满足读者需要的图书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决不能因为拓展图书馆的新功能而忽视对图书质量本身的要求。采购图书时应该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充分考虑广大读者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进行购置,并广泛汲取读者意见,从而避免图书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特别是一些购买能力有所限制的图书馆,更要在有效的条件下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使用率。为了实现该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查。首先,我们可以定期统计读者借阅的情况,然后再对广大读者做问卷调查,积极鼓励大家提出各自的想法及建议,根据读者所反馈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改善工作流程。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只有那些对该学科有相当研究的专家、学者才有能力对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相关图书资料等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有他们才能确定哪些图书资料最能反映某一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哪些图书资料是该学科读者所需要的图书资料。

(四)信息化服务方式

网络化的图书馆,其借阅是由计算机管理系统或读者在自己的终端上自动完成,程序简便、快捷。网络化图书馆将是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它使读者随时可以办理文献借阅手续;同时,网络化的图书馆其文献载体形式多样,电子文献将不断占领图书馆的馆藏空间,不同的读者可在同一时空范围内浏览同一份文献;或在不同的空间时间浏览同一文献,或者通过下载离线阅读等等,时空将不再是限制读者获取信息的障碍,读者可以随机访问网络节点上的文献馆藏单位,选择不同专业的文献类型查阅。自动化与网络化的发展,为读者便捷地获取文献信息创造了条件。然而,实体图书馆的固定资产中图书还是占着很大的分量,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和形式仍然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类图书馆还需花大力气,主动出击,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馆长既是图书馆行政领导,也是业务上的决策人。因此,领导班子必须熟悉业务,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决策,善于协调,不断增强改革意识,才是图书馆工作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这样,给馆长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1)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必须要热爱图书馆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处处、事事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大公无私地做好工作。还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努力拼搏,要不断发现间题,解决问题。

(2)要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必须要有丰富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图书馆工作经验,要掌握国内外图书发展动态,要善于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间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工作中要精益求精,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指挥能力。

(3)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必须要正确行使职权,既能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办事效率,又不搞“以个人为中心”,更不能靠“恐吓”、“许愿”来办事情。要正确识别人,使用人,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领导素质,并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坚持原则。要善于发挥各部门领导的作用,使他们有职有权,各施其责。同时要联系群众,关心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

(4)工作要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才有提高。实行集体领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才能带领全馆人员把图书馆工作做好。抓好干部队伍素质培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同时这也是图书馆管理内容中的重要一项,我们必须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养、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较好的外语水平等。钱学森指出:“现代的图书管理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所以应定期对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并提供足够的进修学习机会,使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实际上提高信息化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以读者至上的理念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从而使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为读者提供服务,并要求他们尊重读者,文明服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

[1]白格丽.浅谈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管理[J].科技咨询,2013(15)::254.

猜你喜欢

图书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图书推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