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功能①
2015-11-29薛建新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广西百色533000
张 锦 薛建新(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 广西百色 533000)
浅谈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功能①
张锦薛建新
(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广西百色533000)
体育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既是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也是行为文化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之一。校园体育文化在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在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文章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的概念、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目前校园体育文化现在高校和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广大高校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沿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功能身心健康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1.178
1 体育文化概述
体育文化的概念,国内外专家的提法各不相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德国学者G.A.菲特在《体育史》一书中提到physical culture,也称身体文化,是有关身体系统的保养。1974年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指出,体育文化是综合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体育文化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和人们需求的多样选择性,是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不同需要而存在的。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认为:世界上有五种通用语言—金钱、政治、艺术、性爱和体育,体育尤其引人入胜。体育文化既是人类关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之一。体育文化的核心包括体育观念、意识、思想、价值等精神文化。因此,体育文化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振奋精神、寻求积极生活方式为主要宗旨的体育运动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2 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校园体育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源于对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尤其对于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被学者关注并付诸实践。通过对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选择和重构,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呈现出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态势;学校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在传播体育文化知识,灌输健康的生活理念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体育文化的构建由“教育—健身—娱乐”的平面型转向“传播—审美—创新”的立体型结构。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之间的碰撞、渗透和融合,必将对传统单一型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已经逐渐进入自我型向社会型转变的过程,并不断完善新时代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3 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意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心理健康的提高都具有积极地作用。首先,大学校园发挥体育文化的功能,通过体育文化的熏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促进身心健康;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博爱包容的品德,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丰富自己;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艰苦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对大学生意志品质最好的磨练,大学生在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大学体育文化的实施过程也是对青年学生培养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得到协调的发展,培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其次,体育锻炼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体育活动使给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排遣,并同参与比赛、欣赏比赛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情绪,有效的达到了调节不良情绪的目的。
4 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
20世纪末期,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尽力了恢复发展、探索发展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由最初的自发性、无序性过渡到有序的探索发展,最后到校园体育文化理性化、多元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态势,使校园体育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进入21世纪以来,校园体育文化进入和谐发展的阶段,前期发展的经验积累为和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园体育文化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中都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新时期的大学生对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更加明确,种类更加多样化。但是,社会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迷失,在拜金主义影响下,缺乏体育竞赛精神,体育道德低下,严重偏离了体育文化的宗旨,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体育文化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构成。
5 体育文化发展的作用
5.1健身和娱乐作用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体育活动则是主要的表现形式。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的功能;促进内脏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人的运动能力和劳动效能;使人充满活力、精神健康,消除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在体育活动中使师生忘掉工作和学习的烦恼,环缓解心理压力,进而保持乐观的情绪,达到陶冶情操、享受生活乐趣的目的,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5.2疏导和沟通的作用
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生活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渗透在体育文化氛围之中,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消除大学生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协调人际关系,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与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生活扩展学生交往的空间,增加情感沟通,加强学生彼此间的交流,改善不和谐的人际交往。
5.3育人和导向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学校的体育活动使参与者不知不觉得接受体育文化的教育,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真正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体育文化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导向作用是通过国家和学校对体育发展的政策、路线和方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对师生的指导,使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时刻在无声无息的影响和引导着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体育认识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5.4约束与传播的作用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来约束人们的体育文化行为和弥补各种规章制度带来的不足。校园体育文化对参与者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从而产生行为和道德的自我控制,这种有效的约束会减少各种强硬约束带来的心里冲撞,减弱心里抵抗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形式、内容,文化环境和氛围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学校之间的体育比赛不仅展示本校的竞技水平,还间接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水平,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5.5社会化的作用
当前的大学生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在学校除了要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校园是学生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场所,对培养青年做合格的社会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遵守着顽强拼搏、公平竞争、开拓创新的体育精神,在大学生性格和精神塑造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为适应将来过快的生活节奏,免于出现“运动不足”的现象,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健身意识和健身技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6 结论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标志着学校体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确定民主科学的体育文化概念,将体育文化融入到校内的文化活动之中,做到“发展身心、文化育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采取不同的形式加大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力度,广大师生员工发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一个体现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沿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王建民,郭平.试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38-539.
[2]冉婷.浅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5):109-110.
[3]陆青,丁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4):114-115.
[4]隋鹏翔,张侃.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46-47.
[5]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8):19-22.
G807
A
2095-2813(2015)11(a)-0178-02
①张锦(1982,3,10—),女,汉,陕西西安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