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安徽省大学生课外羽毛球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①

2015-11-29高文颖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1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羽毛球课外比赛

高文颖(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体育部 安徽合肥 230031)

对安徽省大学生课外羽毛球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①

高文颖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1)

摘 要: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就目前安徽省大学生课外羽毛球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各体育院校大学生在体育师范类专业中,陆续设立羽毛球主项专修课程,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羽毛球专修班学生不但要具备能胜任中小学羽毛球体育教学的能力外,还要能从事羽毛球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现状调查课外活动 大学生

目前,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正处在世界顶尖水平行列,作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以及羽毛球特有的运动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安徽省,羽毛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高校普通大学生的喜爱,在大学生的业余活动中广为流行。为了让羽毛球运动在高校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该文对安徽省大学生课外羽毛球活动的现状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全面了解和分析安徽省大学生课外羽毛球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大学生课外参加羽毛球活动的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映倾向。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所持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课外投入此项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影响着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安徽省高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篮球、排球、足球、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舞蹈、武术。按选择人数比例多少排序,羽毛球在男生课外进行的运动项目中排第三,在女生课外进行的运动项目中排第二。这表明,羽毛球运动在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和青睐,羽毛球运动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1.2大学生课外参加羽毛球活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需求的主观反映。关于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参加羽毛球活动的动机主要有强身健体、娱乐消遣、应付考试、提高技术水平、人际交往、培养羽毛球兴趣、缓解学习压力、充实生活。据笔者调查,同学们课外选择羽毛球运动主要是因为,首先,羽毛球运动易于开展;其次,在高校中羽毛球项目多数是在室内进行,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最后,是该项目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其运动量不是很大,隔网对抗不用身体接触,便于不同性别练习者共同锻炼,而且具有较大的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学生愿意接受。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在健身、娱乐、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改善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对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等优良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3大学生课外参加羽毛球活动的情况

调查表明:我省大部分学生每周课外参与羽毛球活动的次数不固定,有2.0%的同学在课外活动时间几乎不进行羽毛球运动,每周运动1次的同学占到48.1%,每周运动2次的同学占45.8%,每周运动3次和3次以上的同学占4.1%。关于频度不固定的原因,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场地的原因。我省高校的室内羽毛球场地有限,很难满足广大羽毛球爱好者的需求,有很多同学的课外羽毛球活动在室外羽毛球场进行,室外场地受天气影响较大,遇到不好的天气,学生便无法进行羽毛球活动。每次运动的时间大多数是在2 h以下,运动1 h的同学占到了35.3%,1~2 h的同学最多占到59.4%, 2 h以上的同学只占5.3%。我省大学生的课外羽毛球活动还没有达到经常性和连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与锻炼效果。

1.4大学生课外参加羽毛球竞赛的情况

据调查,安徽省高校的学生羽毛球竞赛组织形式主要有学校组织、运动委员会组织、协会组织、俱乐部组织、院系组织、班级组织和宿舍组织。当前校园内最常见的羽毛球比赛形式往往是以院系、年级、班级和宿舍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出现。羽毛球竞赛规程、编排、裁判是由各个单位的羽毛球运动爱好者担任。据笔者调查,有些高校羽毛球比赛从院级到系到班级已形成网络。同时通过羽毛球比赛,加强了校、系、年级和宿舍之间的交流,活跃了校园文化的氛围,丰富在校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通过竞赛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此外,通过比赛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不断加大对羽毛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使同学们在欣赏比赛的同时,领略到羽毛球运动的独特魅力。高校羽毛球比赛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无论是参加羽毛球比赛的大学生运动员,还是担任后勤服务或观众的大学生,通过竞赛都应会学到正确认识自身的生理、心理、体能与健康状况;正确评价自我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

1.5大学生对学校羽毛球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

通过调查,目前安徽省拥有室内羽毛球场地的高校不多,且多数室内羽毛球场地都是与篮、排和手球场地共用的,在一个体育馆内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不同项目的场地,并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使用。如今,羽毛球运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而面对众多的羽毛球爱好者,场地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很多同学就在宿舍附近的空地、学校的大道上进行羽毛球运动,还有很多同学晚上在校园的路灯下进行羽毛球运动,这也说明了羽毛球运动没有因为场地的缺乏而失去了魅力。目前各高校的室内场地,由于受管理制度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真正对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开放使用的时间很短,造成利用率不高。现有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加剧了羽毛球场地的“供不应求”,造成了大批羽毛球爱好者无法正常参加锻炼。

1.6影响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因素

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羽毛球运动的开展也受到很多主观需要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参加锻炼的主要场所在校内,调查表明,认为场地不足是影响学生运动的主要因素,很多学校羽毛球场地有限,热爱羽毛球运动的同学越来越多,这样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很多想运动同学就只能降低对场地的要求,在其它的场地或者是学校的空地和大路上进行羽毛球运动,这样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运动的兴趣,造成了学生不愿练和不想练的局面。

2 结论及建议

2.1结论

(1)羽毛球运动在安徽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羽毛球运动在高校较为普及。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羽毛球运动的价值和功能,符合

时代要求,符合大学生心理、生理需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2)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程度较高,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因素的制约,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参加羽毛球运动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羽毛球开展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3)高校羽毛球竞赛组织形式多样,虽然竞赛的规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带动业余羽毛球运动的开展还是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4)目前高校领导对羽毛球项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高校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缺乏,很难满足学生上课和课外活动时的需要。而且各高校场馆利用率不高,严重阻碍了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2.2建议

2.2.1积极引导高校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的开展

在学校中建立相应的羽毛球俱乐部或羽毛球协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加快校园体育校园文化的发展,为羽毛球活动的普及创造浓厚的氛围,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羽毛球运动,把羽毛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的首选项目。

2.2.2健全高校羽毛球的比赛制度,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要鼓励、支持各高校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并不断完善比赛的制度,成立校系(院)羽毛球代表队,定期举办比赛,通过竞赛活动,普及羽毛球运动相关知识,使学生懂得相关技战术知识及竞赛规则,学会欣赏羽毛球比赛,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同时,我省应多举行高校羽毛球比赛,激发羽毛球爱好者的斗志,提高其练习的积极性。此外,高水平的比赛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不断加大对羽毛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使同学们在欣赏高水平比赛的同时,领略到羽毛球运动魅力,这样能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羽毛球运动当中,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2.2.3加强高校领导对羽毛球运动的重视,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力度

学校相关领导应逐步改变对羽毛球运动的观念和意识,应该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来认识羽毛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意义。消除只重视传统体育项目,忽视新兴项目的偏颇思想。改变目前羽毛球运动学生热、学校冷的局面,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选择。只有真正转变了观念,重视起羽毛球运动,学校才能为羽毛球运动投入更多的经费,学生参与才会更加积极和踊跃,才能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从而促进羽毛球运动在我省高校的快速发展。

2.2.4加强羽毛球运动场馆及相关设施的建设,提高利用率

一方面羽毛球场馆的建设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学校基础建设正在不断地建设完善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地规划运动场馆。同时,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把学校闲置的场地改建成简易羽毛球场地,利用校园空闲和边角地带安装简单的羽毛球设施来增加场地数量,缓解目前羽毛球场地紧缺状况,使学生们能够更多地参与羽毛球运动。另一方面,加强场馆的管理,应努力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延长开放时间,充分利用早中晚和双休日时间开放。借鉴部分发达省市高校的经验,形式上灵活多样,实行有偿开放、有偿健身,以馆养馆,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宇,江朝飞,吴宜琨.南京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开展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3(5):164-167.

[2]邓慧.对当前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与普及问题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5(11):137.

[3]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田凯.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2):157-158.

[5]郑晓霞.我院大学生课外羽毛球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3.

作者简介:①高文颖(1988—),女,安徽宿州人,硕士,体育人文社会专业。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174-02

猜你喜欢

羽毛球课外比赛
羽毛球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打羽毛球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