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信息反馈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2015-11-29查满银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矫正动作

查满银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江苏 高邮 225600)

刍议信息反馈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查满银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江苏 高邮 225600)

1 引 言

体育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还取决于在一定管理条件下正确运用技能反馈方法和反馈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理收到的信息时会有反应,这种反应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设计或修改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适合学生的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计划来控制自己输出的教学信息与所运用的手段,使输出处于最适合的定量状态,还要根据输出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反馈信息,把握师生经验重叠的范围,及时分析来自各渠道的反馈信息,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田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它的控制机构是中枢神经系统,被控对象是学生本身的动作行为。它的控制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指令,学生根据指令调整动作行为,以达到教学目标。这一控制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精确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反馈来强化控制。

2 获得反馈信息的方法

2.1 观察法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有系统的、有目的观察,掌握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效果,再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使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手段符合学生的特点。

2.2 提问法

体育教师在讲解、示范过程中,通过有目的谈话方式,在适当时机向学生提出与技术、技能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以口头表达回答问题,教师把学生言语作为教学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可作为反馈的依据,教师根据这些依据,及时调整反馈方法和手段,再进行补充讲解与重复示范和讲评,或用形化的动作说明内容之间的互相关系,使学生在重复演练中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3 测验法

测验可分为理论方面和运动技术、素质方面的测验。测验后的材料和数据,通过整理,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制订好下一步方案。

2.4 问卷法

问卷法可以弥补提问法中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全面阐述自己看法的缺陷。教师在制定问卷时,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问题说清楚,使学生正确理解,较快完成。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爱好,以及对教学的要求等具有较好的效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卷信息,及时调整内容、方法,放宽内容和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提高课的效果。

3 体育教学信息反馈的途径

作为体育教学的信息来源于多种途径:口头讲述、动作示范、手势信息、运动情感及其他一些辅助手段。如挂图、幻灯、电视、电影等。反馈的信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体反馈,即本身的各种感觉、知觉。二是教师反馈,即教练员给予的信息。由于教师特殊的角色作用,学生对于来自教师反馈的信息往往十分关注和信任,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重点性以及积极性。这些信息反馈到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后,经过多次循环往复,学生才能形成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行为的控制能力。

4 体育教学中反馈信息的调节

反馈调节方法有以下几种。

4.1 掌握信息的特点与适用性,运用迁移规律指导教学

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涉及的范围很广。根据迁移规律是否发生及迁移的效能,可把迁移分成三类:即正迁移(又叫积极迁移)、负迁移(又叫消极迁移)和零迁移。如在跳高与跳远技术的学习中,在助跑的速度、节奏等方面就存在着正迁移的关系。但在学习了蹲踞式跳远后再学习挺身式跳远时,其腾空动作将会形成负面迁移。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了解不同动作的技术特征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利用正迁,减少零迁移,防止负迁移,更好达到教学目标。

4.2 针对学生练习效果,依照同步信息反馈的传输规律施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为三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以自己为被试对象,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过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4.3 运用反馈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根据记忆时间与遗忘规律特点,教练员给予学生的反馈信息从时间上可分为同步信息(即在学生完成动作过程中给予)、快速信息(即在完成动作20 ~ 30min内给予)和滞后信息(即在练习或测验后给予)。教师要根据信息传输的规律把握好时机,及时给予反馈信息进行调节。如类似小步跑,高抬腿跑这种周期性的练习内容,采用“同步信息”法,可使学生在反复练习的动作过程中连续不断接受教师的指导,及时调整动作至最佳状态,比学生做完后静止在那儿听教师的指导要好得多。

反馈矫正的作用,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动力因素起强化作用,同时还可以矫正学习行为,使之得到调节、改善、利于预期目的的实现。在运用反馈矫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3.1 反馈矫正需及时准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反馈矫正”为核心,一步一步回头,一步一步对照,使学生及时得到纠正,避免教学失控现象,也避免了学习上的“错误积累”,避免差生出现难以进步的局面。

4.3.2 反馈矫正要层层深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实施一个目标都通过提问,回答或笔答等评价手段获得反馈信息,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矫正。

4.3.3 反馈矫正要新异多样反馈方法的新异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原地掷铁饼,旋转掷铁饼时,对两个动作要领的巩固若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若采用多种方式比方说让学生手持树枝或乒乓球拍等器械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身体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让学生既活动身体又动脑,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体会。学生往往感到其乐无穷,兴趣倍增。

4.3.4 反馈矫正要实施愉快的情感教学情感激励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不良情感矫正,切忌讽刺、挖苦。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 论

在教学活动中,教是客体,学是主体,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故教师不能只顾教,不管学。而用以学生学到、学会、学精、学深为目的,去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低微,当然更不能因循守旧,只重结果,不要过程。教学信息反馈是来自学生真实情况的反映,是学生的心声反应,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既要勇于并乐于搜集信息,又要善于整理、归类、分析、推理大量的反馈信息,进而及时、有效地赶紧教法,调整内容,吻合教学,提高效果,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课改课题,不容忽视。

5.2 建 议

目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不适应教改的需要,观念陈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时代要求终身体育,学校体育课不应仅仅传授单一的体育技能,而应把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加以重视,体育课要充分吸取各方面的信息,要敢于“放”,善于“放”。敢于“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利用反馈信息,选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锻炼的能力;善于“放”,就是教师要根据掌握的信息,确定“放”的内容,把握“放”的时机,选好“放”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015-02-23

查满银,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业余训练。

G82

A

1674-151X(2015)03-091-02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矫正动作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社区矫正期限短期化趋势探讨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动作描写要具体
浅谈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第5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