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力合一”的角度浅谈羽毛球运动
2015-11-29李亚杰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李亚杰(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 730000)
从“三力合一”的角度浅谈羽毛球运动
李亚杰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当前国内羽毛球运动存在着一种偏重于研究其运动对人体作用表层物化的问题,而对其内在的、提高人素质的深层次问题探索的还远远不够。面对这种“重物轻人”的体育现象,思考国际社会竞争的中心从“科技”向“文化”的转变,结合国内体育“以人为本”的发展潮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三力合一”的角度研究羽毛球运动,旨在为高校羽毛球运动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羽毛球俱乐部或健身场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三力合一物力外力心力
羽毛球运动因具有自娱性、观赏性、锻炼性等特点,深受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喜爱。长期以来,羽毛球运动的研究与实践,注重从生物科学的立场,主要以外力为中心,去探讨研究,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体育专家和学者,开始探索“三力合一”的竞技运动理论,羽毛球中的“三力”是指物力、心力、外力,“三力合一”的羽毛球理论中的物力,是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是心力与外力相互推动的结果;心力是外力与体力联系的“桥梁”,外力通过心力的传导才能使人体的机能在羽毛球运动中产生具有冲击性、延续性等人性的力量;外力实质是一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力,又称“无形力”,因为人们普遍对羽毛球运动外力的看重,使得这种“无形力”是被人所忽视,但是这种“无形力”在羽毛球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却是非常关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物力、心力、外力在羽毛球运动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对“三力合一”的认识
吉林体育学院的宋继新教授在《竞技教育学》一书中提出 “三力合一”理论,依据医学上对于其结论的透析,得出竞技运动是一个由人完全支配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三力合一”理论的研究不够全面,只注重于对有关生物学竞技原理的探究,但是一个完整的“三力合一”原理应该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竞技中的物力,简称体力,它是通过人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以及物质奖励等激发出来的体力,是人的心力与外力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竞技中的心力是人凭借认知、情感、意志和道德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是外力对物力产生作用的“中介”。外力是人通过自己的心理、语言和行为,积极改善环境,从而获得外界给予的支持力,它只有使运动员的体力(物力)训练与恢复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并通过强有力的心力沟通,才能对运动员的物力产生积极的作用[1]。
2.2三力合一的羽毛球运动
2.2.1羽毛球运动物力的形成与发展(1)羽毛球运动物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物力是指以运动训练为媒介加强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的一种能力。其本身就是人体的各个器官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能力。[2]羽毛球运动中最重要的能力的就是体力,作为竞技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人的心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人体素质的一种表现方式,对羽毛球运动项目的开展起着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羽毛球训练的现状还是以挖掘人体机能和运动现象为中心,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人们缺少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方位,研究开发具有人文精神的体力。
(2)提高体力的措施。
现在许多运动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归属,同时也直接区分了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高低,无论是在球类运动还是在田径运动中都亦是如此。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不仅要练习技术,还要加强身体体力的锻炼,这是训练中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与赛事上积累的经验,人们在身体体能方面的训练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意识到体能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在训练中将发展身体体能作为第一要素,然而却忽视了对运动员心力和外力的探究与训练。如果物力通过“心力”而展现出富有人性美来贯彻羽毛球动作,那将会使羽毛球运动成为人、物并肩的形体之美,通过心力来展现出的物力与外力的相互协作,更能使运动员在场上产生巨大能量,发挥更高的水准。外界环境相呼应(与外力连通),能产生“场”的共鸣,会产生更大的力量,从而达到富有人性的羽毛球运动的体力。这样,研究羽毛球运动的体力,也要兼顾它与心力和外力的整体效应产生的效果。
2.2.2羽毛球运动心力的形成与发展
(1)羽毛球运动心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心力是指靠情感、意志和态度激发出的精神力量,它是通过物力表现出“隐形力”。[3]例如,人在处于不利局面或陷入极端困难时产生的超乎常人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保证羽毛球运动员冲破阻碍,发挥良好的竞技水准,更可能是超越自身极限的内在驱动力。人们在参与羽毛球运动中,自身的身体体能、运动技能、战术运用、及对运动的把握能力,只有在稳定的心力承受能力的参与协作下,才能更好的得以体现。
(2)提高心力的措施。
羽毛球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运动,不仅对运动者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羽毛球运动中的许多动作的难度也非常高,以至于运动者很难完成这些动作。所以,要求羽毛球的运动者必须具备超乎寻常的毅志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完成日常的训练工作或比赛任务。毅力是一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动摇、持之以恒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更是每个运动员的优良品格的展示。羽毛球运动能培养人们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竞赛,还能增强人们的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毅志力,这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很有好处。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全面的技术水平,灵巧的战术变化,使世界羽坛迎来了“中国时代”。运动员在困境中拼搏的精神,或在表演中的技巧,这些都与心力作用有关。根据有关资料的调查显示,人的成功与否,智商占(IQ)20%,情商(EQ)占80%,这样突出说明心的引导力在日常训练和竞赛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成绩优异的运动选手因为缺少心力,在赛事中使得身体机能和潜在的能力无法发挥出来,这样也就导致其水平不如那些与自己身体机能相近的选手。在竞技赛事中,对于运动员来说,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灵活的战术,稳定心理是至关重要的。这三要素既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这就决定了它们三者必须同时存在。
2.2.3羽毛球运动外力的形成与发展
(1)羽毛球运动外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外力是指人们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所激发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是利用外界环境,借助心力,传达到人体所迸发的一种特别的力量。例如,运动员受周围的人的影响,而周围的人反作用于运动员,使运动员产生一种无形的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著名教练曾说过“创造一个支持环境”,周围环境给予运动员的无形的力量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提高“外力”的措施。
羽毛球比赛中整个技术动作和战术的运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造型奇特,复杂多变,出人意料,这种方式展现出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具备艺术的吸引力。因此,提高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的文化含量的措施是很重要的。在羽毛球训练中,不仅要开展技术能力的练习,还要着重提高运动员的素质练习,通过充足的技术准备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挑战,向现场观众和裁判传达自己,以此来拥有周围环境带来的“外力”,达到理想的运动成绩。此外,重视在羽毛球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也是很好的措施,“生命是教育的重心,教育是生命的命脉”。教育要依赖于生命。“三力合一”的羽毛球运动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完善人的重要举措,重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更好的发挥运动员的全面能力。
3 结语
“三力合一”的羽毛球运动理论是以有关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理论基础,全面、和谐地提高人的身、心、群素质,来提高羽毛球运动的水平。作为羽毛球运动的管理和训练人员,不能只注重对运动员体力的开发,而忽略体力、心力与外力协调、共同发展的作用。“三力合一”的羽毛球运动是当代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人的三种力,即体力、心力与外力,这三种力并不是等比例反映出来的,也不是按照固定模式反映出来的,而是受不同训练条件,不同训练任务,周围的环境,以不同的比例形式反映出来的,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三力合一”理论应用到的羽毛球运动中,因其独特的运动性质而将走向提高学科建设与提升学科社会地位的前端,而且它对群众健身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修订本)[M].长春: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7 4 -9 5.
[2]王俊山等,竞技运动谋略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8-230.
[3]徐冰,人之动力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517-518.[4]张燕,论提高羽毛球训练水平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 (4):15-17.
[5]笪井绪海.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2009(6):25-26.
[6]姚楠.中国羽毛球的发展.2008.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