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促进职教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①

2015-11-29许志惠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职校职教心理健康

许志惠(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州 213000)



体育课堂教学促进职教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①

许志惠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0)

摘 要:国家教育部指出学校体育应该以所有学生为对象,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适当、适时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教育,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自我鞭策、自我指导,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锻炼中,保障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对职教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行为干预,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和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职教学生心理健康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之一,常州市的职业教育也在全国领先,通过调查职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或单亲家庭,他们有的娇生惯养;有的意志薄弱;有的承受压力较差;好多家长只是片面地让孩子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面临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的影响,导致不少职校学生不经意地体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对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完善,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实践,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和乐观、健康向上的个性。

职教学生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面临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不适应课程发展,为此通过适当、适时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教育,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自我鞭策、自我指导,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锻炼中,才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1 研究方法

1.1访谈法

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程模块选项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随机抽取学生发现,在学生们中存在有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良心理反应,并希望能从教材、教法、课堂互动、教学环境等方面改进体育课堂教学。

1.2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以明确高职学生的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感受的现状。对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名样本学生发放《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6个月后再次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为该文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不良心理反应的调查结果

体育课堂教学里所说的心理障碍是“学生在学习的认知与适应心理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疾病的一种症状或轻微的心理异常”;因为学生个体在身体素质、意志、情感、成长环境、个性等方面都有差别,所以在开展一些有一定危险、难度系数的动作时,学生会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使得少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指定的教学内容,而且他们的负面情绪会波及到其他同学,致使教学无法按进度进行。

2.1.1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恐惧心理分析

在体育课堂中,对某一具体环境或体育活动引发害怕心理,即单纯性恐惧障碍最为常见。对模块班171位职校学生进行选修课项目抽查,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一项对自己最有心理恐惧障碍的项目,显示前三位的是:38.0%的学生选择了器械武术;有22.2%的学生选择了跆拳道;14.2%的学生选择了体操。由此可见,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个别选修课项目出现的心理恐惧一定要受到广泛重视。

2.1.2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逆反心理分析

逆反心理指的是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某一种事物反感、讨厌,举动和事物发展的正常趋势不符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模块班171位职校学生进行体育选修课项目抽查,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一项对自己最有逆反心理的项目,显示前三位的是:39.1%的学生选择了田径;有21.1%的学生选择了体操;15.2%的学生选择了排球。由此可见,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个别选修课项目出现的逆反心理一定要受到广泛重视。

2.1.3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焦虑自卑心理分析

焦虑自卑往往是由于某些无法确定的因素所形成的模糊的、令人烦躁的情绪。焦虑对学习、训练都有影响,如果焦虑水平过高就会产生负作用。研究期间教师通过和学生的访谈以及在体育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有些职教学生因为身体素质较弱、运动能力不强、体育基础没打好,在教授技能知识和学习时通常会遭遇困难,不能熟练掌握老师教授的技巧,这些因素都会让他们产生心理自卑和焦虑的心态。

2.2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结果

2.2.1利用体育教材资源渗透学生心理发展

体育课堂中选择教材内容要适合职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层次了解学生,对其进行剖析,掌握学生的体育兴趣、喜好、态度、心理状况、体育技能;通过游戏教材、球类教材、跆拳道武术教材、健美操舞蹈教材、发展身体素质等教材让学生自主选择,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2.2利用教学方法渗透学生心理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是体育教学中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表现,是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渗透情境教学、互动教学、体育游戏、激励教育、竞赛教育等活动方法来增强学生在体育学习时的能动性、自觉性以及创新性,培育、塑造、拓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能力,让职校学生能够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品质,达成身心均衡和谐发展。

2.2.3利用体育课堂互动渗透学生心理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包含以下特点:广泛的空间、学生身体的活动性、学生人际交往的多边互动性、运动技能学习的复杂性,这就确定了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富于变化的,所以教学当中发生的意外性生成事件非常多。意外性生成事件包含着很多心理健康教

育因素,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课堂中各类不断变化、有意义的信息,以此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铺垫。

2.2.4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渗透学生心理发展

体育教学环境是老师和学生长期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环境的好坏能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阳光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能让学生一直以乐观、平稳、愉悦的心态生活,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运动,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会体育学习的愉悦,不但能够学习运动知识和技巧,还能够维护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内心积极向上,避免因自身的坏情绪影响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

3 结语

(1)通过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不良心理反应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职教学生在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在他们进行某些体育项目的学习和练习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恐惧、逆反、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2)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结果显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体育教材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相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都有利用职教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鑫.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8(8):63,90-91.

[2]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1):18-21.

[3]曾四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88-90.

[4]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111-113.

[5]张小田.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81-83.

[6]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168-169.

[7]熊亚红,王家彬,虞荣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5):75-77.

作者简介:①许志惠(1979,1—),男,江苏常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062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062-02

猜你喜欢

职校职教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