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头族”:活在气泡里的世代

2015-11-28王金婷

检察风云 2015年23期
关键词:低头族小叶气泡

王金婷

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我们可以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看电子书,可以使用手机网上购物,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分享自己的状态,可以用手机GPS定位……手机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过利弊并存,现在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已经形成手机瘾,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谁是生活的主角

过分的手机依赖,其实也是一种瘾。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软瘾(soft addiction):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依赖的情绪。表面上满足情绪释放,实际忽视、阻塞内心的真正需要。手机瘾看起来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实际上瘾欲的心理不可忽视。

软瘾这个词,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Judith Wright提出,他说:“这些习惯好像没什么危害,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在获取短暂的快乐之后,它更多的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麻痹真实的情感,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习惯上的软瘾与物质上成瘾一样不可忽视。一些学者已经发现,那些对于某种行为成瘾的人的大脑多巴胺受体中,有和吸毒者差不多的变化。一些调查也发现,手机成瘾的人通常是高焦虑,失眠一族,有些甚至当手机不在时会心慌发抖,感觉内心空落落的没有着落。

“役物不要役于物”。手机是为人提供生活便利的物质,人是主体,要使用它,让它为人服务,而不是受其限制,受牵绊于它。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却被手机所牵制,手机成了生活中的主角,人反而成了被手机控制的对象。

小叶是一名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在公司做行政工作,每天的事务很多,而且比较零散,对手机的使用和依赖也比较严重。经常是多任务同时进行,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但是小叶还是每隔几分钟就看一下手机,刷一刷朋友圈、微博,习惯性地在手机上划划弄弄。导致工作上经常出错,玩手机打断了原来的工作思路,再回到工作上有时忘记刚刚在干吗,接下来要干吗。小叶也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也试着自己克制一下,忍住不去看手机,然而只要一段时间不看就觉得心慌慌的,人也很焦躁,,忍不住地想去看,甚至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努力控制自己却一次次失败,让小叶的情绪更加烦躁。

类似小叶的例子现在不少,很多办公室一族都习惯在办公的间歇拿出手机刷一刷。本来觉得是自己利用零碎的空档时间放松一下,但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控的手机依赖。走在路上、地铁上随时可见低头一族,戴着耳机,看着手机。如果问询,为什么要玩手机呢?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无聊啊。坐公交车、地铁,还有一些闲散的碎片时间,手机是打发无聊的最好工具。

细想下去,为什么会无聊?无聊到需要借助外物来填补,来帮助自己消除不舒适感呢?其实根源在于注意力,当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时候就会觉得无聊。回想一下当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不会有无聊空虚感,反而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随着社会越来越追求快速高效,需要将注意力分散到多个任务上,就越难对一件事情保持专注,久而久之自然会浮躁、心烦意乱。而对手机的依赖已经侵占了当一个人独处时自我调节注意力的功能。很多人很难安静地独处,无聊的感觉蔓延到令人窒息,必须干点什么让自己放松一些,但问题是已经逐渐忘记了如何靠自己的心智来调节,更多的是直接拿出手机。除手机依赖之外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在越来越多的时候忘记了该如何正确而有意义地集中注意力。

便利与替代

“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是人类智慧发展的重要标志。手机,是人们制造出来便利生活的工具,它的责任是被了解和使用。

便利不代表替代。手机有很多功能非常便捷,比如通讯录、GPS,在享受它方便的功能性时,我们逐渐忘记了自己的能力。现在有多少个电话号码是靠背能按得出的呢?如果没有导航,去过的地方在脑海里会有位置储存吗?记忆力是人类大脑可终身发展的功能,多尝试自己的记忆力,而不是仅仅依靠手机的存储记忆。

固定时间查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看手机的固定时间,如无电话铃声响起,不去主动拿手机。其实细想一下又有多少事情是需要我们时时刻刻马上关注回复的呢?即便晚一些也没什么,如果真的是急事对方也会打电话来联系。安心地在非手机时段做当下实实在在的事,这是我们需要去做并且可以去做的。

提升注意力。手机的依赖让本来已经很零碎的时间更加零碎,在小块儿的时间里忙碌的人们更难持续保持注意力。比如工作的空档,有一个简短的时间空白,可以站起来活动一下,或者回顾一下自己刚才的工作,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内容等等,而不是马上拿起手机填满自己。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尽量地全心投入,有助于注意力的提升。

有些人经常会忘记是否锁门,是否关了空调等等细节,大多是因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心不在焉的。所以不妨尝试多感官共同加入,帮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比如关空调——拿起遥控器的重量感和触感,抬头看着正在运行的空调亮着几个提示灯,“滴”一声按下按钮的声音,空调收起风板的声音。这样一个动作中,触觉、视觉、听觉都加入其中,全神贯注的行为是不容易被忘记的。当注意力提升的时候,每时每刻都专注于当下,自然也不会时常惦念着手机了。

低头与抬头之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这句流传久远的网络语看似调侃意味十足,却真实且心酸地反映了现实问题,即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手机虚拟的交往,而对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与人际关系关心更少。

小张刚参加完同学聚会回来,本以为这么多年没见的老同学见面一定要好好聊聊,一起回忆大学时光,问问现在怎么样。回来之后小张很失望,也很失落,觉得没有联络起曾经的感情,而这其中都是手机在作怪。聚会期间,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拍菜品、拍合影,接着开始发朋友圈,开始晒微博,然后频繁点开查看留言、回复留言,忙碌得一塌糊涂,根本没时间聊天。偶尔聊天也是心不在焉,总拿出手机看一看。小张开始觉得很愤怒,就不能放下手机好好聊聊天吗?!但他发现似乎大多数人都如此。他不明白,为什么不愿意跟近在眼前的老同学说说话,却乐此不疲地跟手机那头的人互动呢?

手机通信的发达原本是让人与人之间更亲近,可以打电话甚至远程视频,可以知道远方朋友的生活状况,然而对手机虚拟人际的过分看重,反而疏远了身边的亲人朋友。类似小张这样无声的饭局在生活中也不乏少数。节假日回家陪老人吃饭,年轻人会习惯性拿出手机;朋友聚会开始还说几句,慢慢地就陆续拿出手机。

手机好似一个无形的气泡,将自己和周围人隔离起来。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Kenneth Gergen)把酷爱使用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一样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六英寸屏幕上。在气泡中过自己幻想的世界,不愿意落回到现实的生活。

在手机的人际世界里看起来忙忙碌碌,有很多留言要回复,很多朋友状态要点赞,但内心世界却是更加孤独的。这个时代什么都快,可是感情恰恰是最快不来的事情。手机帮助人们快速地建立联系,快速地给予回应,这样的情感容易浮躁,飘在表面,不踏实也没有根,内心的孤单相比之下更加的明显。手机用一份虚拟的热闹掩盖了内心深处的愿望,就好像夜晚的霓虹闪烁,但站在街角的一个人更显寂寞。

“低头族”是对手机依赖一族的形象称谓,不管在哪里都低着头,看手机。想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第一步要先抬起头,看一看周围真实的世界,去感受自己的存在和周围的温暖与美好。

抬起头,走进生活。闲暇时间低头刷手机而忽略了真实的生活。有的人会觉得等车、坐车的时间很无聊,如果愿意把眼睛从小屏幕移到大生活,会发现更多的趣味。公车站台旁边的树伴随着季节更迭,开花了,落叶了;地铁里形形色色的人,每一个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这样的发现脱离了手机的隔绝,更贴近生活。

身边的亲近更温暖。手机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交流,核心的需求是人与人的亲密,手机不能代替亲密关系。与家人朋友相约见面聊天,花上一下午的时间,慢慢地聊,内心收获的亲近和感动是踏实的,在这不急躁的时间里,自己的寂寞和孤单会被消融。

试着与自己独处。一个人独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我们更靠近自己,更能够去深入思索的状态,也许这样的思考并不快乐,但这是了解自己的必经之路。手机像一个闯入者,在它所带来的虚假热闹中,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所以,给自己一点时间,安静地与自己相处吧。

栏目主持人: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猜你喜欢

低头族小叶气泡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冰冻气泡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地铁站点名批评“低头族”
气泡泵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