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研究
——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
2015-11-28朱艳
朱艳
(四川文理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四川 达州 635000)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研究
——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
朱艳
(四川文理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四川 达州 635000)
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优势突出.对其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论文研究,可以透视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揭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内容、探索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趋势,对展望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类型和参考文献四个维度来全面把握论文的基本现状.
硕士论文;教育技术学;培养质量;研究方法
1 引言
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有9个博士后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近年来,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2];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领域研究深入,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收录论文数据居全国师范大学前10位[3].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硕士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水平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具体体现.论文选题是否新颖、研究内容是否明确、研究思路是否清晰、研究方法是否合理等信息能反映出研究生培养的总体思路、创新性和质量性.每次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检查和验收、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研究生培养质量抽查等均以研究生的论文作为重要依据之一[4],表明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是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
2 研究结果
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收录学术论文的最大网站之一,研究样本是在中国知网上“以校名和专业”为检索关键字,再以“年份”进行排序选取.其中2009年选取了21篇,2010年选取了24篇,2011年选取了18篇,2012年选取了34篇,2013年选取了26篇,共123篇硕士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
表1 研究样本表
在参考彭慧、周彩霞、焦建利、杨丽霞、李世改等国内学者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方法、手段,本文从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类型和参考文献四个维度来全面把握样本论文的基本现状.
2.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一种工具,指明研究过程的一般程序、步骤和准则.研究方法是一种手段,用来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
美国Thomas C.Reeves教授曾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我国由于教育技术学起步较晚,对研究方法的讨论不多,主要有李克东教授编撰的《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胡隆主编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导论》、何克抗和李克东主编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专著.李文光、张文兰、何克抗、徐晓东、殷飞等学者对研究方法做过一些研究,但每个人的侧重不同、分类不同.
本文对各篇硕士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汇总.看出所用研究方法层出不穷,每年都有研究者使用新的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访谈+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等都有使用.部分论文使用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教学录像分析法、实物收集法、教育行动研究法、费兰德斯课堂教学互动分析系统、口语报告法等,仔细研究这些方法可以看出它是其它大类里的一种,只是根据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分类,让读者从研究方法就可了解其研究内容.从而可看出近年来学者在不断的创新与探索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2.2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能集中体现一个学科的研究体系框架,能反映该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实践领域.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内容及为广泛.样本论文选题涉及到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学理论及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媒体及技术的应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多个领域.
图1 研究内容分布图
从图1可看出123篇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媒体及技术的应用两个方向,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占23%、媒体及技术的应用占25%;其次是教育技术学理论及应用和现代远程教育两个方向,其中现代远程教育占18%,教育技术学理论及应用方向占14%;最后是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发展研究方向各占10%.可以看出,硕士论文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技术理论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这也可看出西北师范大学对硕士生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
2.3 研究类型
通过论文的研究类型可以获得论文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形式.针对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类型多样化的问题,李文光、张文兰、吕巾娇、李世改、蒿景兰等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研究类型.在借鉴美国Georgia大学的Thomas C.Reeves教授的分类框架及我国学者的研究类型框架,将研究类型分为五类,见表2.
根据上述研究类型的分类,对论文的研究类型进行了归纳与整理.近五年的硕士论文研究类型主要集中在开发研究、解释性研究、实地研究三个类型,理论研究在逐年减少,实地研究在逐渐增加.从而可看出近五年来的硕士研究生不只停留在理论的描述层面,更加注重实践层面,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这就再次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图2 研究类型分布图
从图2可看出研究类型最多的是实地研究,有39篇,占研究样本的32%;其次是解释性研究,有36篇,占研究样本的29%;再次是开性研究,有31篇,占研究样本的25%;接下来是理论研究,有14篇,占研究样本的11%,最少的是评价研究,只有3篇,占研究样本的3%.
2.4 参考文献
也叫引文,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著录,通常附在论文、图书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5].引文分析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产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它运用数量统计方法,研究文献群体之间的数量规律[6].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硕士研究生吸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研究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平均引用量能够客观的反映作者吸引知识信息的能力.从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近5年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引用参考文献数量都较高,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引用数量增加,大致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硕士研究生对学习的热情、吸收信息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这充分体现学生的水平越来越高、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有不同的来源形式和载体形式.根据GB3496规定,文献资料类型分为:专著、期刊、学位论文、论文集、报纸、报告、电子文献等.对文献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阅读动态和文献来源组成,掌握各种文献资源的掌握情况及文献资源的使用价值.为了方便统计,本文将参考文献类型分为:专著、论文、期刊、电子文献、其它(论文集、报告、报纸、标准).
表3 参考文献统计表
表4 参考文献类型统计表
从表4可清晰看出,近五年来引用专著基本维持在11%左右,就2009年和2011年有所下降;引用论文基本维持在8%左右,就2009年和2012年有所下降;引用期刊2009到2012年呈上升趋势;电子文献的引用基本呈下降趋势,其它的引用基本维持在1%左右.只是一些特殊的研究内容才引用报纸、标准、论文集等.
从表6可看出,专著和期刊是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主要类别,随着年份的增长,期刊呈上升趋势.这就符合了期刊发行周期短、实效性强、适合引用的特征;专著发行期长、实效性不强、应合理引用的特点.电子文献基本呈下降趋势,这也符合了网络资源信息分散、变化多端、杂乱无章、可靠性差等特点,应减少使用的特点.
3 结语
通过对西北师范大学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论文研究发现,硕士研究生们吸收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创新能力越来越高,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他们不光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更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研究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且界定更贴近研究方向,从研究方法就可看出其研究内容;研究类型更加清晰集中;参考文献引用实效性强,格式也越来越规范,特别是2013年的参考文献格式最为规范,按专著、论文、期刊、电子文献分类列出.
从而可看出西北师范大学对硕士研究生要求越来越严格,其培养质量越来越高;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引领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http://www.nwnu.edu.cn/cate.do?cate=0038.
〔2〕http://www.nwnu.edu.cn/cate.do?cate=0038.
〔3〕http://www.nwnu.edu.cn/cate.do?cate=0038.
〔4〕钟振国,邓家刚,姜建萍,李曼莉,杨美春,梁金葵,杨思源.加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的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7-118.
〔5〕张静.引文、引文分析与学术论文评价[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1):33-38.
〔6〕卢石,牛敬莹,刘文娟.从论文的引文分析探讨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文献需求规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7-10.
〔7〕马启龙.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0(5):24-28.
〔8〕李世改,孙卫华,李红梅.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 (1):30-35.
〔9〕杨丽霞.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 [J].现代教育技术,2007(9): 41-45.
G243
A
1673-260X(2015)09-02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