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生态观:目的、定位及意义*
2015-11-28蔡旻君李小涛
蔡旻君,李小涛,李 芒
(1.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教育技术生态观:目的、定位及意义*
蔡旻君1,李小涛1,李 芒2
(1.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教育技术多元化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技术生态视野的研究便是其中一支。近年来,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一系列社会科学领域,同样也倍受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的青睐。由于教育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比较浓厚,因而学界对教育技术的关注也更多是探讨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而对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性质研究比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自然科学属性下关于教育技术的观点和理论。这就使得教育技术生态化思考“有其事,无其名”,少有文章对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明确界定。以此为目标,文章借鉴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讨论了教育技术研究转向生态化思考的缘由、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概念以及生态学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以期有益于后续研究。
教育技术;生态观;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技术学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同时,教育技术学界不免有对教育技术发展方向提出质疑的声音,教育技术学如何发展,已然成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遭遇”了教育生态系统不平衡和教育资源的短缺、冗余与低循环、低利用率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由于教育系统因素的复杂性、模糊性等原因,教育技术学所遇到的某些问题,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学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不断寻求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来解决其问题。杨开城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所面临的困境源于教育技术学自身理论功能与教育实践的理论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将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技术原理的技术来研究,将教育系统看作是教育技术的技术过程所产生的技术结果,就必须扩大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更广范围的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1]。国内学者多以生态化的视角去审视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生态化视野研究日复有加,借鉴生态学的观点,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审视和阐释教育技术学问题,必然会给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诚如李聪明所言:人类的思想如果以生态学的思考为重心,则以上问题都会产生新的思考方向,朝向符合生态原理的方向发展[2]。
一、目的:为什么要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当前教育技术生态观研究概况——“有其事,无其名”
南国农先生曾说:“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3]。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国内,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资源库,以教育技术、生态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188篇文献,这些文献有不乏博士硕士论文,也有期刊杂志论文,其中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以及《中国远程教育》和《外语电化教学》等主流期刊都有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关注,这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用教育技术生态观来进行研究,正好印证了南先生所说的“先有其事”这一说法。但是,目前由于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因而没有个人能将其完整地阐述,故当前仍没有到“后有其名,再有其学”这一层面。以往的研究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捅破了教育技术学生态视野的窗户纸,也只是“后有其名”的一部分,还需要广泛地去研究。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4]。生态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5]。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解释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即“教育生态学”。将网络和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则始于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6]。鉴于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 Ecology)[7]”的概念作为研究互联网生态的指导。
通过搜集并整理近几年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以生态观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却没有从全局理论的高度提出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也没有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例如,在《教育技术学的生态观研究》里面,作者仅以生态观的观点来解释了计算机在学校教育应用的问题[8],而没有将生态观纳入教育技术学大范围,即把教育技术学的各个要素考虑进去。在《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当中更多的是讨论关于学习资源的生态观的问题,提出了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模型;《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中作者重点论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观以及强调普遍联系性为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思维[9],其重点是运用哲学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没有深入探讨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然而,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目前已有文章或多或少都对教育技术生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例如杜娟[10]等通过生态视野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进行构建,余胜泉[11]等通过生态观的视野论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问题,梁丽娟[12]通过生态观视野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语言测试深度融合的问题等,这些案例无不表明,教育技术生态观“后有其名”也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二)学科交叉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教育技术生态观可以认为是一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往往会大范围引发学科研究范围的变革,促进该学科强有力的发展。例如,16世纪瑞士医生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开创了医疗化学(现在称医药化学)领域;17世纪笛卡尔将代数学和几何学结合开创了解析几何;18世纪里希特将数学与化学相结合,开创了化学计量学之先河;19世纪化学家们把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相继产生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等学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影响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如信息哲学、文艺美学、进化金融学、行政环境学、应用伦理学、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会计学、网络语言学、生物信息学等数种学科。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领域的大多数学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北京诺贝尔奖论坛上,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教授在《信息技术背后的科学》一文中指出:“常常当不同学科、不同理论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时候,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可用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学科的交叉结合”[13]。生态化思考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丰富和完善。
二、定位: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为什么是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的交叉
1.教育技术学与某一种自然科学有关系——系统论观点的支持
联系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事物是联系的,因而其才可以构成系统。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4]。若以此论之,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自然都属于同一系统范围内,它们都是学科领域范畴。依据联系的观点,教育技术学必然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有共性或者联系(至于是不是生态学还待定)。但事实表明,教育技术学处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位置且教育学已经有以生态学观点来进行研究的范式,这种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是一种派生类属关系,对于教育技术生态学的研究不言而喻,系统理论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理论基础。
当然,系统理论的观点仅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空间与可能,教育技术学经过多元化的发展,不得不让研究人员对各门学科产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联系与否的论证,还需要教育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
2.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有关系——教育生态学观点的牵桥引线
“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 of Classroom)[15]。我国的教育生态学最早在台湾地区展开,20世纪7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尝试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75年,维新书局出版了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被认为是我国研究教育生态学最早的著作;1988年,陈敏豪在《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一书中专门写了“教育与人类生态”一章,试图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思索、探讨现代教育问题,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系统研究之先河[16]。当前,教育生态学已在我国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而纵观人类科学,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三是思维科学。教育技术学中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学习等研究可以概括地说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支撑下的研究。而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系统当中,教育技术同样处于该系统之中,并且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中孕育而出的新学科,既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知识构成了人类全部领域的知识,那么以此而论之,教育技术也就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某门学科有着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即可以用某种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或阐述教育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
进一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态学的观点在教育中的研究促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既然有教育生态学,而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是不是具有教育技术生态学的观点——教育技术生态观?因此,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否存在当然是可以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代表以下假设。
图1 教育技术学的领域
图2 教育学与生态学
假设1:人类的知识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定被包括在三种知识领域范围内(黑色多边形代表教育技术学(左)和教育生态学(右)),教育技术学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内某门学科有一定的联系。
假设2:教育学与生态学形成了交叉性学科——教育生态学,教育学可以与生态学相结合,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学内部各个学科与生态学的某些学科有联系和关系。
(二)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
1.“学科”+“学科”=“二级学科”
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对学科的结合产生这样一种思考:两个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科必然属于其中某一学科或属于这两个学科,即成为他们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不可能与其处于同一级,成为同一级的学科。但是事实表明,上述思考是正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学都属于二级学科,都是教育学与某学科结合形成的二级(或次一级的)学科。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学科也都属于交叉学科,也属于二级学科。因此,可以认为:学科与学科的结合,会产生属于某一学科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
2.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
由于生态学(代码0713)属于一级学科,且在教育学当中已经有教育生态学也属于二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自身处于二级学科的位置,其与生态学所结合的学科必然不是二级学科,甚至不能成为一种学科来看待,只能认为是一种方式方法来看待,且某一门学问若能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范围以及概念系统等内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其目前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因此,笔者只将其称为教育技术生态观或者教育技术生态化视野的思考方式。
(三)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中心问题是探讨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形成中的教育生态学内部的概念比较广泛,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与整体的生态学环境(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之间的相互关系[17],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18],以及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心趋向于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效能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个体生态与群体生态的关系[19]等认识,虽然教育生态学内部认识不一,但是基本认识与取向还是比较相同的,即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那么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释教育技术现象,解决教育技术问题的观点,把生态化因素渗透到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当中。换句话说,教育技术生态观,即运用生态学观点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借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解决教育技术的诸多问题。
三、意义:教育技术生态观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教育技术的生态化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既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技术在自然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又为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科学实证主义屡屡冲击思辨哲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其学科地位一直不稳,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学科[20]。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对教育技术学认识的补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科学,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技术也一定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所构成的领域里面。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巨大的发展充分证明,教育技术也应该深入吸取其他学科优势来发展自己已是既定的事实。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在《礼论》中说“两者相持而长”[21],本意为荀子对“礼”的看法,但结合实际表明,不同学科相结合对学科自身也有一定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思维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因而它也适用于分析教育技术应用过程和教育信息传播对象,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原理解释、说明某些现象,表述某些规律,使我们对某些现象的本质加以认识[22]。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已经有所萌芽,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在教育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所涉足,因此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学科研究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从新的视角认识了教育技术,同时又为教育技术作为交叉性学科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引入教育技术的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新的视角,为解决某些教育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MOOCs对高等教育课堂、教育生态的影响等,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观点。如上所述,我们不妨简称之为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教育技术生态观仅为教育技术学在生态学上的延伸。与此同时,笔者也不禁产生这种思考——教育技术学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自我:其一,教育技术生态观在切实用到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时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其二,生态学的观点既然可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某些问题,那么是否存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问题?如果存在,又会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么说,即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三)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
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人们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而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可以用于解释设计动态的学习资源,要求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动态的、高利用率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孤立的、静止的、低重复率的资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习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部分。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对他对教材编排的思想充分证明了他把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当做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来看待的。“每一次学习过程应该看似与原来一样,却在形式上已经螺旋上升”“看似与原来一样”,即为可持续性;“螺旋上升”,即为发展(动态性的体现)。
(四)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为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产生了以教育技术生态观为基本模式的思考方式,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全面地思考、联系地思考和公开地思考[23],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组织形式,同时也为学习者思考方式给予了一定的启迪。例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思维发展等;在当前网络资源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借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等。再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等领域应该遵循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原理等,生态观的引入,还为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生态位的观点认为,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24]。利用该观点,我们对技术进行“物种”化考量,即在教育系统中,不同技术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盲目配置、浪费、短缺和地利用率等问题。生态学的诸多观点都能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或观点,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
(五)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影响
如上所述,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就教育技术生态观本身而言,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围绕教育技术生态观又可以提出教学生态观、教学设计生态观、学习资源生态观以及课程生态观等诸多观点。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学,这种方式可能会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行为和范式中去。教育技术从创立起初,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就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特点[25]。生态学观点的进入对于教育技术来说也无异于新型技术入驻教育技术一样。
(六)借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6],又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这一层层递进的关系证明,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教育的改革进而通过教育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技术复归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为同一系统中,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了一种自然、社会化的系统。生态系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原理,可以借鉴过来以解释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教育技术研究者以教育技术生态观为研究视角其实早已暂露头角,但基于全局观念提出假设并进行论证的文章尚且不多。本文提出假设并分析了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六种意义,以期能或多或少地引发教育技术工作者对生态观的关注。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文章仅阐述了教育技术生态观的部分观点,且由于教育技术生态观这一观点比较宏观,以及关于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目前仍没有完整、准确的定义,这在研究过程中对笔者无疑是一种责任与挑战。教育技术的生态观研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教育技术学本身,使得教育技术学自身理论更加完备,使教育技术拥有更加强大的学科生命力。同时,教育技术生态观也为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本文仅为抛砖引玉,以期后续研究者有更多的关注。生态观研究已经作为一种研究趋势慢慢地植入教育技术学研究当中,相信未来关于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将会更加夯实教育技术生态观理论基础,从而为学科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也正是我们教育技术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1]杨开城.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11-15.
[2]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3]南国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5]李振基等.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沈丽冰,孙涛,戴伟辉.网络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156-158.
[8]孙旻,武瑶.教育技术学的生态观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8):13-14.
[9]张豪锋,卜彩丽.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7,(3),13-16.
[10]杜鹃,王宁.生态视野下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63-69.
[11]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3-40.
[12]梁丽娟.生态学视角下信息技术和语言测试深度融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5):95-98.
[13]清华姚期智院士在2008北京诺奖论坛发表演讲[EB/OL].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1/201102252253357183 88912/20110225225335718388912_.html,2014-10-07.
[14]百度百科.系统[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aEXQB5YrQvho-AqGTZIX-mJEC2rZAl-PiSnS06P6JT824yWJ4BMKcBJtAQQu9GYs JDfNWMD2ZiOJk-pJdrd-_,2014-05-09.
[15]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6][18]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12-16.
[17]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33-37.
[19]刘尔明,张敦奎.教育生态学论纲[J].北方论丛,1993,(2):11-14.
[20]郑确辉.教育技术研究重实践现象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3):22-28.
[21]方勇,李波.荀子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Cremin,L,A.Changes in the Ecology of education:The school and the other educators[A].Husen,T.The future of formal education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schooling in industrial society [C].New York:BasicBooks Inc.Publisher 1980.
[24]张光宇,张玉磊等.技术生态位理论综述[J].工业工程,2011,(4):11-16.
[25]Michael Spector等.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6]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蔡旻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设计与评价(caiminjun@nwnu.edu.cn)。
李小涛: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1123792925@qq.com)。
李芒: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leemang@bnu.edu.cn)。
2015年8月1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The Ecological View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Purpose,Position and Significance
Cai Minjun1,Li Xiaotao1,Li Mang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2.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in a multiplex discipline form.And among these diversity researches about educa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the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view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member of it.In recent years,as a natural science,ec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 elds of politics,economics and education.And at the same time,it has gotten great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in the fi 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However,because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mainly connected to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in nature,its nature of natural science has been overlook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Thus a mature idea and theory about the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view of natural science nature hasn’t formed by now.And few papers have clearly de fi ned what the ecology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is.Targeted at this and based on the education technology ecology theor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 why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ims are turned to ecological thinking,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view of education technology,and the in fl uences that the concept of ecology have on the development education technology,which looking forward to be helpful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cological Vi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434
A
1006—9860(2015)11—0013—05
* 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中小学微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与应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KQN991302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