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主动作为弯道超车中的非船之花——武汉船机非船产业发展纪实
2015-11-28郑文婷邹小伟
■ 郑文婷/文 邹小伟/图
化危为机主动作为弯道超车中的非船之花——武汉船机非船产业发展纪实
■郑文婷/文邹小伟/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船舶配套企业的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主动作为,通过强化创新、调整结构,化危机为机遇,有效抵御了船市深度调整带来的巨大冲击,公司经济总量构成由船市高峰时船品比重超过70%,调整到目前非船比重超过70%,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军工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利用,创新调结构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以来,企业订单和经济总量以年均两位数的百分比持续增长。2014年,公司承接合同同比增长36.13%,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55亿元,公司人均年产值超过200万元,达到行业国内领先和国际一流水平。
海工装备:技术引领打造行业先锋
产业发展之初,按照有限、相关、多元的总体原则,武汉船机与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强力合作,以工信部立项项目——250T低压拖缆机装备研制为切入点,高调启动。公司总经理挂帅项目组,集中优势资源,全力研制国内首台250T低压拖缆机。2009年10月,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试验成功,标志着公司具备大型拖缆机批量配套能力,一举打破了大型低压拖缆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
成功迈开了“涉海”发展的第一步后,武汉船机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紧密融合,190T×9M大型海洋平台起重机、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等一系列海工装备相继成功研制。武汉船机开始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风生水起”,成功实现由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总包及服务商的华丽“蜕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武汉船机已形成包括甲板与拖带系统、海洋起重机、推进及动力定位系统、液货装卸系统和平台升降系统在内的多品种、系列化、集成化的海工装备产业格局,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类海洋工程船及海洋平台,其中大型低压拖缆机、自升式海洋平台液压升降系统、1300kNm转叶式舵机、大型海洋平台起重机及货油泵等产品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推进国家海工装备配套设备国产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年底,公司成功签订阿联酋三座海工辅助平台建造合同,约合11亿人民币的合同总金额创下公司单笔合同额新高。该笔合同是公司继与香港华晨集团合作之后,本年度签订的又一笔海工平台批量订单。此次签约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充分显示了公司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雄厚实力,这不仅是公司海工辅助平台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海工装备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面向未来发展,公司将坚持技术创新引领,打造海洋工程配套的核心竞争力,以交钥匙工程(EPCI)的集成配套模式,为用户提供集成设计、核心制造、系统总成的海洋工程配套产品和服务,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坚定做中国海工装备模块化配套和系统集成的先锋。
港口机械:老兵新传迎来发展春天
从1993年生产第一台港机开始,内陆武汉的地理位置限制成了武汉船机港口机械做强做大道路上的绊脚石,产业发展山重水复。
踌躇犹豫之际,柳暗花明。中船重工布局青岛海西湾,武汉船机顺势而为、乘势而动,以推进发展港机产业为主导,投资兴建武汉船机青岛海西湾大型制造基地,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港航设备制造企业,胶州湾绵延的开放性海岸线,延续了武汉船机的“港机梦”。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武汉船机青岛海西重机直接遭遇国内强劲对手的激烈竞争。知难而上,高标准上,是青岛海西重机的选择。从2008年正式投产以来,公司从实际出发,坚持用世界眼光看市场、用国际标准做产品,先后承制并成功建造了65T/70M岸桥、1600T龙门吊、250T全回转海上风电安装起重机、3600T浮式起重机、1800T桥式抓斗卸船机在内的一大批标志性产品,生产的门式变幅起重机已成批量出口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并首次以BT项目模式承担了武汉新港花山码头设备工程建设,实现了在经营模式上的重要创新突破。
在发展过程中,海西重机积极探索模式创新,2011年在上海适时吸纳成熟的港机骨干技术团队,成立港机研究院。2012年底,正式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3年至2014年成立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和陈蕴博院士工作站,为青岛海西重机创新能力搭建了坚实的阶梯。2013年5月,国内首个重力式突堤码头在青岛海西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7月,山东省首个涉外码头——海西重机自用涉外码头正式对外启用,标志着海西重机拿到了走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2013年6月,公司一举拿获烟台港集团和海南洋浦港两个项目,创造了公司成立以来单笔合同额最大、批次数量最多的港机订单,而且首次承接了技术含量更高的港口集装箱专业装卸设备——轮胎吊,填补了公司在轮胎吊领域的空白。2014年,公司以蓝色经济发展为契机,凭借公司的研发实力、制造能力、产品质量及码头发运通关等优势,一举中标韩国釜山新港、黎巴嫩的黎波里港等港机项目,进一步增大国际一线港口的市场占有份额。
短短几年时间,青岛海西重机在门座机、卸船机、龙门吊、浮吊等产品领域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港机专业生产厂家。
焊接材料:创新驱动领跑焊材行业
从2004年股份制改革至今,武汉船机铁锚焊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舰船特种焊接材料定点生产企业。近年来,公司“高效节能气保护碳钢药芯焊丝产业化”项目被科技部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项目”、“WH50-6A环保型实芯焊丝研制”项目荣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YCA系列特种不锈钢药芯焊丝研制”、“YCJEG50垂直气电药芯焊丝研制”、“高速平角焊药芯焊丝YCJMX50研制与应用”以及“桥梁钢配套药芯焊丝YCJ501-1”等项目荣获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高效节能焊钢药芯焊丝YCJ501-1”项目荣获武汉市科学技术奖。公司生产的重点产品在各类大型船舶、三峡永久船闸、“鸟巢”体育馆、央视大楼、西气东输管线、大型战略储油罐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如火如荼的发展背后是其灵活多样的模式创新驱动和对标一流的技术创新引领。在经营模式创新上,铁锚股份公司在成立不久,就从寻找市场突破入手,率先在中国造船最活跃的上海、江浙地区,成立了常州铁锚焊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随后继续北上布局,2005年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与中国造船旗舰大连船舶重工合作,成立了武汉铁锚大连分公司。2014年,在武汉船机统筹规划下,铁锚焊材收购常州旭尔发焊业有限公司,目前旭尔发新车间一期2万吨实芯焊丝生产线投资扩产即将全面完成。在技术创新方面,立足造船,着眼非船,强化“内引外联,为我所用”的原则,先后与乌克兰巴顿研究所、中科院沈阳金属材料研究所、武钢宝钢鞍钢等大型钢厂技术中心,以及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紧紧围绕国内外新钢种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参与新型焊材的研究,同主流钢厂建立“布一线”关系,即钢厂在开发新的钢材品种的同时,铁锚股份公司研发配套的新型焊接材料,为船用焊材向非船特殊焊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于2014年成功申请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发挥技术中心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的技术引领与产业带动作用。
经营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轮子,带动、带活了武汉船机焊接材料产业的大发展。不过十年光景,武汉铁锚股份由年产值几千万猛增至12个亿,由单一的船用焊材跨越为覆盖造船、石油管线、铁路桥梁、工程机械、铁路车辆、核电等多行业的国内焊接材料综合供应商,产品品种发展到十大系列百余种,公司获得专利数量稳居同行业首位,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公司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纪武认为,根本在于公司始终坚持把创新调结构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培育提升三种能力。
一是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以技术创新引领、支撑企业发展。公司本部技术中心是国家级技术中心,发挥龙头作用,按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体系要求,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辐射到青岛海西、铁锚股份、海润公司等子公司,完善母子公司技术中心融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化技术中心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以军工、海工、科研等产业为重点,把自主立项融入到国家战略项目,突破关键技术,实现重点跨越,把一批科研成果相继转化为新产品推向市场。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对标一流产品和前沿技术,开展武汉船机2025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形成持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机制。
二是立足行业领先,提升做专做精能力。做强做大做优的过程就是做专做精的过程,产业化的发展对应的是专业化的能力。要坚持以行业领先为目标,针对产业特点和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全过程培育打造做专做精的能力。对于相对独立的产业板块,如焊接材料、港口机械和桥梁装备,通过组建专业化公司,搭建专业化的平台;通过加强规划建设,不断优化产业能力布局,夯实专业化发展的基础;适应高端装备发展要求,完善制造技术体系,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并通过推行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推进产品设计和工艺优化,推广产品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以提升品质保证为重点全面推进实施精品工程;围绕对标提升创一流导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
三是坚持以我为主,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整合运用内外资源要素,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是做强做大做优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立足产业特点,坚持以我为主,通过引资引智、战略合作、构建专业性社会化协作体系等方式,使外部资源虽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突出核心制造、总装总试,实现由供应商向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转变。
沧海横流显本色,逐浪潮头竞风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武汉船机将继续以“服务国防、引领行业、奉献社会”为使命,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新思维、新举措适应和引领企业发展新常态,努力打造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企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