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不应“转向”

2015-11-28沈建光

中国外汇 2015年16期
关键词:转向财政政策发力

货币政策不应“转向”

沈建光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下半年政府还需加大稳增长力度,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结构改革等多角度入手,多项政策同时发力。

近期,伴随着猪肉价格的一路走高,7月,国内CPI有所回升,且反弹态势有望持续。对此,有观点认为,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将因此受到限制,未来甚至可能出现“转向”。但笔者认为,政府的政策不应被猪肉价格的上涨“绑架”,下半年仍应加大稳增长力度,使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改革提速三管齐下,才有望稳定经济。

7月,国内CPI同比上涨1.6%,创年内新高。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恢复性上涨,7月环比上涨9.9%,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通胀周期被戏称为“猪周期”,这主要源于通胀提升与猪肉价格上涨二者之间较高的重合度。以最近一次始于2010年下半年的通胀为例,当时猪肉价格上涨确是始作俑者,CPI自2010年7月突破3%之后便一路走高,到次年7月已上升至6.5%的最高点。而同期,央行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一年内5次加息,8次提高准备金率,以平抑通胀压力。

但笔者认为,此次“猪周期”的宏观背景与2011年存在明显不同。之前一轮的通胀周期中,不仅CPI一路走高,同期PPI、工业增加值等都表现良好。对比当前,GDP滑落至7%,为六年来新低;工业增加值不足7%,发电量几乎零增长;PPI持续41个月通缩,创五年半以来新低,种种迹象反映的是当前经济低迷、企业运行困难、需求疲软的局面。特别是在7月出口增速为-8.3%,进口增速为-8.1%,进出口双双回落,全年完成6%外贸目标几乎无望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货币政策的转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更进一步,笔者认为,政策不仅不应“转向”,反而需要更加积极。原因一方面在于,虽然政府决策层与市场均对GDP回落至7%已有所预期,但同期高频数据表现却不容乐观。例如,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几乎零增长,铁路货运量下滑一成,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房地产新开工呈负两位数增长,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滑等等。此外,考虑到上半年资本市场火爆,金融业对GDP贡献率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实体经济运行较差的局面。

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在下半年仍然存在着较大变数。当前,美元升值与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加大,势必挑战全球资本市场;希腊问题反复发酵,欧元区一体化道路存在着不确定性;新兴市场国家状况更加堪忧,特别是俄罗斯、巴西的经济都已经陷入负增长。考虑到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份额逐年上涨,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速下滑必将拖累中国出口。而美元升值及人民币相对非美货币依然强势的情形也将削弱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因此,预计全年进出口实现6%的增速压力较大。

从上述两方面看,下半年政府还需加大稳增长力度,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结构改革等多角度入手,多项政策同时发力,以防止经济硬着陆态势的出现。

其中,货币政策方面,切莫因单一猪肉价格上涨而谈及政策“转向”。考虑到今年资金流出的压力,降准已势在必行;同时,适时定向操作,如再贷款、PSL等都是缓解结构性矛盾的积极对策。财政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落实结构性减税,促进财政存量盘活。特别是应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置换额度,确保在建项目的后续融资确有必要,并予以支持与保障。只有财政方面更加积极,才有望下半年发挥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

当然,笔者再次强调,下半年经济能否企稳,关键在于改革措施能否实现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特别是在稳增长的同时,应加速推进有关财税改革、京津冀一体化、国有企业改革、一带一路、制造业2025等既能发挥稳增长作用,又能有助于调结构的改革措施。此外,还应重点防范金融与债务风险。

猜你喜欢

转向财政政策发力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