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司遗址十大看点

2015-11-28郎艳林

当代贵州 2015年30期
关键词:铁柱采石场山梁

编者按:海龙屯土司遗址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看点?记者综合近年来贵州省文物考古所海龙屯考古队的考古发掘成果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海龙屯土司遗址现存主要为明万历年间(1595—1600)的遗存,主要有城墙、城门、瞭望哨、军营遗址、窑址、采石场、校场坝遗址、水井遗址、“老王宫”遗址和“新王宫”遗址,以及城中道路等。遗产区面积160公顷,缓冲区面积1128公顷,总面积1288公顷。

城墙:环屯城墙长约5.8公里,其所围合的面积近0.4平方公里。城墙分宋、明两期,宋墙用页岩石片竖砌,整体依山势而筑,如平缓的地方是垂直竖砌,有坡度的地方则是带有一定的倾斜度,以防在修筑时垮塌,未发现使用任何黏合剂的痕迹。明墙由青石错缝砌筑,其中东部“一”字城墙形态呈伸展的“一”字形,墙上仅开有铜柱、铁柱两关可通上下。

关隘:现存关隘九道,屯前六关,屯后三关。屯前六关由下而上分别为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自外而里依次有后关、西关和万安关,两两围合成的瓮城,分别称土城和月城。

“新王宫”:建于屯顶西南侧山梁之上,官方称其为明代建筑群遗址,民间称其为“新王宫”。2012年考古工作者发现环“新王宫”城墙,框定了“新王宫”的范围,渐渐厘清格局。“新王宫”内出土的遗物包括作为建筑构件的砖、瓦、瓦当、脊兽、石构件等,以及瓷器(青花、青瓷和酱油瓷器等)、钱币、铠甲片、礌石、铅弹等共计上万件。根据《平播全书》和“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屯严禁碑”记载,其结构符合衙署的普遍模式,是海龙屯后期的中心所在。

“老王宫”:根据考古调查,认为此处是宋代建筑遗址,民间称其为“老王宫”,是与明代建筑群相对应。位于海龙屯中部的山梁上,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范围较广,部分柱础、踏道、堡坎等裸露于地表,瓦砾、青花随处可拾。

登屯古道:登屯古道位于海龙屯东部“一”字城墙内侧,自城门洞的铜柱关、铁柱关两关到达三十六步,现存古道保存96米,呈“之”字形曲折攀升。登屯古道大部分在陡峭的基岩上人工凿成,且台阶较高,台面呈斜坡状,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海龙屯的军事防御能力和利于排水。

三十六步:当地人称“天梯”,位于飞虎关前一段陡峭的山梁上,是登屯最险要的一道防线,用巨大青石和石灰糯米浆砌筑成三十六步台阶,坡度为45度,长55米,踏步台面为斜坡状,极难攀登,目的是强化其防御功能。

军营:处在“新王宫”西侧的一组倒“品”字形建筑,民间称“金银库”,三房中的居后者残破不全,居前两房两两相对,彼此对称,均系面阔三间的两进建筑,平面长方形,通面阔30.2米、通进深6.6 米。

瞭望哨亭:当地人称之为转山,位于朝天关北侧的小山包上,视野开阔,北与飞龙关呼应,南与朝天关毗邻,建于明代,是战时前沿指挥点。

采石场:在“老王宫”西南的地心石,系一泥灰岩石山,民间盛传其为“采石场”,2012年,贵州省考古研究所海龙屯考古队对该石山进行了局部清理,采石遗迹清晰可见,发现各类楔眼120余个,较明显者80余个。

窑址:在“老王宫”东北侧大园子一带,调查发现3座,并对其中一座进行清理发掘,出土大量砖屑及未经火烧的砖坯。所出砖块尺寸与“新王宫”出土砖块相同,部分砖阴刻“初一号”“十六”“验”等铭文,其年代下限为明代。

(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铁柱采石场山梁
铁柱与四嫂
相亲
废弃采石场华丽变身
采石场大变身
再写北山梁
Dyeing a “Blue Lagoon” black 染黑蓝湖
Dyeing a “Blue Lagoon”black
风,掠过山梁
走过山梁
铁柱与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