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悠悠过 物价降下来
2015-11-28张界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界
生活悠悠过 物价降下来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界
时间着实快,转眼又到了新年。海南是个慢生活的所在,无论海口,还是三亚。记得成都最早的品牌广告语是“快城市,慢生活”,后来重庆也打出“快重庆,慢生活”口号,再后来,广州、贵阳、杭州、西安、拉萨等省会城市也纷纷打出“慢生活”的招牌。
海南的慢生活与任何地方都不同,是天生的,骨子里的;不因年代、不因贫富——即便海口被国内某报评为“最难赚钱的城市排名第一”,海口也依旧不温不火,迈着其不变的步伐。也就是说,当“慢生活”被许多城市当做新生事物,甚至追求目标的时候,海南似乎在说:这算什么,我们一直都这样。
海南人生性中和慵散,恬适而内敛,且淡泊名利。用海瑞的话就是“不以誉喜,不以毁怒”。中庸的秉持与散淡的性格,构成了海岛慢生活的底色。一壶老爸茶喝得日上三竿霞满海面,喝得神清气爽月朗星稀。天热了,外地人没有空调没法活,而海南人把门窗一开,往凉席上一躺,照样悠然酣睡。
海南有些慢生活要素,是国内任何城市都无法企及的,比如空气质量,堪称“天然氧吧”。再说水,许多水源富含钠、钙、锶、偏硅酸、硫酸根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硒;海南的阳光与沙滩是最瑰丽、迷人的,是酣畅淋漓的,是铺张的,无须去巴厘岛、普吉岛,更不必长途跋涉投奔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那里有的这里全有。有了无与伦比的阳光、空气、水,剩下的似乎只有慢慢变老了。
世界总是不完美的,慢生活里也有着急的事儿,譬如海南的高物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南蔬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同比上涨12.56%,涨幅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了25.09个百分点。平抑岛内瓜菜价格,这几年政府没少操心,打响了一个又一个平抑菜价的“战役”。
如今一年过去了,收效依旧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海南菜价如此“高贵”?让慢生活变得不那么从容,以至于有些干着急?我想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环节被许多人忽视了,而这个环节对于四季高温的海南至关重要:低温仓储。
我省目前的瓜菜产销链为:农户→物流→批发→零售→居民,唯独缺少仓储。农民收完蔬菜,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找收购商家运走,否则就会烂掉,刻不容缓,以叶子菜尤甚。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当天采摘的蔬菜如果没有卖掉,第二天就会烂掉一半。而本地市场往往不能一天消化掉所有瓜菜,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岛内菜价贵,但依旧大量输出。以2014年冬季为例,我省规划种植瓜菜面积300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470万吨,其中出岛量将达345万吨,为什么要销往岛外?不销往岛外怎么办?没有仓储三天就全烂掉了。
有了仓储,不等于解决了全部问题。空心菜从4元降到2.5元一斤,还有人觉得贵,原因很简单:海南居民收入低。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58元,全国排名第18位,仅是上海市的一半左右。
只有好空气是不够的,“深呼吸”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而慢生活的岛屿也会时不时有着急的事。2014年12月15日,在征求对省委领导班子意见的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罗保铭开诚布公,“海南的物价偏高,这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有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作风不实,缺乏深入研究,缺乏管用可靠、执行到底的措施,我们应该检讨!”保铭书记诚恳表示,将尽快组织各有关方面深入调研,拿出管用对策,打出多管齐下的组合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
听了书记的表态,我是平静了许多,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在发展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