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15-11-28沙健孙

中华魂 2015年8期
关键词:游击战敌后人民军队

文/沙健孙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文/沙健孙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自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论大小,几乎都欺负过中国;而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也无不是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毛泽东说过,“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虽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但是,中国已经具有了新的以往所不具备的进步的因素。主要是,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它已经积累了两次革命的胜利和失败的经验,在政治上达到了成熟),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局部的人民政权即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权。总之,腐败的社会制度已经局部地被废除。中国已经“处于历史上进步的时代,这就是足以战胜日本的主要根据”。

由于处在这个历史上进步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成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才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这是抗日战争成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的崭新篇章的决定性条件。

一、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

1931年9月,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宣言》中,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之后,中共中央更在一系列的文告中,号召“工农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与当时国民党政权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国共产党还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年初,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南满、东满、北满、吉东等地崛起。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还在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共产党即开始了同部分国民党人进行武装抗日的合作。首先是“九一八”事变后同留存在东北的以原部分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的合作。其著名领导人李杜成了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后来还加入了共产党。1933年,又与原西北军领导人冯玉祥合作,建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其爱国将领吉鸿昌翌年加入共产党(后被国民党杀害)。同年,还与奉命开往福建“剿共”的十九路军合作抗日反蒋。十九路军失败后,其领导人李济深、蔡廷锴等继续与中共保持联系。党曾派宣侠父去香港,帮助他们建立中华民族革命联盟,呼吁成立“联合阵线,武装抗日”。

针对1933 年华北事变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蒋介石集团对日态度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新情况,中共中央提出,“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6年5 月,毛泽东、朱德发出要求南京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9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的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同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为推动抗日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共中央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1937 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7月9日,人民抗日红军将领率全体指战员致电国民政府,要求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驱。7月15日,中共代表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国民党。9月22日,该宣言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以抗日为共同目标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这个基础上,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终于发动了。

二、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

抗日战争发动以后,中国面临的最中心的任务,就是如何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中国民众动员和组织起来,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

从1937 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其政策的重点还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身上。但是,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害怕人民的广泛动员有可能危及地主买办阶级的政权,它所实行的是一条只要政府和军队抗战、不要人民抗战的片面抗战的路线。实行这种路线,抗战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

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由于日本侵略者暂时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对国民党开始采取以军事打击为辅、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它便开始“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渐转移到反共反人民”,在军事上“采取了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这条路线,更是只能把抗战引向失败。

毛泽东指出:“两条路线:国民党政府压迫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这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战争路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它的坚决执行者。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即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党的七大所概括的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路线。

在中国,当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他们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中国共产党派遣自己的党员、干部和人民军队的指战员深入敌后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创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地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了先进的革命阵地。为了减少地主对于抗日的阻力,党暂时停止执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为了调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党坚决赞助农民解决民主民生问题,认真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党继续带领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土地日益缩小,他们所能控制的只是少数城市和交通线。

为了实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中国共产党坚决赞助人民群众解决民主民生问题,以便推动各阶层人民积极地投身于抗日斗争,形成“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局面。党主张“动员蒙民、回民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抗日”。党还在知识界、工商界以及海内外华侨侨眷中积极开展工作。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革命武装,是人民的子弟兵,是抗日的模范队伍。这个队伍,坚持了党的绝对领导,完善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开展了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努力把进步的精神贯彻于军队之中,有效地密切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军政关系;除担负作战任务外,还从事群众工作和参加生产运动;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三结合的革命武装斗争体制,等等。这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抗战开始时的不足五万人,迅速发展到中期的十几万、几十万人,后期的一百二十万人,成了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坚力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实行的人民战争的路线,确实是战胜民族敌人所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的路线。

三、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应当采取何种战略方针呢?这是一个必须面对并加以回答的重大问题。

还在全国性抗战爆发的前夜,1935 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要打倒敌人必须作持久战”。1938年5月,他总结抗战十个月的经验,作了《论持久战》的讲演,指出中日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中日两国之间,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这场战争只能是持久战;而大国小国、进步退步、多助寡助的对比,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只能是属于中国的。他预言,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并且对这三个阶段中中国军队作战的主要形式,正规战(阵地战、运动战)与游击战的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转换等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国民党的政府军担负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主要进行的是正规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主要进行的是游击战。两个战场实行的是战略上的配合,即从全局来看,是共同进行反对日本侵略的作战;但并不是在每一场具体的战役战斗中实行直接的配合。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是独立自主地进行的。

游击战,一般地说,它历来是弱小的军队抵抗强大的军队、弱国对抗强国的有效的作战形式。不过,在通常的情况下,游击战往往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作战形式,在战役、战斗中对于正规战起着配合的作用。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曾经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即具有了全局性的意义,它成为人民军队作战的主要形式,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显示过神威。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作战形式,是基本的游击战,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人民军队首战平型关,进行的是运动战(正规战的一种)。此役歼灭日军千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人民军队在1940 年8月至12月进行的百团大战也是运动战。此役共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攻克敌据点3000个,破坏铁路474 公里、公路1502公里,并有大量缴获。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人民军队主要进行的是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求人民军队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敌人是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友军则是昨天的敌人、当时仍对人民军队怀有敌意的国民党政府军,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对于保存人民革命力量是不利的。稍有不慎,就有被敌人全歼的危险。如果这样,抗战的坚持和胜利都将成为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把人民军队分散开来打游击,可以充分地把敌后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并且依靠群众创造各种办法,最有效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抗战刚开始时,人民军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在内,总数不超过五万人,以这个数量不大的兵力去打正规战争,其作用是很有限的;但是用它去打游击,这五万人就成了五万个火种,散播到敌后广大的土地上,可以组织起千百万群众、点燃起燎原的烈火来,其作用的巨大就是难以估量的了。

事实上,在反侵略战争的各个阶段上,敌后游击战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战争的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却使得敌人不能保持其对占领区的牢固控制。这样,就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所以,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对于停止敌人的进攻、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的。

在战略相持阶段,游击战上升到主要的地位。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以后,它开始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在1939年和1940年两年间,华北地区的日军出动千人以上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就有109次,使用的总兵力达50万以上。由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责任,人民军队所进行的游击战也就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这个阶段是抗战时期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这个任务,主要是在这个时期由人民军队进行的游击战来完成的。到1940年年底,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已经发展到50万人,还建立了大量的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根据地(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冀鲁豫、豫鄂边、山东、皖东北、皖东、皖南、皖中、苏南、苏中、苏北、豫皖苏、东江、琼崖),加上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经拥有一亿人口。1944年春季,敌后战场人民军队转入攻势作战。他们已经抗击着全部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了抗日的主战场,对于坚持抗战、削弱敌人、准备反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关键性的作用。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在战略反攻阶段,游击战不再是主要的作战形式,因为只有进行正规战争才能达到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的目的,仅仅靠游击战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但是,这个阶段人民军队进行的正规战争是由游击战上升起来的,后者在相持阶段就担负了在反攻阶段向正规战主要是运动战发展的战略任务。正因为如此,在1945年8月反攻阶段到来时,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了120万人、民兵220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了19块。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胜利展开的。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 万余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伟大的永远辉映史册的贡献。

四、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领导敌后军民,通过开展游击战争,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创建、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即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是党在抗日时期工作的主要方面。与此同时,党还努力开展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工作。这是为动员全国人民实现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具体领导,先是主要通过中共中央长江局(1937年12月成立),以后主要通过中共中央南方局(1939年1月成立,周恩来为书记)来实现的。其主要任务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抗日救亡斗争;坚持国共合作,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阶层人民,开展民主运动,推动大后方各方面的进步和抗日文化工作的发展;发展、巩固党的组织,积蓄革命力量,等等。

抗战初期,抗日民主运动是以推动国民党坚决抗战和进行民主改革、争取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为主要内容的。鉴于国民党以“训政”名义坚持独裁统治引起各界群众的严重不满,经过中共和民主党派参政员的共同努力,国民参政会于1939年9月通过《请政府定期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行宪政案》。会后掀起了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这个运动提高了大后方人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民主党派的团结。其重要的收获即是第三党等六个党派联合起来于同年11月成立了统一建国同志会。该会经过改组,于次年3月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为便于吸收更多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组织,改称中国民主同盟)。民盟的创建,对于大后方的民主运动的发展是一个有力地推动。中共中央南方局对民主党派的联合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后,在周恩来等的领导下,1941年夏,中国民族大众同盟(一年后改称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民革”)宣告成立,其任务是在国民党上层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同时,国民党内的一些民主人士也开始联合,后来成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其主要活动也是在国民党上层开展工作。

由于国民党当局实行高压政策,1940年9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后方的民主运动曾经一度趋向沉寂。其后,国民党当局表示将在战后一年结束“训政”,实行宪政。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南方局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1944年上半年,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又在大后方许多城市兴起。

1944 年4至5月,日本侵略军发动打通中越大陆线的战略行动。国民党军的若干部队虽也进行过英勇的抵抗,但整个说来,它在为阻击日军而进行的豫湘桂战役中实行了全面的大溃退。大后方人民对此感到极大的愤懑。他们把这种军事上的失败归因于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和腐朽,要求民主的呼声由此变得更为强烈起来。1944年9月,中共代表林伯渠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个主张为大后方正在掀起的民主运动指明了一个中心的斗争目标,有力地推动了这个运动的深入和发展。

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都直接发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为抗战胜利以后形成人民解放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在全国各党各界各军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巩固、扩大这个统一战线,视为抗日战争坚持和胜利的一个基本条件,并以之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

中国共产党认定,在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的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联合抗日的原则;同时必须认清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在统一战线中自觉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始终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阵地”,主要的目的还在另一方面,这就是“为了发展阵地,为了实现‘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个积极的目的”。

正是遵循着独立自主的原则,党在统一战线中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中国共产党决定冲破国民党的限制,放开手脚,广泛地去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和开辟、扩大抗日根据地。这样,就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阻止时局逆转、阻止投降和分裂创造了条件。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为了争取中间势力,毛泽东指出,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我们有充足的力量”;第二,“尊重他们的利益”(如保护私人工商业、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政权、使参加政权的人员中中间派占三分之一等);第三,“我们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顽固势力是指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他们采取的是两面政策,即既主张团结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据此,中国共产党是以革命的两面政策即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来对待它的。具体说来就是:“统一不忘斗争,斗争不忘统一,二者不可偏废,而以统一为主。”“要有软有硬,有退让有进攻。但以防卫为主要形式。软到不要丧失立场,硬到不破坏统一。注意软硬的‘分寸’。只有这种斗争可以打破一切‘防共’的阴谋。”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针对国民党采取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方针和妥协倾向,为了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党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即自卫的原则、胜利的原则和局部的原则。尽管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期间,顽固派曾经发动过多次反共高潮,其中每一次都有导致全面内战和国共关系破裂的危险,由于中国共产党根据防御性的原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又注意斗争的局部性和暂时性,其结果就是不仅有效地打退了这几次反共高潮,而且继续地保持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这个事实,生动有力地说明了党的策略方针的正确性。

* * * *

抗日战争的历史生动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而且首先是最热烈、最忠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经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有了空前的壮大,党在人民中的政治威信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当时美国驻华使馆的“中国通”谢伟思、戴维斯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也曾经公正地指出: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在牺牲着中国的利益”;而“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据此,他们断言,“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介石)而属于他们”。“共产党人将成为最强有力的和最有建设性的统一中国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一个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猜你喜欢

游击战敌后人民军队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人民军队赞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治癌,深入“敌后”包抄
临阳联队的敌后抗日斗争
展军威扬国威——人民军队仪仗队、军乐团和礼炮队诞生始末
刘伯承首译“游击战”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红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