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油画的“互文性”研究
2015-11-28李海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401524
李海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401524)
当代油画的“互文性”研究
李海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401524)
当代艺术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上,艺术家通过直接引用、戏仿或篡改其它的美术作品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基于其它文本的遗迹或记忆进行创作,或是对之前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文本理论中被称为“互文性”。本文借助文本理论中互文性的基本含义对当代艺术中的互文现象进行研究,并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艺术创作的特性对其进行阐释,进一步尝试着对当代油画中互文性的具体手法做出有意义的探索性研究。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被翻译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它最早是出现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一种文本理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文学艺术批评和文化研究中最活跃的关键词。互文性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即文本之间的相互吸收和转换。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他文本的形式,任何文本都是基于其它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生成,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互文性不仅仅属于文学文本的范畴,它还涵盖了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领域,还涉及到电视电影、广告、互联网等新媒体领域。“可以说,只要有文本——文学艺术文本、科学文本、历史文本等等——存在,就有互文性。”1互文性研究已经超出狭窄的文本范围,进入到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
进入20世纪以来,现当代艺术中有许多艺术家通过借用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基于其它作品的遗迹或记忆进行创作,或者是对之前作品的吸收和转换,这种创作现象在文本理论中被称为“互文性”。在艺术领域,人们通常更愿意用隐喻的手法来指称所谓艺术中的这种现象,诸如:引用、挪用、拼凑、戏仿、人言己用,或者就是对话。其实,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艺术史上由来已久,我们纵观艺术领域上的一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了解它的一大特性:模仿与转换。例如毕加索的《宫娥》是对委拉斯开兹的《宫娥》的变体画,毕加索把原作完全解构,按自己的审美习惯重新创作,最后反复将各个元素搭配、组合、再整理,最终才完成这件作品。两幅画除了画中描绘小公主的内容还有点儿联系,绘画形式上完全迥异,委拉斯开兹是现实主义手法,而毕加索则是纯视觉符号的自律表现。弗朗西斯·培根改画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他依据自己的想象力将原作中的教皇改画成处于一种尖叫、挣扎、恐怖的状态,创作了一系列“尖叫的教皇”的作品。他们都是在借用前人作品基础之上,蓄意篡改原作形象,以恶搞、戏拟的态度颠覆了经典名作原本含义。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首先会以读者的身份“阅读”过大量的文本,他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以前的文本进行吸收和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前人的影响有时具有隐蔽性,无意识的造成模仿,但有些艺术家却是刻意为之,依据前人作品进行创作。自从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直接挪用、戏仿或者篡改美术史上的原作形象,并以此来创作新作品,这已成为他们贯用的表现手法。例如岳敏君的名画“改造”系列,王广义的“后古典”系列,王华祥的“整容”系列等。不仅如此,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各大美院最近五年的油画系毕业生展览上都有这类作品出现。这些展览说明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进一步延续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家比较青睐重要创作手段。
(图1) 王广义《后古典—蒙娜丽莎之后》1987年
政治波普艺术家王广义从80年代开始关注图式的历史寓意问题,采用了一种改写历史文本的方法完成他的“文化分析”和“图式批评工作”。在这一段时期他采用“修正”的手法对经典图像进行改造,创作一批“后古典系列”作品,如《后古典—马拉之死》2《后古典—蒙娜丽莎》(图1)、《后古典——马太福音》等。这些作品中具备了行为模式、成果、符号三要素,并将它们有机地拼凑到一起,产生新的视觉感受。王广义借用历史上经典名作进行“二次创作”,强调了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态度,对原作的“修正”所遵循的是内心最终的旨意,“修正”的工作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修正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肯定,修正必须要承担起批判的指责。它针对的现实既是文化的也是精神的。“后古典系列”的标题以及他对古典作品进行变体的形式就已经表明,作者是站在当代的立场上对古典文化进行重新认识,无论是《后古典—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变体),还是《后古典—马拉之死》(“马拉之死”的变体),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作者是在其中尝试着寻找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接合点,正如王广义所说,“这符号本身带有人类文化的历史性特质。”
除此之外还有严培明的《蒙娜丽莎的葬礼》是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图2)的恶搞。夏星的《在墨尼黑皮那科克美术馆借丢勒的头发》,夏星曾表示他用挪移的手法,把三个自己搬到一个场景中,之后悟出两个道理,一是创作的时候前人的一切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二是艺术家的创作一定要跟自己的生命体验一致。这种改造名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创作方式之一,历史上的经典名作也成为他们重要的创作素材来源。因此,当代艺术家无论是对传统经典图像的“整容”,还是戏拟性的模仿和恶搞,这些都是艺术中互文性的具体表现。
(图2)达·芬奇《蒙娜丽莎》1503年
当代艺术中的互文现象主要是艺术家引用艺术史上的现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包括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引用是将文本向外敞开,把文本与一个打乱其整体的“他性”进行对照,使文本处于多元和分散的境地。很多互文性理论的关键都与此相关,而互文性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去衡量这种开放所产生的创作效应。互文性理论打破了以往的终极意义的文本观念,将文本放在一个意义链条中进行阐释,更注重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互文性作为当代文化的一个新概念,为解读当代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注释:
1.李玉平.互文性新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高名潞著.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边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1](法)萨莫瓦约著.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李玉平.互文性新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高名潞著.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边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李海磊(1988- ),男,河南新乡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