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以钢琴曲《艾斯特庄园的喷泉》为例

2015-11-28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群众钢琴艺术推广研究中心6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李斯特喷泉

王 倩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群众钢琴艺术推广研究中心 610000)

音乐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以钢琴曲《艾斯特庄园的喷泉》为例

王 倩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群众钢琴艺术推广研究中心 610000)

本文从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的研究视角,对李斯特钢琴作品《艾斯特庄园的喷泉》作了初浅的分析。试图通过具体的作品管窥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的密切关系。

音乐创作;情感表达;艾斯特庄园的喷泉

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之间从来都有着不解的缘份,人的思想感情是音乐创作的主要起因和动力,音乐作品是人类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音乐作品创作的动机不仅仅是来自于认知的需要,更是基于情感抒发的需求,没有强烈、激动、真挚的情感状态,便不能进入很好的创作状态,顺利的完成创作的过程。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指出:“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该古文阐释了音乐是分别以噍以杀之声、啴以缓之声、发以散之声、粗以厉之声、直以廉之声、和以柔之声表达的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各种各样的心情,提出了音乐是由于人心被客观事物激发出了情感,再由情感引发音乐创作的这一观点。

而在西方,情感论同样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思潮。早在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就把音乐与人类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认为音乐能表现出勇敢和节制、愤怒与温和等品质和性情。而后,情感论在19世纪得到充分发展,并且成为19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想之一,堪称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理论支柱。一些浪漫派作曲家,如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舒曼、瓦格纳等的作品都是情感论的精彩体现。

音乐和情感的密切联系早就为古今中外大量成功的音乐论著与音乐作品所证明,现仅从李斯特钢琴曲《艾斯特庄园的喷泉》入手,以具体音乐作品为例管窥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二者的关系。

钢琴曲《艾斯特庄园的喷泉》创作于1877年,这个时期的李斯特已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老者,虽然在门徒的簇拥之下,心灵却倍感孤独。晚年李斯特由于深受孤寂与病痛的折磨,更加流露出对宗教的依赖,并在此时所作的一些钢琴作品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这首作品描写的是李斯特晚年最爱的住所——位于罗马以东40公里处的帝沃里小镇上的艾斯特庄园里的喷泉。但该作品又并不仅仅旨在对自然风光进行简单的描绘,其真实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作品选自《旅行岁月》第三集,是整部曲集中的代表作品,它以多变的音型和明亮的和声描绘了色彩斑斓的台地庄园喷泉:阳光下,水柱反射出耀眼的光彩,它们就像无数小精灵在快活地嬉戏。是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先驱。李斯特在作品第144小节处还引用《圣经》里的经句作为主题a的注释,该经句出自《约翰福音》第4章,耶稣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李斯特将这句话用自己的理解,以音乐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看出,他将“水”作为象征生命的载体,来表达其个人的宗教信仰。

该曲由短暂的引子铺陈过后,引出清丽的主题a,好似从刚山涧流淌出来的第一股潺潺清流,仿佛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一份美妙礼物。该曲主题a建立在#F大调主和弦上,旋律仅由do mi sol这三个音构成,给人以稳定、安适的感觉。该旋律节奏舒缓,在较高的音区开始,让人感觉空灵、神圣,配以的二分音符及四分音符震音作为伴奏音型,烘托出庄严稳重的气氛,象征着虔诚的信仰与安静的祈祷。这一主题代表着“神”。

主题b旋律中加入了更多歌唱性元素,如附点音符及三连音的级进,节奏显得没那么主题a那么庄严、平稳。该旋律在中音区以单旋律的方式展开,色彩较于高音区的主题a偏暗,显得更简单、更世俗化,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因此,这一主题似乎代表着“人”。

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a、b在全曲中多次交替反复,通过调性及伴奏织体上的变法手法,在主题形象与性格上进行发展与对比。最终,“人”的主题不停的向“神”的主题发展与追寻,之前的附点节奏等不稳定因素逐渐减少。到最后,b主题不再是乐曲伊始的单旋律形式,而采用八度音程在高音区以静穆安详的姿态奏出,节奏上也没有了附点音符的推动,更趋平稳。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斯特已经在通过这种微妙的音乐形态的变化手法,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的情绪转变,体现李斯特内心对宗教的皈依。

李斯特利用两个主题在乐曲中的对比与发展,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变化过程。他将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放在一起:a主题“神性”的情感,以及b主题“人”的情感。通过“人”的主题的不断追寻与变化,直到“人性”被“神性”所感动。人的情感内心经过不断的净化、翻涌,到最后的“人性”摒弃了世俗化音乐的干扰,以一种祥和的姿态显现。尾声部分“神”的主题经过bE、G、C、bA四次的转调,得以再次强调,音域不断降低,节奏不断放缓,最后再回到主调安静的结束全曲。似乎喻示着一切暗涌起伏的内心情绪终于在上帝指引下归于平静。

李斯特在其著作中曾经写道:“艺术家把感觉和热情变成可感、可视、可听,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可触的东西。天才用他所发明的新的形式来揭示自己的思想情感。”李斯特认为音乐是情感的容器,作曲家把自己的情感通过一定的作曲技法融入到音乐作品当中,当人们聆听或者演奏音乐作品时,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就传递给了欣赏者。同时,他也认为,音乐中一定要有真情实感,那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朽的的作品都是有着真实的、热烈的情感融入其中的。

通过对《艾斯特庄园的喷泉》这首钢琴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音乐创作是在对情感进行深刻体验之后,再将其进行选择、强化、加工的创作形式。情感是推动音乐创作的动力和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音乐家对情感的体验决定着作品的成败。优秀的音乐作品充分的、自由的表现人们的情感世界,全面地、深刻地展示人们的情感欲望,从而亦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和满足。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李斯特喷泉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音乐喷泉
喷泉冲凉
会移动的喷泉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