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玉米产量的气象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5-11-27陈素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产量玉米影响

陈素莲

摘要 利用2010—2014年交城县玉米观测资料,对影响交城县玉米产量气象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玉米;产量;气象因素;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87-01

经过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交城县秋粮主要以玉米为主。为了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应当稳定并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并对气候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控制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气象为农服务的相关措施,促进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生产水平。现结合2010—2014年交城县气象局提供的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对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1 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分析

1.1 播种及收获期

玉米是禾本科、短日照、C4作物,喜光,整个生育期对光照的要求较为严格。在日照时间充足、温差效应适宜的条件下积累的干物质量大。因此,选择适宜播期和及时收获尤为重要。在交城县,4月18日至5月10日为玉米的适宜播种期;针对玉米于9月16日左右成熟的情况,应当在9月18日前后进行收获。

1.2 种植密度

根据2010—2014年的统计情况,平均密度为5.11万株/hm2。平均单株籽粒重228.4 g,最重为260.88 g(2014年),最轻为206.25 g(2010年),二者相差54.63 g,按平均密度5.11万株/hm2计算,二者产量相差2 791 kg/hm2。因此,为了保证产量,在玉米种植上必须依据品种的特性选择合理的密度,如果无特殊要求,可以种植6.00万~6.55万株/hm2。

1.3 气象因素

近5年统计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正常的情况下,生长期的积温和日照成正比的关系,与玉米产量呈正相关,降水量和日照成反比的关系,即降水日数越多,日照时数越少[1-2]。玉米生长期平均积温为3 158.2 ℃,最高为2010年的3 340.3 ℃,最少为2014年的3 043.0 ℃,二者相差297.3 ℃,按日平均22.0 ℃计算,二者相差13 d左右;平均降水量为336.3 mm,最多为2011年的417.1 mm,较5年平均降水量多80.8 mm,较最少的2014年多126.5 mm;日照时数年平均为996.3 h,最多为2014年的1 077.7 h,最少为2012年的897.1 h。

1.4 灾害性天气

1.4.1 干旱。玉米在播种期内,有20 mm以上的降水,不但出苗快,而且出苗齐,则称为“正常”;雨量在14~20 mm之间为轻旱,个别种子出苗有困难,雨量在6~14 mm之间为旱,较多种子难以出苗;<6 mm的降水为重旱,绝大多数种子不能发芽、出苗。苗期旱会造成玉米秆矮、叶小,不利于光合作用而影响产量;穗期的旱包括常说的“卡脖子”旱,不利于抽穗,花粒期—成熟期的旱为“秋旱”,对玉米的籽粒饱满程度产生影响[3-4]。

1.4.2 冰雹。冰雹是危害玉米的主要灾害之一,可将玉米的叶片打成麻条、光秆,造成玉米植株倒伏,茎秆折断;籽粒脱落,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防雹、消雹措施,确保玉米稳产、高产。

1.5 玉米病虫害

气象条件是决定病害虫的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瘤黑粉和玉米螟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都会对玉米造成危害,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抽雄后,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时,一般温度20~25 ℃,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玉米大小斑病害、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大发生。玉米瘤黑粉病各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但以抽穗期表现明显且危害影响较大,前期干旱,灌溉不及时,后期多雨或干湿交替易发病。交城县气象记录发现,玉米抽雄前6月降雨普遍偏少,7—8月为降雨集中期,而交城县多数耕地为旱地或一水地,6月易出现干旱,使玉米抗病力减弱,7月多暴风雨,易造成伤口,导致严重发病。交城县5月温度基本适合玉米螟化蛹,降水适合时玉米螟发育期提前,羽化开始早,6—7月降水量决定玉米螟羽化开始早晚、羽化期长度,羽化期长玉米螟发生程度重,危害大,产量就减少。

1.6 田间管理

由于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平均历时140 d左右。玉米生育期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玉米苗期要保证苗齐,出苗不好的要及时进行补载,各生育期要适时浇水,同时进行灭茬、锄草、定苗。喷施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科学管理,为丰收奠定基础。

2 对策

一是玉米的适宜播种期应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初,不应过早或过晚。二是在玉米品种优良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株距以改变密度,平均密度应控制为6.00万~6.45万株/hm2,最高不超过6.55万株/hm2。三是在玉米品种和土壤肥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5-6]。四是应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生育期为140 d左右的优良品种,从而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五是玉米收获后,要及时进行脱粒晾晒,防止霉变或发芽,从而保证玉米的品质。

3 参考文献

[1]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等.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2010(3):18-22.

[2] 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23-125.

[3] 卢西旺.气象条件对泰安市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303-305.

[4] 宋卫士,王彦平.气象因子对呼伦贝尔市玉米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76-77.

[5] 张文宗,王鑫,康西言,等.河北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J].华北农学报,2008(增刊2):367-372.

[6] 王少杰,李琳,王锋,等.玉米花粒棒、多穗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种业导刊,2009(4):29.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量玉米影响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