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探讨
2015-11-27钟生根
钟生根
[摘 要] 中山市在过去的几十年依赖出口和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前外部需求疲软增速放缓,依赖出口和利用外资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型,推进对外投资是中山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中山市企业实力规模小、人才缺乏、信息渠道不完善,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走出去”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山市对外投资发展的对策是:政府层面应重视企业“走出去”,引导建立“走出去”企业组织和社会智库;企业在战略层面应牢牢把握“走出去”赢利的宗旨,树立全球眼光,梳理企业优势,寻找“走出去”突破口,积极引进培养符合“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战术层面应合理选择投资区域、了解投资对象国的政策法律和文化、抱团“走出去”、积极谋求实现本地化经营。
[关键词] 中小外向型城市;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Zhongshan has achieved huge success depending on exports and foreign capital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However, the external demand is weak and growth is slow now.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the growth pattern, so improving OFDI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he enterprises are small and lack of talent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channels. Meanwhile, the local government pay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going ou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going out" and guide local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busines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think tank. In the strategic level, the enterprises should firmly grasp the profit tenet of "going out", set up a global vision, find their advantages, seek breakthrough and introduc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At the tactical level, the enterprises should choose the investment area reasonably and understand the policy, laws and culture and actively realize business localizatin.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xport-oriented city, OFDI, enterprise
改革开放至今的近四十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期间,一些中小城市如中山、镇江、金华、南宁、威海等抓住机遇,实现了城市经济的飞跃发展。这些城市的典型特征是城市规模不大,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外展外向型经济,依赖大规模的出口和利用外资,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加上国外需求的低迷,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利用外资也受到其他国家和国内内地城市的竞争,利用外资增速放缓甚至下降。中山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无以为继,鼓励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实现更大发展成为中山市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
一、推进对外投资是中山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快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现实基础
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当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时,地区对外投资企业优势凸显,地区对外投资将迅速增加,中山市人均GDP2006年首次超过4750美元,之后人均GDP持续上升。经济的快速发造就了许多有实力对外投资的企业,这成为中山市发展对外投资的现实基础。
(二)依赖出口和外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无以为继
近年来全国的出口增速出现下滑趋势,2015年一季度全国出口增速4.9%,低于GDP增速。中山市出口增速同样下滑,中山市2015年1-4月出口增速0.6%,明显放缓。在一个更大的时间范围内,放缓的趋势更加明显。从2012年开始,出口增速持续低于GDP增速,出口对GDP的贡献持续下降。
在出口放缓的同时,利用外资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趋势,2014年全国利用外资增长1.7%,远低于GDP的增速。中山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从2006年起增速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个别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自2012年达到8亿美元的峰值后稳定在6亿美元的水平,依赖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无法持续。
(三)中山市经济发展亟需转型
当前外部需求持续低迷,粗放的依赖巨大外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时的要求,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夯实经济增长内在基础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外向型企业对中山经济贡献显著,实施“对外投资”战略,能够帮助外向型企业在直面国际竞争中迅速提高技术水平,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全球配置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弥补企业的劣势,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实质上全面提高外向型企业的竞争力,为中山市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endprint
二、中山市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山市对外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相比于出口和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一直是被忽视的,尤其是中小城市。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总额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效果不是很乐观,对外投资的发展过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从下表可以看出,就中山市来说,企业对外投资总体项目数少,投资金额低,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系统性、有计划地“走出去”的要求。在2008年之前,仅有的不多的几个投资项目多数还是建立销售,离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全球配置资源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从中山市2004-2013年对外投资数据来看,新增对外投资项目最多的是2012年,总共仅有22项,投资总额最多是2011年,投资总额12106.85万美元,单项目平均投资额最高是2011年的864.78万美元,某一个或某几个企业的对外投资计划就能显著影响中山市的对外投资统计数据,企业“走出去”缺乏系统规划。多数中小外向型城市的对外投资总体情况都不乐观。
2004-2013年中山市对外投资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二)中山市对外投资发展问题分析
1.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走出去”重视不够
虽然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有专门的部门管理企业“走出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并且在国家、省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引导下,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促进外向型企业积极“走出去”,但相比于对促进出口和引进外资的重视,对促进企业“走出去”明显不够。
造成这个现状有多重原因,客观上因为目前中山市企业“走出去”的项目较少,政府对企业“走出去”的引导和管理容易变得无的放矢,成效有限,导致相关部门对促进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不够。主观上,相比于促进出口和引进外资,企业“走出去”直接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在政府相关经济管理部门以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政策导向下,促进企业“走出去”自然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在“GDP至上”的短期目标指导下,地方政府缺乏鼓励支持发展当地企业“走出去”的内在动力。
2.外向型企业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1)企业综合实力有待提升。对外投资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垄断优势理论和折中理论,企业要想“走出去”经营并获得理想结果,企业必须拥有显著的优势。大企业缺乏是中山市外向型城市的产业现状,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中山的外向型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多数是贸易型和OEM型企业,如就中山市而言,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中山市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其主要优势是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对出口各个环节的整合,如果“走出去”优势就不明显了。而如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国碁电子(中山)有限公司等几家出口额排名前列的企业,是典型的外商投资型OEM企业,规模大,但自身的竞争力并不强,并且,这些企业的母体企业之所以投资中山,是看中了中山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离开中国,这种优势荡然无存,即使要对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也是以母国企业的名义对外投资。中山市目前有能力“走出去”并能“走好”企业数量有限,“走出去”状况很不理想。
(2)企业缺乏明确的全球化战略。虽然客观上的实力不够严重制约着企业“走出去”,但与中山市的经济实力相比,低水平的“走出去”状况还是明显不匹配。“小富即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相对谨慎,而在面对“走出去”获得更大成长同时也承担更大风险时,企业明显作为不够。在全球化风起云涌的时代,“走出去”是能够使企业在整合全球资源、利用全球市场的过程中迅速壮大的有效途径,这需要企业确立有效的全球化战略,从客观的结果来看,中山市企业多数缺乏明确的全球化战略。
(3)企业缺乏实施“对外投资”必需的人才。“走出去”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走出去”经营的人才既要通晓外语,又要熟悉东道国投资环境和经营业务。要知晓东道国的文化,了解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商务惯例及风土人情。这样的人才企业严重缺乏,这成为制约中山市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原因。中国目前的状况,优秀人才更愿意留在大城市,这使中小外向型城市普遍缺乏高端人才。
(4)企业对对外投资的信息把握能力有待提升。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不尽相同,对外商投资的政策也不同,就“走出去”而言,自身能力、优势固然重要,但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企业投资的国家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走出去”经营的成效,这要求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具备全方位把握国际信息的能力。中山市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全方位把握国际信息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走出去”。
三、中山市外向型企业“走出去”的策略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建议
1.重新审视“走出去”重大意义,重视企业“走出去”
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基础是地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水平,“走出去”有助于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加快技术进步,实现规模效应,紧跟国际技术、市场发展方向,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壮大。“走出去”是做大做强企业的有效手段,并最终为地方经济增长做贡献。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审视“走出去”重大意义,重视企业“走出去”,制定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有效措施,积极主动为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多种帮助。
2.引导建立“走出去”企业组织,加强“走出去”交流
“走出去”到陌生的市场经营,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通过引导建立“走出去”企业组织,让已经“走出去”并获得一定经验的企业和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加入该组织,建立长效的组织交流机制,让拥有“走出去”经验的企业为将要“走出去”的企业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走出去”的盲目性,未雨绸缪,有针对性的做好充分准备,降低“走出去”的风险,对于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来说,通过这种交流,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企业长远的持续经营提供帮助。endprint
3.尝试建立“走出去”社会智库,支持企业“走出去”
通过由政府组织相关人才,尤其是本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就相关问题展开研究、调研,将结果共享给企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理论和信息支持,为企业“走出去”的国别选择、经营方式等提供建议,一方面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效能,使少量人才为多个企业服务,解决人才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缓解企业为获取、稳定相关人才的费用支出,实质上支持企业“走出去”。
4.精心筛选“走出去”意向企业,培育“走出去”主体
在充分征求企业意愿的基础上,选取有“走出去”意愿的、出口额或进口额或进出口额排名前列的内资企业或内资控股企业,或综合实力较强,可以利用全球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内资企业或内资控股企业,提供适当的“走出去”探索资金支持,重点跟踪,充分交流,支持帮助解决这些企业“走出去”。
(二)企业“走出去”战略层面的建议
1.牢牢把握“走出去”赢利的宗旨
“走出去”本身不是目的,“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更大的赢利水平才是目的,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蓬勃发展,但“走出去”的赢利状况不容乐观,对于中山市的企业来说,“走出去”必须把握“赢利”这个根本宗旨,全面谋划,志在长远,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谨慎“走出去”。
2.树立全球眼光,长远规划企业经营
全球化为企业利用全球资源做大做强提供了机会,中山市企业错过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品牌建设做大企业的机会,决不能再错过当前利用全球化做到做强自己的机会,否则在长期的竞争中将被甩得越来越远。企业要树立全球眼光,在深刻把握自身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时刻跟踪国际市场、技术主流,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长远规划企业经营,寻求“走出去”发展的机会。
3.遵循从易到难的“走出去”原则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从出口开始,经营的主体在国内,风险容易控制,通过出口对国际市场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尝试在主要目标市场国建立销售中心,促进本企业产品的出口,提高本企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尝试在国外建立研发部门、零部件的生产部门、采购中心等部分环节,条件成熟后,可以考虑在国外建立全产业链企业,在国外投资先考虑跟当地企业合作,条件成熟后再考虑独资经营。对于以中国作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可以考虑现从国外厂商采购,慢慢尝试跟国外企业合作生产,条件成熟后考虑在国外建立独立的针对中国市场的生产基地。
4.梳理企业优势,寻找“走出去”突破口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拥有技术、管理、资金、声誉、销售、规模等全方位的优势,“走出去”会变得非常顺利,但很少有企业能够拥有这样的地位,对于中山市的企业来说拥有全方位的优势尤其不可及,这不能成为中山市企业放弃“走出去”的理由。企业可以凭借某一方面的优势成功“走出去”,例如依靠对某一种产品的品牌、口碑、技术的优势,企业可以尝试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以迅速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最大化产品的经济效益;进口企业可以依赖对国内市场网络的掌控,收购外国生产性企业或者跟国外生产商合作生产,生产的产品在国内销售;拥有某种产品成熟、低成本生产体系的企业可以考虑收购国外的技术、品牌和销售网络,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低成本生产相结合获得竞争优势。
5.把握企业产业链瓶颈,谋划“走出去”提升竞争力
“走出去”不单单是为了扩大销售或者获取技术,“走出去”还可以帮助企业如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解决企业某方面的瓶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要求企业能够深入分析自己的整个产业链,把握制约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例如原材料价格太高,而国外有良好的替代品,价格相对较低,而进口会使企业无法完全控制原材料的供给,则企业可以考虑自己在国外投资生产或者跟国外厂商合作生产;在研发能力偏弱,国内相关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优势;农业现代化企业可以考虑在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环境条件优越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以保证优质农业原材料和产品的供给。
6.积极引进培养符合“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
要在全球化经营眼光下,有意识地引进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为“走出去”准备人才。企业需要运用多种人才战略,在人才不可拥有的情况下,建立借用社会人才的有效途径,将人才在置于国际化背景下,提升人才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三)企业“走出去”战术层面的建议
1.基于投资动机合理选择投资区域
为了更有效地开辟国际市场,规避各种贸易壁垒,选择目标市场国或跟目标市场国建立了关税同盟且地理距离更能辐射多个市场的国家进行投资。为了获取技术,优先选择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进行投资,这通常也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力成本较高,基于技术获取目的的投资必须深度评估获取技术之后是否可以实现规模生产以摊低成本。基于资源获取目的的投资需要特别留意投资对象国对相关资源的管理政策。
2.深入了解投资对象国的政策法律、文化
对外投资巨大风险之一就是经营者已经习惯了母国的法律、文化,形成既定的做事方式,而如果按照既定的方式在东道国经营的话可能会遭受严重损失。比如劳动法,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比中国严厉得多,在一些国家解雇员工相当困难并且成本非常高,而在国内,解雇员工相对容易、成本较低。工作文化的不同也会给工作带来阻碍。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法律和文化,在实施投资之前准确评估因为东道国不同的法律、文化对企业在东道国经营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决定是否投资。在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当地法律,以东道国居民认同的文化方式经营,避免法律、文化的不同造成损失。
3.抱团“走出去”降低投资风险
优先选择已经有本国企业投资的国家进行投资,并且通过原有的投资企业深入了解投资对象的政策、法律和文化。选择在中国企业在投资对象国主导建设的工业园区投资将大大降低风险,同时因为工业园区内有多个本国企业,可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基于拓展市场目的的对外投资,联合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上下游企业一起投资以分担风险。
4.积极谋求实现本地化经营
实现本地化经营可以使企业迅速融入当地,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尤其以开拓当地市场为目的的对外投资,积极实施本地化可以加快当地对本企业的认同,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积极实施本地化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实现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外投资实现全球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裴长洪,郑文.国际特定优势:国际投资理论的补充解释[J].经济研究,2011(11):21
[2]郭娟.R&D、技术溢出及无技术优势企业对外投资[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6
[3]尹国俊,杨雅娜.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能力资源整合分析——以万向集团为例[J].财贸经济,2012(2):81
[4]成晓杰.中国OFDI动因、技术寻求与逆向技术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5):56
[5]谢光亚,催君.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动因分析[J].特区经济,2012(12):67
[责任编辑:王凤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