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因素调查
2015-11-27林乐迎欧阳娟仝宇
林乐迎 欧阳娟 仝宇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州市两所大学(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大一至大三的24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为研究工具,并运用SPSS1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及回避、焦虑两个因子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农村籍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显著高于城市学生(P<0.05)。结论:居住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问题的因素之一;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的指导,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回避及苦恼 影响因素
自2001年以来,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的社交回避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问题,其社交回避及苦恼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969 年,Watson 和 Friend 编制出社交回避及苦恼(SAD) 量表, 并广泛应用于学者专家对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中。大学生正处于社交活动、接受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害怕和回避社交活动,而导致学习与社会交往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工作学业能力与社会能力下降,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我们对赣州市两所大学(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展开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根据影响社交回避的不同因素提出不同的对策,以减少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现象,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和人际关系,使得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赣州市两所大学(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24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下发24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为97.95%。其中男生109人,女生131人;一年级76人,二年级86人,三年级78人;独生子女87人,非独生子女153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的测量工具为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AvoidanceandDistressScale)由Watson.D和Friend.R于1969年编制,用于同时测查个体的社交焦虑和回避行为。该量表含有28个条目,包括2个分量表: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社会人口学指标(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是城市还是农村、籍贯)等。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a.社交回避,指社会交往时的行为表现,主要表现在倾向于一个人独处,不喜欢或者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b.社交苦恼,是指在亲自参加社会交往时的情感反应,感到痛苦烦恼,非常不舒服。
每个分量表含有14个条目。评分采用“是—否”的方式,其中有14题为正向计分,14题为反向计分,控制了趋同效应的影响。
1.3安全感量表(SQ)
1.4操作方法
赣州市两所高校(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中分层随机抽样各160名被试,共320名被试,确保大样本实现样本的一定的代表性,用量表施测,回收数据。
1.5统计学处理
利用学校学生早自习时间,由经过心理测量培训的主试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等,被试答题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并采用SPSS14.0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统计方法主要为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结果:调查对象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及回避、焦虑两个因子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农村籍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显著高于城市学生(P<0.05)。
2 结果
2.1 240名大学生社交回避情况与常模的比较
此次调查的总分、回避、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值,说明此次调查对象的回避、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240名大学生社交回避情况与常模的比较(x土SD)
项目 x土SD 常模值 T值 P值
总分 11.01±5.03 8.03±4.64 9.192 0.000**
回避 5.21±2.79 4.14±2.62 5.933 0.000**
焦虑 5.80±2.75 3.92±3.1 10.613 0.000**
注:**.P<0.05
2.2 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情况比较
不同居住环境的总分、回避、焦虑分值比较的T值分别为-3.228、-3.340、-2.542,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居住环境的总分、回避、焦虑分值均具有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总分、回避、焦虑分值均显著高于城市。见表2。
表2 城乡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情况比较分析
居住环境 x土SD T值 P值
总分 城市 10.09±4.56 -3.228 0.001**
农村 12.20±5.36
回避 城市 4.69±2.70 -3.340 0.001**
农村 5.88±2.77
焦虑 城市 5.40±2.44 -2.542 0.012*
农村 6.32±3.04
注:*.P<0.05,**.P<0.05
3 讨论
3.1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常模的比较结果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水平上,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的总分及两个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常模,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由焦虑情绪引起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苦恼则为情感反映。一般而言,社交焦虑是引起社交苦恼情绪和回避行为的主要原因。就具有社交焦虑特质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缺乏自信、担心他人的消极评价、对现实的回避等与社会对大学生和大学生对自身的高期望值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寻求其他途径释放和摆脱紧张,寻找安全和归属感。
3.2 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情况比较
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总分、回避、焦虑的分值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居住环境的总分、回避、焦虑分值具有显著的差异。农村学生的总分、回避、焦虑分值显著高于城市,这是因为城市学生拥有较好的生活、家庭环境,这种环境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交往资金与社会支持,导致他们有较好的交往感受,因此,相对于农村学生而言,社交回避及焦虑偏低。
【参考文献】
[1]王艳芝.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3(28):235-237.
[2]廖星, 孙颖.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自信关系的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學校学报,2010(6):70-75.
[3]肖祥.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研究[J].职业时空, 2011(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