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新场上当尖兵 铁军队里炼好钢

2015-11-27李永翔

化工管理 2015年28期
关键词:革新班组班长

文/李永翔

革新场上当尖兵 铁军队里炼好钢

文/李永翔

我叫李永翔,是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建修公司东部检维修一车间钳工班班长。

我们班有17名成员,承担着吉林石化炼油系统5套生产装置近1000台(套)转机设备检修维护任务。中国石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吉林石化“严细实快”作风,建修公司“铁军”文化,为班组创新创造提供了丰厚养分。我们累计实施工机具革新73项,进口设备关键部件国产化革新150多项,通过技术创新节创效益20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革新场上当尖兵,铁军队里炼好钢”的班组革新理念。

班组成长靠带动,班长当好细胞核

我们坚持班组管理创新,实施“三级趋同管理法”:班长带头钻研新技术,骨干合力固化新技术,职工全员推行新技术,形成了“不怕贡献小、不怕效益少、就怕用心找”的革新氛围。

我当班长7年,对一个道理感受最深:如果把班组比作企业的细胞,那么班长就是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胞核。

去年8月,我们检修动力锅炉四台大型供水泵,回装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泵体和电机总也对不上。误差是允许的,但是只有1根头发粗细。第一天,我们整整干了13个小时,结果真让人泄气——一台泵也没对上。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上班快20年了,难题没少碰,能让这1根头发把我压垮?

夜深了,我还守着设备发愣。电机有四个支脚,只要把它们调整到一个水平面上,这个坎就算过去了。四个支脚就像四颗钉子刺得我眼睛疼,就是绕不开这个弯。我把资料翻了个遍,也没找到好办法。焦急、茫然,还有点不甘心,真是啥滋味都有了。就在这时候,一本《高等数学》封面上的三角函数解析图吸引了我,这是我自学大学本科的基础课,角度、平面,这些数学概念和现场的情景非常吻合,我感觉这张图好像就是为我画的。

我从三角函数第一章开始重新学,找公式、画草图、算得数。又跑回现场,比着电机支脚测尺寸。我很庆幸,没有把老师教的东西就饭吃。天蒙蒙亮,我终于交卷:在确定一个支脚标高的前提下,三角函数可以准确计算出其他支脚的基准值,答案找到了!重新开工不到一天,我们就把四台设备全部顺利回装。

后来,这个方法被命名为“李永翔作业法”。班组又相继创造了“设备转子快速定位法”“大型设备多支点抬高平移法”“滑跃式平面锉削法”,这些方法形成了“永翔班检修法”。班长向前一小步,班组前进一大步。

个个出手都过硬,擂台比武练精兵

我们始终坚持练兵培训创新,独创“练兵培训三支点”:开展擂台攻守,每人每年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超过200小时;绝活资源共享,推广新技术20多项;检修现场直播,摄制设备结构图片500多张,视频500多分钟。

我刚当钳工的时候,干活都是扳子拧、锉刀锉。随着装备技术的发展,扳手变液压,找正用激光,进入智能钳工时代。练兵培训三支点,支撑我们这个年轻的集体,学习和干活都像小老虎一样嗷嗷叫。

今年3月,公司举办离心泵找正技能大赛,我们班分到一个参赛名额。班组高手云集,派谁去?我的目光落到曹宽和鲁雨身上。

这两个年轻人是同一家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又都分给我当徒弟,算同门师兄弟。我把小哥俩找来,先暗中上劲:“大赛机会难得,你俩只能上一个,谁下来呀”?他们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没吱声,谁也不服谁。“那就打一场擂台赛”,我话音刚落,俩人蹦出同一个字:“好!”

每场擂台赛都由我封闭命题,骨干当评委,全班来观摩。这次,我选择谁也没碰过的7台机泵进行操作。

先考理论,成绩揭晓让人振奋,曹宽97分,鲁雨97分,开场就打了个平手。

再考实践,一平、二平……直到打出了惊人的六连平。擂台下面,所有的人都发出赞叹。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台机泵操作开始了,我和大伙伸着脖子等待评委报分,结果曹宽以1分的优势胜出,两人的差距也仅仅是的0.01毫米。

五天后,曹宽代表车间与19名强手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夺得冠军。颁奖仪式一结束,大伙紧紧拥抱在一起。

正是凭借勤学苦练,我们班培养出高级技师1人、技师2人、高级工10人。不管派谁独当一面,就是两个字:放心!

艰难险阻是淬火,砥砺成金炼好钢

我们始终坚持攻关流程创新,实行“三步攻关法”。一是把脉,设备出现故障,集中力量挖病根;二是会诊,遇到疑难杂症就开“诸葛亮会”;三是开方,用最有效的办法破解最复杂的难题。

攻关的路上总有磕磕绊绊,我们班坚定一个信念,没有艰难险阻淬火,就炼不出坚韧的好钢。

去年3月,柴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更换机械密封,专程赶来的外国专家拆装了好几次,结果设备还是漏。他们下了结论:密封件要运回国测试调校。

工厂不甘心,不到50斤的配件来回折腾一趟就得花50万,还得搭上三个月的时间。我们也不甘心,外国人干不了,不等于中国人也不行!

我找到工厂领导:“让我们试试,要是成了,就用不着花那冤枉钱。”工厂领导当时就乐了:“太好了,但是,我只能给你们48小时。”

我带着队伍进入现场,倒计时开始了。

密封件脑袋大、尾巴长,又装在设备里,如果是制造缺陷,毛病就在脑袋上。可谁也没长透视眼,咋证明这个判断呢?

“赶快制订调向安装测试方案,让脑袋露出来!”我下达指令。可是测试结果却出乎意料——配件完好,啥问题也没有。

10个小时过去了,外国专家连连摆手:“只有用我们的系统测试才是准确的,再搞下去就是耽误时间。”我没答话,冲着弟兄们说:“停下,开会!”

开场我只说了一句话:“不用外国系统,我们自己做一套!”大伙立即响应,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搞测绘,有的画草图,有的找材料。那天晚上,面对沉重的压力,没有一个人退后,没有一个人叫苦,在我们心里,只有为中国工人争气的信心和意志。

就这样,我们终于成功自制了压缩机测漏工具,不到5分钟,就准确发现了压缩机封头制造缺陷,消除后,密封件顺利安装就位。从接手难题到设备运行,我们只用了36个小时。外国专家握住我的手,说:“吉化工人了不起,中国工人了不起!”

我们修复了设备,抢回了三个月的生产时间。当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嘉奖令送到班组那天,很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听到设备有力地轰鸣。

今年4月28日,我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全体吉化人的光荣。我要带领班组在创新创造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无论有多少艰险、多少挑战,我们都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猜你喜欢

革新班组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班长的烦恼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每天一个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