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履职建言,期盼广西统筹聚力再创佳绩——台湾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赴桂视察综述

2015-11-27作者丨陈志阳李倩

台声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台资台胞经贸

作者丨陈志阳 李倩

视察团团长汪毅夫与广西区委书记彭清华

5月18日至27日,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为团长的台湾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团一行赴桂视察。全体13名台湾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此次赴桂视察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桂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在桂常住台商投资经营和生活情况、在桂定居台胞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广西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及沿海、沿边、沿江开放战略等方面的情况。

在南宁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范晓莉等专程到驻地看望各位代表。

在为期10天的时间里,视察团一行先后赴南宁、钦州、柳州和桂林等地,听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桂台两地经贸交流,以及《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实施情况介绍,走访考察台资企业,参观博物馆、规划馆,考察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重大建设项目等。

紧抓发展战略机遇 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5月19日,视察团一行在驻地会议室听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桂台交流交往等情况的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道喜主持会议。

自治区副主席陈刚就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桂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等有关情况向代表团做了介绍。他说,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区,2014年常住人口5400多万,有壮、汉、瑶、苗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7%,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陈刚介绍说,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广西区位独特、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等优势和特色,加快推进开放发展。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为广西跨越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一方面三区统筹建设,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发展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2014年广西实现生产总值增速为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较快增长。可以说,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通过积极进取、精准发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实现了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有进。

桂台交流合作取得务实成果

陈刚说,近年来,广西紧抓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特点,积极推动桂台交流合作。

人员往来及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据最新统计,台胞来广西累计已达343万多人次,广西赴台累计1.3万多人次。两地航班每周38个航班,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且增长速度很快,反映出桂台交流交往的潜力巨大。两地人员往来密度大、层次高,广西省级领导赴台已有30多人次,台湾政商知名人士来广西280多人次。广西已连续7年由党政高层率大型综合性经贸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在台举办经贸文化论坛,衍生出经贸、产业、教育文化、旅游观光、卫生体育、农林牧渔等众多领域的交流活动,形成双向、良性互动的生动格局。广西积极搭建了一批桂台交流平台,包括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少数民族交流周、大学生夏令营等。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1997年,广西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2009年,又进一步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0年,出台《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这些法律文件为桂台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2012年,自治区台办还成立投诉协调处,作为处理涉台投诉案件的业务部门,3年多来受理协调了500多件涉台投诉案件,结案率超过96%,成绩突出。

考察台资企业,与台商座谈

考察团一行在桂期间,先后考察了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康师傅—南宁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宇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愚自乐园、世外桃源等台资企业,以及钦南台湾农民创业园,这些企业具有涉及行业广、特色鲜明、重视环境保护和管理水平先进等特点。在与台商进行交流座谈中,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反映和要求,也就企业如何主动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农民创业园如何在发展规划、产品销售等方面主动探索,培植示范效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规模效益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

积极建言,期盼广西再创佳绩

代表们视察一路走来,抓住每次情况介绍会、座谈会、考察现场交流会等场合,与与会人员互动交流,积极建言。

代表认为,广西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议加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将自治区的发展主动融进“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中。积极争取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自治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主动推动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列入国家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力支持北部湾全面改革实验区在便利实体经济发展和跨境投资贸易上的改革创新。

代表建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希望广西利用区位优势和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对台资企业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鼓励培育自主品牌。通过采取清理、简化行政审批事项,规范收费和行政执法,放宽准入等措施,搭建融资服务、内销服务、法律服务、企业人才保障服务等平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采用宏观调控、奖励等措施,鼓励企业科技创新,鼓励淘汰产能过剩、技术陈旧的产业,促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代表建议,地方政府应对引进的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农业项目建议进行评估,在发展规划、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以帮助,培植示范效应,组织周边农民学习参与,促进两岸农民共同学习国家惠农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利用“百千万”计划,积极宣传推介北部湾经济区,将北部湾打造成吸收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就业的热土,成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提供辅导和培训的服务基地。

代表建议,希望广西继续重视和发挥定居台胞在联系两岸中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加强各级台办、台联等对台工作机构的力量;在台胞人才培养使用方面采取更多的政策倾斜,把综合素质好的台籍干部安排到党政部门锻炼,促进台胞优秀人才的成长。

猜你喜欢

台资台胞经贸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打造女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台资企业涌入大陆上市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