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学健 毛主席家乡派来的干部“亚咕嘟”!

2015-11-26李娜

中华儿女 2015年17期
关键词:藏族同胞山南雪域

李娜

古诗有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现任湖南省娄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的华学健,在2004年到2013年,从“鱼米之乡”来到“世界屋脊”,作为湖南省第四、五、六批援藏干部,在援藏一线连续工作了3届、9个寒暑。从隆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到隆子县委书记和山南地委副书记,3000多个日夜的坚守,3000多个日出日落的回望,华学健牢记省委、省政府的嘱托,把湖南人民的深情厚谊播撒在藏族同胞心中,在雅砻大地上树立了援藏干部的崭新形象,书写了藏汉团结的亮丽篇章。

“从无数段风雪路上与藏族同胞的携手并肩,我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离开西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雪域高原的美丽,藏族同胞的深情,都让我深深眷念、难以释怀。”已经离开西藏两年的华学健感慨地说。

2004年6月,华学健作为援藏干部第一次从富庶的洞庭湖平原踏上西藏这片雪域高原时,切身体会的是另一番风景:群山依偎脚下,云朵漂游身边,伸手可摘星辰,青天近在眼前。若说自然风光,青藏高原可以称得上大美圣洁;若论生产生活条件,这里就是一个极端艰苦、高寒缺氧的世界,挑战着生命生存的极限。

亚堆扎拉、雪布达拉,横亘在山南地委所在地泽当镇到隆子县的两座大山,海拔均5000多米。未到10月,山上已积了一层薄薄的冰雪。驱车前行,强烈的高原反应,加上山路曲折,令人眩晕呕吐。对华学健来说,比这更险、更差的路,他不知走过多少回。2004年6月,时年36岁的华学健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山南地区隆子县,开始了不平凡的援藏生涯。

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是湖南省常德市的对口援助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一年之中夏季氧气含量最高,却也只能够达到内地的70%,隆子县辖11个乡镇、86个行政村,分布上万平方公里,天梯石栈相勾,许多村子交通不便,时常遇到泥石流、塌方、雪崩,很多藏民一生都没出过几回村。隆子县是一个边境县,与印度接壤,边境线长达163公里,有16条通外山口,是湖南省四个对口援助县中海拔最高、路程最远、条件最艰苦的边境高寒县。加之1959年十四世达赖从隆子出逃到印度并带走大批追随者,反分裂斗争严峻复杂。“身为县委书记,我就是全县维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理应冲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面;我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该走进藏族同胞,了解牧民的生活冷暖,让他们感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才能更好的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华学健回忆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才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从常务副县长到县委书记,在隆子6年时间,华学健克服高原反应,不惧高山险阻,硬是走遍了各个村子。“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更是华学健身体力行的指针。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隆子县看似平静却时刻暗流汹涌,它的繁荣关系着民族的安定团结,抗击雪灾、边境维稳、发展教育、牧民增收、结构调整、群众就医、招商引资……有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可想而知,援藏工作肩负着‘输血’与‘造血’,肩负着民族‘交流’和‘交融’并举的重任,当地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又有多高!”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让群众幸福更高尚。”这是华学健工作笔记中的一段话。

2004年,隆子县的财政收入全年只有90多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但这样的水平已是全县干部群众努力的最好结果。

隆子县要发展,有哪些优势?出路在哪里?

带着这样的困惑,刚到隆子的华学健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拿起记录本,带上水壶,一头扎进基层调研摸底,跑乡村、访群众、听汇报,与基层干部群众促膝长谈,足迹踏遍隆子县11个乡镇33个行政村的沟沟岔岔。

调研过程中,得知隆子矿产资源丰富,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华学健主动到区外招商,跑了十几家矿业公司,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辛努力,终于和华钰矿业公司达成了投资意向。

“没有优越的硬件环境,我们就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华钰公司建设要用水用电,他亲自协调相关部门将电网、管网架上矿山,公司要开工建设选矿厂,他陪公司员工翻山越岭选址,华学健的真诚赢得了客商的钦佩,也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在华钰公司开工奠基仪式上,日当镇宗那村党支部书记拉着华学健的手激动地说:“我们祖祖辈辈住在这山里,还不知道这脚下的石头也能变成钱,是您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盼头。”

早在隆子工作期间,华学健制定援藏思路时,立足县情,没有另搞一套,而是在前任提出的“生态立县、科教兴县、项目强县、产业富县”的发展战略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开放活县”。

有人建议:“另出一套援藏思路吧,不然突不出你的政绩。”

华学健严肃地回答:“援藏不是搞政绩工程,而是来为西藏人民实实在在做事的。只要此前的发展战略切合隆子实际,就必须坚持贯彻实施。”“援藏工作不是形象工程,不能掺假,不能作秀,处理不当,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就会结合在一起。如果踏上那片天地相连的富饶土地,听听那萦绕山梁的天籁之音,看看那雪灾之中藏族同胞们充满期待的眼神,就定能感受掂量出‘为民务实清廉’这几个字的分量!”

6年时间,隆子县的财政收入从100多万增长到6000万元,人均纯收入也由原来的1000多元增长到4000多元,在西藏几个边境县中名列前茅。

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华学健在全县大力推进“生态立县”战略。他常说,“援藏不是建几个看得见的形象工程,而是要用我们的工作指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了搞好生态建设,他亲历亲为,同分管部门负责人一起找宜林地、搞勘测,风餐露宿。6年间,华学健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完成造林5万余亩,隆子县也因此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的称号。由此,华学健被誉为“造林书记”。

6年的心血和汗水化为阵阵绿涛。今天,绵延15公里的沙石坝已建成三道防护林,满目苍翠,绿树成荫,隆子县每年140多天的沙尘暴天气减少到20余天。就像华学健在日记中写到的:“老百姓能多看到绿色,多吸几口氧气,少受沙尘暴之祸,这真是实实在在的民生!”

担任山南地委副书记期间,华学健提出了“12345”的援藏工作思路,内引外援,使援藏资金由原来的7000万元增加到近3亿元,引进企业70多家,成功建立了金融产业园、综合创业园,着力打造了贡嘎县机场经济圈、扎囊县民族手工业基地、桑日县光伏电产业新能源基地、隆子县优势矿产业基地、雅砻文化基地……

“我想说,这些巨大的变化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应该归功于我身后这支由援藏干部和藏族干部组成的优秀队伍,在我的身边还有很多扎实工作的同志:有3位同志亲人去世都没有请假回家。有的援藏干部进藏后患上了严重的干燥性咽炎,说话、吃饭、甚至喝水都困难,仍坚守在工作岗位;有的援藏干部与投资商、相关部门同志到现场勘察,每次翻山越岭6个多小时,脚上磨起了血泡却一声不吭;有的援藏干部不顾家人劝阻,二次进藏帮困扶贫,与藏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有的援藏干部立项目、跑资金、走基层,把老党员藏族同胞当亲人照顾,被群众称为‘藏族的好儿子’……这样的同志还有很多,如果要问‘在藏做什么’,我们的回答是一致的:让群众的生活安定富裕、让雪域的经济焕发特色荣光、让藏汉一家的信念深入人心、让党旗在雪域的每一个角落高高飘扬!”

“2007年,我第一次援藏工作结束,原本可以留在家乡,可我选择了回到山南继续援藏,隆子县的电力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否则我们千辛万苦引进的华钰公司就可能因为缺水缺电无法落户山南,我必须回去!2010年,第二次援藏工作结束,亲人劝我留在家乡,可我再次选择了继续援藏回到山南。常德广场、职教学校、新巴小康示范区等一批重要项目还在建设之中,多家企业入驻雅砻文化基地的谈判正处在关键时期,我必须回去!虽然3次进藏,9年援藏,可我总觉得我能够为山南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华学健说。

9年来,华学健始终坚持“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当地群众悄悄送给他一个称呼——铁面书记。老乡们说:粗糙的双手、风霜的脸上印着“高原红”、一顶草帽、一身迷彩服、一根木棍、一个水壶、几个馒头就是华学健定格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援藏期间,母亲3次重病住院,妻弟癌症去世,心爱的女儿中考、高考,他都没能够陪伴左右;最让华学健愧疚的是,老父亲病危,他不能服侍床前,直到父亲弥留之际才赶回家。“为老人理了最后一次发,洗了最后一次脸,老人的双手在我手中一点一点变冷,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从父亲的眼角流到腮边,流进我的心里,不舍、愧疚和着泪水在我心中流淌,那种剜心的痛楚啊,我至今仍无法忘记,可再痛我也不得不在父亲下葬后马上返回西藏,‘忧国忘家,捐躯济难’,这正是老父亲临终前的交待!”

9年的援藏时光,播撒的是关爱,收获的是民心。2015年,已离开山南近两年的华学健,被山南人民推选为“感动山南十大人物”。如今,山南的群众提起以华学健为领队的湖南援藏干部,就会发自肺腑地称赞:“毛主席家乡派来的援藏干部,亚咕嘟(好)!”

2013年7月,华学健离开了山南,可留在那里的一切依旧让他魂牵梦绕。“想起我支助的贫困学生亚杰,这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读大学的费用是我们几个干部给她凑的,现在都已经是当地乡政府的一名公务员了;想起隆子县绵延15公里沙石坝上的10万亩三道防护林,现在该是满目苍翠、绿树成荫了;想起海拔4000多米的知能村里17户人家悬挂的国旗,还有老乡们为祖国把守关口不容外敌侵犯的承诺我仍然激动不已……”

9年的青春,9年的梦想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华学健认为,值了!“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洞庭湖畔的明珠——常德,一个是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山南,一个养育我成长,一个成就我的梦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份爱支撑着我、支撑着每一个援藏工作者的选择!”

猜你喜欢

藏族同胞山南雪域
“罗萨,扎西德勒!”
雪域家园
游英山南武当
雪域高原长歌行
《沉思的藏族同胞》
雪域高原
我是一只“猫”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雪域
神山 世代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