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远程协作形式SchoolNet的现状研究

2015-11-26陈秀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陈秀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区域性的校际联合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外进行校际联合的形式非常多,SchoolNet的组织形式在不同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呈现出的特色,经验值得我们参考。本文通过对SchoolNet的定义、历史演变、特色、运行机制、各国SchoolNet的状况进行概览,旨在梳理出SchoolNet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现状,同时重点分析了欧盟SchoolNet及其典型项目的开展,以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描述其运作的机制及建设经验,最终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提供可参考性经验。

关键词:SchoolNet;远程协作;校际联合;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15-0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弊端也越发明显,如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信息技术无法真正走向课堂等。教育信息化更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的提供的便利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有效地实行资源互补,学科人员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在学习方式方面,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通过不同地区城乡校际间的结对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学习活动,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资源建设方面,熊才平等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学校应用”的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开发应用模式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在教师教育方面,蔡虹结合广州市教师校际联盟项目,借助教师网络研究平台,提出多元的教师校际联盟远程协作模式。所有的这些尝试基于的理念都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校际间的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国外更多是的使用SchoolNet这个词,下文中笔者将从内涵、特色、运行机制、典型案例等几个方面对国外Schoolnet做一个梳理,以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SchoolNet内涵探析

1.SchoolNet

SchoolNet的概念是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而来的,最早在北欧地区开展校际合作活动。通常是指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信息传播工具促进教育教学而组建的网络,特别是利用因特网来促进学校间的交流,特别强调通过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间经验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2.SchoolNet的特色

SchoolNet有私人的、非盈利性的、政府的、非政府的不同类型,但是不论任何一种类型成员都有该国或地区的教育部分参与,SchoolNet的参与者包括政府的政策决定者、学校管理者、带头教师、教师、学生、培训教师和技术专家。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合作机制创新,利用SchoolNet进行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优势在于宏观的规划和合作。

首先,SchoolNet通过学校间的合作,给组织内的各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政策上的交流分享机制,区域学校的全局性规划可以带动整个地区学校系统的信息化面貌的改变。

其次,SchoolNet是从国家和地区的层面来对学校和提供商之间进行沟通,也就有助于消除学校和提供商,学校和学校间的障碍,采购硬件,联通网络方面,统一的安装和采购有助于节省安装的成本,这样就有利于缩减学校间的数字鸿沟。

再次,SchoolNet组织会建立自己的交流平台,组织教师进行协作学习,给教师提供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的平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得以在学校间进行实施。

3.SchoolNet的运作

SchoolNet有一批核心的运作人员,他们或是自发的非盈利组织,或者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这个团队主要负责整个SchoolNet的运转,包括保持组织成员间消息的传递和沟通,了解学校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并协调技术专家为学校提供服务,对教师进行培训等工作。

SchoolNet在资金来源不同的国家大不相同,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7年开展SchoolNet的资金主要由日本的信托基金提供,其他的一些组织也可能会是由校友或社会捐助。

SchoolNet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完成一系列的内容,也并不是短期的针对全部加盟学校开展的,而是以一个个小的主题项目开展的,学校是有针对性的,自愿选择的成立的主题活动,然后他们组成的网络就成为SchoolNet下面的子网,项目时间的长短和周期依项目取得的成效而定。

二、典型SchoolNet概览

各国家与地区SchoolNet的主要职责千差万别,在此摘选一些进行概述。

1.加拿大:Schoolnet Canada (www.schoolnet.ca)

SchoolNet Canada是由加拿大工业部主导,各省(地方)政府、教育团体共同参与的项目(initiative),是最早的国家级校际网。Schoolnet Canada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ICT在课堂中的应用,诸如实施草根校际网(Schoolnet GrassRoots)、创新性学校联盟(Schoolnets Network of Innovative Schools)、首个国家校际网(First Nations SchoolNet),图书馆网络(LibraryNet)和校际网青年人才招聘(SchoolNets Youth Employment)等项目,为学生、老师以及家长提供“ICT技术促进教育”的相关服务。

2.欧洲:European Schoolnet(www.eun.org/web/guest/home)

European SchoolNet是由欧盟31个(截至目前)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参与,旨在提高泛欧洲地区中小学校的师生的教学水平的组织。它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专家洞察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提供支持,同时也为跨国、跨地区的校际合作提供平台。欧盟的schoolnet主要关注于信息通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尤其关注于为学校间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提供服务。在欧盟国家中,只存在欧洲校际网这一个洲区域层次的校际网,而各个国家则不存在国家层面的校际网,这是欧洲校际网区别于东盟、非洲等地区校际网之处。

3.非洲:SchoolNet Africa (www.schoolnetafrica.net)

SchoolNet Africa是在推进、支持非洲校际网络发展的需求背景下产生的,他为非洲各个国家层面的校际网建设提供政策引导、信息共享、资源应用方面的支持。在它的支持下,近年来非洲地区各个国家都开始通过SchoolNet推进教育信息化。

Schoolnet SouthAfrica(南非)是当中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例子。它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个非盈利的独立组织,旨在推进信息技术在南非教育中的各种应用,尤其是在落后地区学校中的应用。Western Cape Schools Network(www.esn.org.za/)成立于1993年,原来是南非的第一个区域校际网,在1999年和南非其他的区域校际网一起整合入SchoolNet SouthAfrica。目前,主要进行大型中小学信息化的项目实施,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甲骨文ThinkQuest和微软同伴学习等项目。

4.东盟:ASEAN SchoolNet

ASEAN SchoolNet是一个由日本信贷资金和东盟基金会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实施的项目。该项目于2003-2006年在东盟(ASEAN)中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8个国家进行,首先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两组(前四个为一组,后四个为一组),在每个国家中各选择三所学校(其中两所为发达地区学校,一所为落后地区学校),根据组别开展不同的校际联合发展活动,如基础设施配备、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

由上可知,依据国家教育信息信息化程度、项目实施年份和政策环境的不同,各国SchoolNet工作重心也大不相同,如泰国的SchoolNet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校园网的联通方面,南非的SchoolNet主要依靠国际捐助和志愿者为学校提供计算机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校际间的协作交流项目,或者一些主题试点项目,如促进当地妇女、女童的教育水平。而在马来西亚借助良好的基础设施,SchoolNet主要协作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欧盟的SchoolNet更多的提供学校间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服务。综述国际上SchoolNet工作范围相当广泛,主要有制定政策,推广信息技术,帮助学校规划和安装技术设备,进行教师培训,开展协作学习的项目研究等。

三、 欧盟SchoolNet的典型项目eTwinning

eTwinning是目前欧盟SchoolNet中运行最成功也是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个项目,从2005年1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成功运行5年。

eTwinning项目以一个门户网站以核心,依托于该网站开展校际间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任何欧盟SchoolNet会员国的加盟学校都有权参与eTwinning项目中,通过一个公共的门户,教师可以申请账户,并登陆。有些板块是针对所有成员的,如主页、学习实验室和小组,而有些板块是只有加入各子项目的成员才能使用,如Twinspace和Twinblog等。

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该平台上成功进行基于远程的协作学习,首先得益于平台采用社交模式,教师注册、登陆后将获得个人主页,方便教师“自下而上”寻找结对学校、结对项目及结对老师。而目前所开展的一些基于项目的远程学习项目主要是针对固定结对学校,确定主题后开展的,教师缺乏较大的选择余地。有研究发现,在eTwinning平台中,教师间大范围合作由三个阶段形成:(1)由不同国家间的A和B学校的某个“活跃”教师发起,他们进行发起项目进行协作;(2)其他学校教师开始加入本校“活跃”教师的项目,参与其中;(3)通过第二阶段的合作,使得A、B两校中“非活跃”教师间的合作成为可能,从而,促成使大范围合作。

此外,该平台inspiron(灵感)和tools(工具)两个特色模块的支持也是功不可没。Inspiron主要提供详细的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活动开展以及eTwinning平台中各种工具的可操作性指导。如Kits(模板),提供了协作学习项目开展的具体框架,拥有上百个分主题的具体框架示例。每个框架包括该主题协作学习项目的描述、教学目标、过程、评价、后续跟进、链接、评论等,还可以对该kit(模板)进行评分。tools(工具)版块包括桌面工具和Twinspace在线工具。每个项目获得批准后,就拥有一个Twinsapce独立空间,在Twinsapce上,教师可以发布资源,指导学生;学生可以注册,进行协作学习。

四、SchoolNet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1.利用校际网项目开展机制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

SchooNet从最初产生到目前,已经将近20年左右,但是相关的成功经验一直没有引起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也影响了其推广。直到近5年,在非洲SchoolNet、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SchoolNet才逐渐走入发展中国家。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学习SchoolNet的相关经验,指导我国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区域层面的信息化应用推进。

2.合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哪个阶段、哪个方面,学校间的合作共建都有很大意义,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欧盟SchoolNet中,跨国的学校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增强学生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协作学习的能力,更大范围地促进教师经验共享。

3.开展校际远程协作活动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

近年来,我国教育地区、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从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看,东西部、城乡差异呈日渐增大趋势。菲律宾、南非、加拿大等国家在进行SchoolNet项目时,关注校际利用SchoolNet进行远程协作学习,以此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4.利用校际网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在我国,多年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仍旧缺乏。相较而言,欧盟SchoolNet中,各种创新平台、工具的开发、应用,真正考虑到中小学教师、学生的需求,直接地促进了教与学,另外,还能够与时俱进,仿照社交网模式建立校际教师间联系,这一点很值得我国学习。我国目前也有很多区域教师研修网、各类课程资源网,但是这些网络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还有待探究,网络平台中的工具、资源类型较为单一。

参考文献:

[1]熊才平,朱爱芝,黄萍萍.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开发应用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2).

[2]殷传勤.区域校际教研协作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0(5).

[3]郑大伟.远程协作学习项目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3).

[4]UNESCO (2003). Meta-survey on the Use of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Bangkok: UNESCO.

[5]Santi Scimeca,Petru Dumitru,Marc Durando.European Schoolnet:enable school networking.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44,2009(4).

[6]Ruth Breuer, Ralf Klamma,YiweiCao, Riina Vuorikari.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45,000 Schools_A Case Study of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Europe.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9, Volume 5794/2009:166-180.

[7]Trucano, Michael.2005.Knowledge Maps:ICT in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infoDev/World Bank. http://www.infodev.org/en/Publication.8.html.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信息化教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